分享

第五节 筋伤的治法(一) (转载)

 国老好友 2018-02-19

临床应用:本法应用范围广泛,指按法常用于四肢、颈、胸、腰、背等部位的穴位点按。掌按法接触面积大,常用于下肢及胸、腰、背部。而肘按法因压力较大,一般只适用于臀部肌肉发达的部位。 

(2)戳按法:是在关节拔伸状态下,医者用手的拇指或中指或手掌等着力于治疗部位,突然下按,同时将拔伸的关节向拔伸的反方向屈曲,使错缝的关节复位的手法。亦即“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一种代表手法。 

①腕关节背侧戳按法:患者前臂旋前,掌心向下,医者用双手握住患者伤腕的大小鱼际肌,两拇指在上,按压在伤腕背侧,环摇伤腕5~7次,然后使伤腕掌屈牵引,加大腕背侧间隙,在医者两拇指向掌侧戳按的同时使伤腕背伸(图1-17)。 

②腕关节尺掌侧戳按法:患者前臂旋后,掌心向上,医者以对侧之手圈住患腕,中指压在患腕尺掌侧伤处,另一手握住手指环摇伤腕5~7次,然后使伤腕向桡背侧拔伸,加大尺掌侧骨间隙,在医者中指向下戳按的同时使伤腕向尺掌方向屈曲(图1-18)。 

③腰部戳按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左侧,左手掌按于患者腰部,右手前臂托抱患者双下肢股部。医者右臂环摇并拔伸患者双下肢,然后医者按腰之手掌突然向下戳按,同时拔腰之手在拔伸下使患者腰部背伸(图1-19)。 

操作要求:戳按手法的作用力较强,所以必须熟练掌握手法,要求动作连贯、准确、巧妙,切不可粗暴用力。 

临床应用:适用于全身各关节外伤错缝的整复及关节囊韧带的损伤治疗。 

(3)揉法:用手指的指腹,手掌的掌面、掌根或肘尖部着力于治疗部位体表上,适当用力回旋揉按的手法。 

手法分化 

①指揉法。用拇指的指腹紧贴治疗部位的皮肤,使局部皮肤、皮下组织随指的揉力进行回旋运动。根据需要亦可使用第2、3、4三指的指腹同时对治疗部位进行揉动(图1-20)。 

②掌揉法。用手掌的掌面或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皮肤上进行回旋揉动(图1-21)。 

③肘揉法。以肘尖部着力于治疗部位皮肤上,进行深部组织的回旋揉动(图1-22)。 

操作要求:施法部位应紧贴治疗部位皮肤,使治疗部位深部组织有一定的揉按压力。由于揉法作用于人体较深部的组织,所以要求皮肤、皮下组织随同揉力做回旋运动,而不能摩擦皮肤。力度掌握应根据病灶的深浅适当用力,动作应协调柔韧而有节律。 

临床应用: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穴位按揉。临床应根据病灶范围的大小及深度选用不同的揉法。但肘揉力量较大,刺激较强,一般只适用于肌肉组织丰厚的腰臀部。 

(4)拿法:是用一手或双手拇指和示、中两指,或拇指和其他4指相对形成钳状,对治疗部位进行一紧一松的反复抓拿或提捏手法,又称拿捏法(图1-23)。 

若用手指拿定某个肌肉、肌腱等组织,并向上提起,等提到一定程度后,拿起的组织从指间迅速滑脱,此时常可闻及组织复位的弹响声,称弹筋法(图1-24)。 

若拇指与示、中、环指相对提拿并且进行揉按则称揉拿法。 

操作要求:根据治疗的需要拿捏的深度可深可浅,浅则可拿捏皮肤、皮下组织,深则可拿捏肌肉、肌腱。频率应根据需要,慢则每分钟60次,快则每分钟可达100次。拿捏时动作应连贯、柔和,使患者局部有酸胀、舒松感。弹筋法则手法刺激较强,一般每次只允许重复3或4次即可,切不可频频使用。 

临床应用:拿法的适用范围广泛,全身各部位,尤其四肢颈肩、背部皆可应用。 

(5)捏法:以拇指与示指、中指相对,捏住一定部位皮肤、皮下组织,循肌肉、经络走向连续不断地捏挤推进称捏法(图1-25)。 

操作要求:捏法须将治疗部位的皮肤提起,提起越高则刺激度越大,所以施法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耐受程度,适当提捏皮肤和皮下组织。 

临床应用:捏法全身各部位皆可应用。若用于背部则俗称“捏脊”法。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6)拨络法:是以一手或双手拇指沿肌肉、肌腱行走的垂直方向,横行拨动肌肉、肌腱的方法(图1-26)。操作要求:此法常与弹筋法互补,刺激较强,所以施法时须稳,用力刚中有柔,频率不可太快,一般以每次操作弹拨3~5次为宜,并可与其他〓、揉等手法相间使用。 

临床应用:多用于肌肉、肌腱痉挛、粘连等慢性损伤性疾病。 

3.摩擦类手法 

(1)摩法:是以手指的指腹部或手掌在治疗部位体表上做缓和、协调的环旋摩擦运动。 

手法分化: 

①掌摩法:用手掌面着力于治疗部位体表上的环旋摩擦运动(图1-27)。 

②指摩法:以拇指的指腹或示、中、环3指的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体表上的环旋摩擦运动 (图1-28)。 

操作要求:本法力度较轻,摩动仅发生在皮肤表层而不带动皮下组织,这与揉法不同。摩动的频率视病情而定,一般以每分钟60~120次为宜。 

临床应用:可用于全身各部。有时摩法与揉法结合应用,使揉摩相兼。指摩时可加用药物作介质,用于穴位揉摩使用。 

(2)擦法:是以指腹或手掌的某个部位着力于治疗部位体表,快速均匀的直线往返摩擦。临床根据治疗部位不同可选择指擦法、掌擦法、鱼际擦法、侧擦法等(图1-29)。 

操作要求:擦法是在体表做直线往返运动,频率一般在每分钟80~120次以上,摩擦局部应有发热感,所以要求:①动作应连续、均匀、轻快;②往返直线距离应尽量拉长;③操作者的手与患者体表应有布类或油乳类介质,以防皮肤擦伤。 

临床应用:可用于全身各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症。 

(3)推法:是用手指或手掌等部位着力于人体治疗部位体表,做均匀的直线往返推动。此法与摩法的区别在于推法频率较慢,每分钟约60次,擦法则频率较快;推法作用力可达较深层组织,而擦法只限于皮表;推法一般无发热感,而擦法则要求施法部位有温热感。 

手法分化: 

①指推法:以拇指指腹或桡侧面着力于治疗部位体表上,沿经络走向或肌纤维走向直线推挤移动(图1-30)。 

②掌推法:又称捋顺手法。以手掌紧贴肢体皮肤,由肢体近端向远端推移称捋;由远端向近端推称顺。捋顺手法常结合应用(图1-31)。 

③拳推法:以手握拳,拳眼向上或横置,以小鱼际肌或第2、3、4、5指的近侧指关节屈曲部作着力部位,直线推挤治疗部位(图1-32)。 

操作要求:推法应紧贴皮肤并稍用力,使深部组织产生感应。 

临床应用:根据需要全身各部位均可选用。临床常用于四肢及胸、腰、背部。 

(4)搓法:以两手掌或两掌根或两示指的桡侧面相对,夹住治疗部位做相反方向的搓动(图1-33)。 

操作要求:两手搓动时要轻、快、协调。夹持用力的大小视病情而定。力小者可仅在皮肤皮下,力度大者可带动肌肉,而使局部有明显酸胀感。 

临床运用:多用于四肢、颈项,以调和气血,缓解筋肌痉挛疼痛,解除疲劳。 

4.振动类手法 

(1)振法:以手全掌按压在治疗部位,以手部快速有节律的震颤使治疗部位深部组织产生震动感应的一种手法(图1-34)。 

操作要求:振动时须沉肩坠肘,手掌均匀施压,压力大小视病情而定。震颤频率一般要求每分钟120~160次,局部常有沉胀发热感应。 

临床应用:本法可激发经气,有很好的解痉止痛作用。多用于四肢、躯干及腹部等经穴处。 

(2)抖法:用一手或双手握住患肢远端,在牵引下,轻轻做小幅度连续上下或左右抖动的方法(图1-35)。 

操作要求:抖动时应在稍微用力牵引下进行,患肢不得弯曲,用力要均匀,幅度不应过大,频率应快,使振动力沿肢体纵轴向近端传导,使肢体产生有节奏的振动。 

临床应用:本法可解除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痉挛,加大关节间隙,撕脱粘连。多用于肩及腰部疼痛性疾病。 

5.运动类手法 

(1)摇法:是一手握患肢远端,另一手扶按或拿握患肢关节,以医者手腕部或上肢的环旋运动,带动患部关节做环旋运动的方法。 

①摇肩 

直臂摇肩法: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伸直,肩部放松。医者同方向站于患肩一侧稍后方,以同侧之手握患肢手腕,另一手扶拿患者肩部,以医者上肢的环旋运动带动患肩做环旋运用(图1-36)。 

屈臂摇肩法:患者取坐位,屈肘,肩部放松。医者站于患肩侧方,面对患者,以同侧之手托拿患肢肘部,另一手扶拿肩部,以医者上肢的环旋运动带动患肩做环旋运动(图1-37)。 

②摇肘:患者取坐位,屈肘,医者以相反侧之手拿患者肘部并固定;同侧之手握患者手腕,使患者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旋运动(图1-38)。 

③摇腕 

双手摇腕法:患者手掌向下,腕部放松,医者双手拇指在上面与四指相对,扣紧患者大小鱼际,以医者双腕关节的环旋运动带动患腕做环旋运动(图1-39)。 

单手摇腕法:患者手掌向上或向下,医者一手圈握患者手腕并固定之,另一手握患者手指,以医者前臂的环旋运动带动患腕做环旋运动(图1-40)。 

④摇髋 

屈腿摇髋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屈膝、屈髋。医者一手扶持其膝关节,另一手握其小腿远端,被动使髋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旋摇晃(图1-41)。 

直腿摇髋法: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医者站于患侧,一手握患肢小腿下端,另一手扶持其髋部,在拔伸下,被动使髋关节做内旋或外旋运动(图1-42)。 

⑤摇膝:患者仰卧,患肢屈膝、屈髋,膝部放松。医者站于患侧,一手四指托腘内侧下方,拇指与四指相对压在内侧副韧带或内膝眼处,并使患膝关节贴于医者胸腹部,另一手握小腿下端。施法时拿小腿下端之手摇动小腿,使患膝做逆时针环旋运动(图1-43)。 

⑥摇踝 

单手摇踝法:患者仰卧,踝部放松,一助手在患侧握小腿下端,术者一手握患侧踝关节,另一手握患侧足趾部,环旋摇晃踝关节(图1-44)。 

双手摇踝法:以外踝为例,患者稍健侧卧位,患肢在上,一助手握患侧小腿下端,术者一手握患侧足跟,另一手握患侧足背,两手拇指压放在外踝损伤部位,以术者腕关节的环旋运动带动患者踝关节做环旋运动(图1-45)。 

⑦摇颈 

拔伸摇颈法:患者取坐位,颈部放松,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前臂压住患者两肩部固定患者躯体,医者腕部屈曲,四指托其下颌,拇指压放在风池穴。施法时,医者将腕关节逐渐伸直扳伸,同时以医者腕部的环旋摇晃,带动患者颈部做环旋摇晃(图1-46)。 

回拨摇颈法:患者取坐位,颈部放松,医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扶按其头顶,另一手托住其下颌,双手以相反方向缓慢摇动头颈部数次,然后趁颈部回旋之机,双手突然反向稍用力快速拨动颈部旋转,同时双手松开头部(图1-47)。 

⑧摇腰 

坐位摇腰法:患者取坐位,一助手按扶患者两胯部,固定患者于坐位,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双手自腋下抱住患者胸部并向上稍做拔提,施法时以医者腰部的环旋摇晃带动患者腰部做环旋摇晃(图1-48)。 

立位摇腰法:患者站于床边,双手扶按床面。医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托按患者小腹部,另一手按患者腰部,施法时以医者上臂的回旋运 

动带动患者腰部做环旋摇晃(图1-49)。仰卧位摇腰法:患者仰卧,双下肢屈膝、屈髋。医者一手及前臂按住患者双膝,另一手扶持其双小腿下端,以医者两上肢的环旋运动带动患者腰部做屈伸滚动摇晃(图1-50)。 

俯卧位摇腰法:患者取俯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放松,医者一手扶按患者腰部,另一手抱其双下肢股部,并使其离开床面。施法时在横力牵引下利用医者腰部及抱双下肢手臂的旋转运动带动患者腰部摇晃(图1-51)。 

操作要求:各种摇法须遵循摇晃频率宜缓慢、幅度应由小渐大的原则,最好在配合牵引下进行。 

临床应用:摇法可缓解软组织痉挛,松解关节周围粘连,恢复关节功能。多用于关节僵直、关节急慢性扭伤、错缝等。 

(2)扳法:医者两手协同做反方向扳动,以伸展、旋转脊柱或四肢某一关节,使之瞬间超过一定活动范围的方法。 

①颈部扳法 

颈部侧扳法:患者取坐位,医者取站立位与患者相对,医者以相对之手握患者患侧之手,并以肘部压住患者患侧肘窝部,使患侧肘关节屈曲,医者另一手推按患侧头部,使其颈部向健侧侧曲,当遇有阻力时,轻轻推压患者头部3~5次,然后突然用力,使头部进一步侧屈(图1-52)。 

颈椎旋转复位法:患者坐矮凳上,颈部放松。医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拇指顶住患者偏歪棘突,另一侧以肘窝挟持患者下颌部,稍做牵引,同时医者身体前屈压在患者头部,使其颈部保持前屈45°,面向患侧旋转45°体位,然后术者使患者头颈部继续向患侧旋转的瞬间,顶棘突之手用力将偏歪棘突尖推向对侧,常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图1-53)。 

②胸部扳法:又称膝顶法,患者坐矮凳上,两手自然下垂,医者坐在患者背后,以两臂环抱患者两肩及上胸部。嘱患者头向后仰,背靠医者,头置于医者右肩。医者以右膝顶住患椎棘突,在患者深吸气末、呼气初时,医者两臂及手向后下方压扳,右膝同时往前上方顶推,常可闻及弹响声(图1-54)。 

③腰部三扳法 

俯卧位扳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一手扳其肩,另一手推按患者腰部,当推扳到一定活动极限时,推腰之手突然用力戳按;然后医者一手扳其股部下端,另一手推患者腰部,如上法扳腿,戳按腰部(图1-55)。 

斜扳法:患者取侧卧位,在下方的下肢伸直,在上方的下肢屈髋、屈膝约80°。医者一手或肘扳按其肩前,另一手或肘推按其臀后,使腰 

椎做最大限度的旋转,当旋转到极限时,医者两手在腰、髋的配合下,骤然相对用力,常可闻及关节复位的弹响声(图1-56)。 

侧卧位扳法:患者取侧卧位,一助手扶持患者肩前部,医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推患者腰部,另一手握在上的肢体小腿下端,将患者下肢向后牵拉,使患者腰部后伸到极限,然后推腰之手突然用力前推(图1-57)。 

④腰部旋转复位法:患者取坐位,医者坐于患者后方。以棘突偏右为例。一助手固定患者左下肢在屈膝、屈髋位,医者以左手拇指推按偏歪之棘突右侧,右手自患者腋部穿出并绕颈后,手扶在对侧颈肩部。施法时嘱患者腰部前屈,绕肩之手向侧后方牵拉使腰部向右尽量旋转,同时推棘突之手拇指用力向左推按,常可闻及复位弹响声(图1-58)。 

⑤肩部扳法:基本动作有上举、内收、后伸、外展。 

外展上举:患者取坐位,屈肘90°,医者立于其侧方,屈膝半蹲位,将患侧手搭在医者肩上,医者以两手互抱将患肩固定,同时慢慢站起,使患肩外展抬举(图1-59)。 

内收:患者取坐位,屈肘,手放于胸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紧贴其背稳住其身体,同时用同侧之手扶肩,另一手托握其肘部,使其肘部向内上方运动(图1-60)。 

后伸: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下垂,医者站于患侧,用与患者同侧之手扶肩,另一手握其腕部,使患者上肢后伸,并使其屈肘,手背贴于 

腰背部,沿脊柱方向上、下反复移动(图1-61)。 

操作要求:扳法是一种被动运动的手法,扳动时须要将扳动关节做最大限度的伸展或旋转,在保持这一姿势的基础上,突然加大扳动幅度,使力作用于被治疗部位。由于扳法作用力较强,所以使用时应掌握技巧,着力部位应准确。对于骨质疏松、脊柱滑脱者等应当慎用。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整复关节错缝、解除组织嵌顿、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的效果。常用于脊柱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及椎间小关节错缝等治疗。 

(3)屈伸法:医者分别握患肢关节两端,在适当牵引配合下使关节做屈伸活动的手法。 

①肩部屈伸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一手持其肘,一手握其腕,使肩部轻轻屈伸活动数次,待患部肌肉放松后,可突然向前上方拔伸2或3次,拔伸幅度应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 

②肘部屈伸法:患者取坐位,前臂旋后屈肘90°,医者一手握其肘,一手握其腕。在摇肘5~7次后,使肘关节逐渐伸直,并适当拔伸,然后医者以握肘部的拇指下压患肘前臂上端以保持牵引力,同时握腕之手使肘关节逐渐屈曲到极限,然后突然拔伸,使肘关节尽量伸直。 

③腕部屈伸法:患者前臂旋前,掌心向下,医生一手握其患腕,一手握其四指,在摇腕5~7次后突然使腕关节背伸掌屈抖动。 

④髋部屈伸法:患者取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医者站于患侧,将患肢小腿夹于腋下,并用手及前臂托扶小腿部,另一手扶按患肢胯部,进行拔伸。然后扶胯部之手突然轻拍患髋,利用患者注意力转移的瞬间使髋及膝关节屈曲,并下压膝部使髋尽量屈曲。随后医者一手及前臂托扶患肢小腿,另一手扶持膝关节,使髋及膝关节屈伸数次(图1-62)。 

⑤膝部屈伸法:患者坐于床边,身体稍向后仰,一助手在患者背后扶持,另一助手握患肢股骨下端固定。医者两股部下端挟持患肢小腿下端,两手分别握患膝内外侧,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膝眼部。施法时医者利用自身向后的坠力向远端拔伸患者膝关节,并利用自身膝关节的屈伸,带动患膝做屈伸运动(图1-63)。 

⑥踝部屈伸法:患者取坐位,足部呈中立位,放松,一助手握患踝上方固定,医者一手握患踝,另一手握足趾,使患踝进行屈伸活动。 

⑦腰部后伸法:患者取俯卧位,一助手站在床头两手分别拉患者两腋,另一助手站在床尾,两手分别握患者两小腿下端,在对抗牵引下,医者一手托患者两股部,另一手按压在患者腰部。施法时,在床尾的助手将患者两下肢上提,医者托起患者两股部,使患者腰部后伸,同时按腰之手下按使之过伸(图1-64)。 

⑧腰部前屈法: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屈髋,医者一手及前臂按压患者两膝部,同时另一手托起患者臀部,使患者腰部尽量屈曲(图1-65)。 

操作要求:屈伸手法首先应使患者关节放松,屈伸幅度的大小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活动频率宜慢,幅度应由小渐大,有时也可根据病情突然屈或伸。 

临床应用:屈伸手法有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功效,多用于关节屈伸不利或关节粘连僵直的患者。 

6.叩击类手法 是用手打击治疗部位的手法,此种手法的分化很多,有用手掌叩击法、用拳击打法、用指背击打法、用手指劈打法等(图1—66)。 

操作要求:手掌叩击时须用虚掌;以拳叩击时须握空拳,拳眼向上或横置皆可;以指背击打时,手指须放松;劈法时各手指须伸直分开,以手指的尺侧缘及小鱼际部位劈打。操作时可用单手,亦可同时使用双手,但临床上无论应用何种击打手法,要求:①腕部必须放松,以腕部灵活的屈伸等运动带动手部做击打手法;②施法时应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或快慢交替,协调,灵巧;③叩击类手法着力必须具有弹性,不可硬拍实打。 

临床应用:叩击类手法可刺激体表神经末梢感受器,促进局部循环代谢,起到调和经络气血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常作为结束收功手法。 

7.踩跷法 是以医者双足的不同部位对治疗部位施以推、点、揉、按等治疗的方法。操作常用下列方法。 

(1)捋腰:医者两足并拢站立于患者腰骶部,然后提起足跟,用两前足掌呈“八”字形沿带脉向两侧分捋腰肌,分至一定程度时,两足跟落实,足尖向中心靠拢,再行分捋(图1-67)。 

(2)推法:医者站于患者腰骶部或身旁,用一足的足掌或足的外侧,沿膀胱经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推挤腰背及肩部,同法亦可沿膀胱经由臀至足进行推挤(图1-68)。 

(3)踩按法:医者做膝关节屈伸活动,使身体一起一落,利用身体重量,对治疗部位进行踩压。 

(4)揉法:可用足指端或足跟对治疗部位进行揉按,亦可用足底对治疗部位搓揉。 

(5)点按:可用拇指点按,亦可用足跟点按经穴,必要时也可利用自身重力加力重按,如点环跳穴(图1-69)。 

操作要求:操作时,患者俯卧于踩床上,在髌上及小腿下端等骨突或空隙部应垫以薄枕,自颈以下至足应盖以布单,医者应穿袜套,两手需要扶持支撑杠,以控制自身稳定及踩踏力量的大小。踩按时应有弹性并注意所用力量的大小,应以患者可耐受为度。使用踩按法时患者应配合踩按起落,下压时呼气,弹起时吸气,切忌屏气用力。另外,足跟点按力量较大,一般用于臀部,胸背及骨突部位忌用。 

临床应用:本法有疏通经络,解除肌肉疲劳、迎随补泻、调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腰腿痛、腰背僵硬的患者,特别是体质壮实及肥胖的青壮年人。 

 三、固定疗法    

筋伤疾患,尤其是急性筋伤早期局部肿痛较甚者,必须局部固定制动,以缓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痉挛,减轻疼痛,利于软组织的修复。 

(一)固定的作用 

1.维持手法治疗的效果 筋伤经手法治疗效果满意后,将关节固定在令所伤之筋松弛、关节稳定的位置,可以维持手法治疗的效果,以利于愈合。有些骨错缝、筋错位患者,手法复位后,如不做适当固定,很容易重新错位,故常常要将肢体固定在与造成筋伤暴力方向相反的位置,防止重新移位、重复损伤,维持手法治疗的效果。如踝关节外翻扭伤将关节固定在内翻位,内翻扭伤将关节固定于外翻位。 

2.有利于消肿止痛、解除痉挛 筋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或因损伤造成血管壁通透性改变,大量液体自血管内渗出,停留于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固定能使肢体损伤组织于一种相对静止的休息状态,如无不良因素刺激,通过自身调节,血肿和渗出液将很快被吸收,起到消肿作用。疼痛和肌肉痉挛往往同时存在,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局部外固定可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解除痉挛。 

3.为筋伤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筋伤的修复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只有将受伤肢体保持在使筋松弛的位置上并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筋伤的修复过程。如果修复过程中损伤局部仍经常活动,不但会使脆弱的新生组织被破坏,而且还会加重原有损伤,不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 

4.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损伤局部的有效固定可为全身或其他部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创造条件,有利于全身脏腑功能、气血生化输布的改善和加强,从而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二)固定应注意的事项 

1.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和用具 筋伤的固定方法和用具较多,应根据受伤的部位、受伤机制、伤势严重程度、是否有合并症及治疗效果等加以选择。原则是简单、有效、患者易接受。要求能起可靠的固定效果,能维持一定时间,并且不影响伤处及其远端的血液循环,不影响筋伤的愈合过程,不妨碍功能锻炼。 

2.注意观察固定后肢体的血运情况 固定对肢体的血运有一定影响,固定时要尽量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缚扎松紧要适当,过紧则会造成血液流通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缺血乃至肌肉挛缩等并发症。因此,固定后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特别是前4天内更应注意观察肢端动脉搏动和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以及指(趾)活动等情况。若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征象,必须及时放松固定,如仍未好转,应拆开外固定用具,重新固定。 

3.预防褥疮的发生 肢体骨骼隆起部位最容易出现压伤,固定时应在骨骼隆起部位事先放置衬垫加以保护。如在固定过程中出现某处固定部位的疼痛或有异常渗出物时,应及时检查以防止发生褥疮。伤后在肿胀达到高峰前固定,患肢会因继续肿胀而出现伤处疼痛,有的还会出现张力性水疱,要注意及时调整松紧度。 

4.适当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有利于肢体肿胀的消退,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为修复创造有利条件。上肢可用三角巾或绷带悬于胸前,下肢可用软枕、沙袋垫高或将伤肢置于支架上。 

5.掌握固定的位置与固定时间 要求固定于有利肢体修复和功能恢复的位置(一般是筋松弛位),避免再发生骨错缝、筋错位。固定时间应根据筋伤情况与病情变化及一般愈合时间而定。若时间过长,会产生局部软组织粘连、肌肉萎缩、骨质脱钙、关节囊挛缩或关节功能障碍等;固定时间过短则肌腱、韧带或关节囊愈合困难,并可能造成关节松动不稳或习惯性扭伤、错缝和脱位。一般筋伤的固定时间为2~6周。 

6.指导患者积极练功 固定后应及时指导患者进行练功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医患结合,可以加快局部肿胀的消退,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或僵硬、韧带挛缩等。功能锻炼时动作要协调,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如果患者局部和全身条件许可,可以在固定后立即开始锻炼。 

(三)固定方法 

1.绷带固定法 绷带固定材料简单,应用方便,固定范围可大可小,压力均匀,很适合于筋伤外固定。尤其是在应用外敷药基础上,外加绷带包扎固定,药物治疗与局部固定兼而有之,多用于关节附近韧带扭伤。使用绷带固定因损伤部位不同,损伤机制不同,固定方法、位置也有所不同。如踝关节扭伤多用绷带行“8”字形固定,但因其损伤机制有内翻和外翻之分,损伤部位也就有内、外之别,故固定方法也有所区别。如外翻损伤易造成内侧韧带(三角韧带)损伤,固定时应固定踝关节于内翻位。方法是:用绷带从内向外先在踝缠绕几圈作固定支点,然后通过足背外侧从足底绕过,再从内踝向上缠绕到踝上。全部过程如“8”字形缠绕,一般缠6~10圈。绷带固定的缺点是固定维持时间不长,容易松脱。 

2.弹力绷带固定法 弹力绷带除有一般绷带的特点外,还具有维持时间长、弹力持续作用于固定部位、有利于某些分离组织的靠拢或压迫止血的优点。如桡尺远侧关节损伤分离时,可在复位后用弹力绷带在桡尺远侧关节部位缠绕6~10圈固定。筋伤后出现局部或关节囊血肿,早期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可以止血;以后再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淤血或渗出液后加压包扎,可防止血肿再次形成,并可使血肿壁紧密贴近,有利于组织修复。但在关节或有主要动脉通过的部位固定时,注意不要缠得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胶布固定法 用普通胶布在损伤部位粘贴进行固定也具有材料简单、应用方便的特点,多用于韧带、肌腱撕裂等损伤。方法是:用数条胶布沿损伤组织纤维的纵轴方向交叉固定,这样可以给损伤组织以支持。也可以在胶布固定基础上缠绕绷带,加强固定效果。 

4.纸板固定法 用硬纸剪成一定形状放在需要固定部位上,再外缠绷带固定。其优点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纸板硬度和厚度可调节,可将纸板裁剪成各种形状,而且捆绑后舒适,不影响气血流通,不易发生压迫性损伤,多用于小关节错缝复位后的固定。方法是:选择包装纸箱、纸盒,如X线胶片盒、橡皮布筒等,确定所需厚度,根据患部情况剪成适当形状,并制成符合体形的弧度和角度,放在损伤部位,外面用绷带捆绑固定。也可以在硬纸板内侧放置棉垫,纸板的边缘用胶布粘贴覆盖,这样能更好地保护皮肤。如寰枢椎错缝在手法复位后佩戴颈托固定,可根据患者颈围大小用纸板剪裁成一个前高后低、下颌和后枕各有一弧度的环形固定物,用棉衬里包裹固定于颈部,以防止再错位。 

5.石膏固定法 将石膏绷带浸水后,缠绕在肢体上形成管形或做成石膏托固定肢体。其优点是能根据肢体形状而塑形,且坚固而不易变形,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多用于严重筋伤需要制动者,如韧带、肌腱的断裂伤等,或有其他合并症的筋伤。方法是:选用适当宽度的石膏卷,依所需长度反折成数层,然后向中间折叠,浸泡后平铺于木板上,以手掌加压抹平,贴于患处,外缠石膏绷带或普通绷带即可。固定时需要注意保护好骨突,不能出现向内的皱褶,以免压迫肢体。指(趾)端需要外露,以观察其颜色、温度和感觉等。 

四、药物治疗    

筋伤的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贯彻局部与整体兼顾、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意局部损伤的变化,又要重视脏腑、气血的盛衰,既要注意内服药物的治疗,又要重视外用药物的运用,并以八纲辨证和经络、脏腑、气血等辨证为治疗依据,根据损伤的虚实、久暂、轻重或缓急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筋伤的治疗,新伤当以化瘀、通络、止痛为主;如迁延失治,络道阻碍,血不荣筋,则筋膜僵硬,治宜以养血荣筋为主;若关节筋膜陈旧性损伤反复发作、留瘀未化者,当活血和营、舒筋通络;若患肢肉削形瘦,气血失养,治当重补气血;若筋伤而风寒湿乘虚侵袭,则以温经通络为主,辅以化瘀祛风湿;若筋伤感染或血瘀化热、腐筋蚀骨而见局部红肿热痛、高热烦躁或血热妄行者,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一)筋伤内治法 

《正体类要·序》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阐明局部筋伤通过气血、经络可影响到脏腑及全身。因此,治疗应从整体着眼,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筋伤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连续性及阶段性与三期辨证用药结合起来。内治法常用的剂型有汤剂、酒剂、丹剂、丸剂和散剂等,近年来也有把内服药制成针剂、冲剂或片剂的,更方便于临床使用。 

1.初期治法 筋伤初期(伤后1~2周)以气滞血瘀、疼痛、肿胀或瘀血化热为主。根据“结者散之”的原理,宜用攻利法,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和清热凉血法。如损伤严重、瘀血蓄积出现脏腑受损、卒然昏厥、不省人事等,应辨别虚实,因证论治。 

(1)攻下逐瘀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留者攻之”。《素问·缪刺论篇》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故受伤后有瘀血停聚或蓄血妄行者宜采用攻下逐瘀法以攻逐瘀血,泄瘀止痛。本法适用于筋伤早期蓄瘀、便秘、腹胀或蓄血妄行、舌红、苔黄、脉数之体实者,多选用具有活血祛瘀和泻下作用的药物。常用方剂有桃仁承气汤、鸡鸣散、大成汤、黎洞丸等。 

攻下逐瘀法属下法,药物多苦寒峻猛,故年老体弱、气血虚弱、内伤重症者慎用,若必须下者,当遵王好古“虚人不宜下者,宜四物汤加山甲”之意而用之。 

(2)行气活血法:又称行气消瘀法,为筋伤内治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暴力致伤可导致经脉内外气滞血瘀,其治疗原则依《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之“结者散之”、“逸者行之”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谓“血实宜决之”。本法具有通经络、消瘀肿、止疼痛的作用,适用于筋伤后气滞血瘀、局部肿痛但无里实证,或宿伤而有瘀血内结及有某种禁忌而不能猛攻急下者。多选用具有疏通气机、促进血行、消除瘀滞作用的药物。常用方剂有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复元活血汤、活血止痛汤,以行气为主的柴胡疏肝散、复元通气散,以行气与活血并重的膈下逐瘀汤、顺气活血汤等。临证应根据筋伤的程度和部位的不同,或重于活血化瘀,或重于行气,或行气与活血并重而灵活选用。行气活血法属消法,力不峻猛,如须逐瘀,可与攻下法配合施用。 

(3)清热凉血法:本法包括清热解毒和凉血止血法。脉络受损,瘀血蓄而化热,迫血妄行或热盛肉腐,治宜“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本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热毒蕴结于皮肉筋骨,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甚或火热内攻,出现各种血热妄行证候者。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用的药物。常用方剂有加味犀角地黄汤、清心汤、五味消毒饮,以及凉血止血方剂如十灰散、四生丸、小蓟饮子等。止血药应按其归经和出血部位的不同而正确选用,如鼻衄多用白茅根,吐血多用侧柏叶、茜草根,尿血多用蒲黄、小蓟,便血多用槐花、地榆。上部出血忌用升麻、桔梗等升提药,下部出血忌用厚朴、枳实等沉降药。 

清热凉血法所用方剂以寒凉药物为主,治疗时应注意防止寒凉太过引起瘀血内停。在治疗出血不多或兼有瘀血的疾病时常与活血化瘀药同用,或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止痛药。出血过多时,辅以补气摄血之法,以防气随血脱,必要时还要结合输血、补液等。脾不统血的出血症忌用本法。 

2.中期治法 筋伤中期(伤后3~6周)病情虽已减轻,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疼痛、肿胀,同时可能出现肝、脾、胃虚弱,形成虚实兼有之证。治疗上宜攻补兼施,调和营卫,以“和”法为主。常用和营止痛法和舒筋活络法。 

(1)和营止痛法:是筋伤中较重要的治法之一。本法适用于急性筋伤,虽经消、下等法治疗而气滞血瘀,肿痛尚未除尽,而继续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者。常用方剂有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七厘散、和营通气散等。 

(2)舒筋活络法:筋伤后瘀滞停积,气耗血伤,筋肉失养,或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痹阻经络,常使肌肉、筋脉发生挛缩等。本法具有祛风湿、行气血、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适用于筋伤后肢体拘挛、强直、麻木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多选用具有舒筋、祛风、通络作用的药物。常用方剂有舒筋活血汤、活血舒筋汤、舒筋汤、蠲痹汤等。 

舒筋活络药物各有偏胜,临床应用宜辨清寒、热、虚、实,分别选用辛温、寒凉或益血养肝类药物。一些舒筋活络药物性较辛燥,易伤阴血,故阴血虚者不能单独使用过久,可配合补阴益血之品。 

3.后期治法 急性筋伤后期(筋伤6周以后)瘀血、肿胀基本消除,但撕裂损伤之筋尚未能愈合坚固,经脉未能完全畅通,气血、脏腑虚损之证突出。其治法应同慢性筋伤,以补益为主,常用补养气血法、补益肝肾法。因损伤日久,若调护不当,复感风寒湿邪者颇多,故后期治法还包括温经通络法。 

(1)补养气血法:筋伤日久多出现气血亏损之证,若早期攻伐太过或虚人外伤,虚弱之候更明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通过补养气血可使气血旺盛以濡养皮肉筋骨,使之强劲有力。本法适用于久伤体虚、气血不足、筋骨痿弱、肌肉萎缩者。多选用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药物。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补气、补血虽各有重点,但不能截然分开。气虚可致血虚,血虚可致气损,故在治疗上常补气、养血兼用。本法属补法,瘀实邪盛者不宜应用。补气药性多温燥,阴虚内热、肝阳上亢者忌用。补血药性多滋腻,脾胃虚弱者常需要配伍理气健脾药物。 

(2)补益肝肾法:肝主筋,筋伤则内动肝。肾主骨,主腰脚。本法具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作用。适用于筋伤后期体质虚弱、肝肾亏虚所导致的筋骨痿软、腰脊不举、胫酸节挛、疼痛日久者。肝为肾之子,虚则补其母,故肝虚者应注意补肾。常用方剂有壮筋养血汤、生血补髓汤、左归丸、右归丸等。 

(3)温经通络法:筋伤日久,气血不足,运行不畅或阳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常导致经络不通。气血喜温而恶寒,本法具有祛除风寒湿邪、活血舒筋、滑利关节、通畅经络的作用。适用于筋伤后气血不畅或关节痹痛者。多使用温热类的祛风、散寒、除湿药,并佐以调和营卫或补益肝肾之品。常用方剂有麻桂温经汤、乌头汤、大红丸、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 

(二)筋伤外治法 

外治法是一种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放置在损伤部位,对伤病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 

外治法在筋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外治法和内治法一样贯穿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也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经过归纳与分析,得出初步判断和施治方法。清代吴师机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用药物主要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发挥疗效,临床上大致可分为敷贴药、搽擦药、熏洗湿敷药和热熨药。 

1.敷贴药 指直接敷贴在损伤局部的药物制剂,传统常见的有药膏、膏药和药散三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敷贴剂型和方法均有所改进,如将敷贴药制成胶布或作离子导入等。 

(1)药膏:又称敷药或软膏,由碾成细末的药粉和基质混合而成。常用的基质有饴糖、凡士林、油脂等,也可用水、蜜、酒或鲜草药汁将药末调拌成糊状直接敷贴。配制药膏时多用饴糖,除其药理作用外,还取其硬结后有固定和保护伤处的作用。一般饴糖与药物之比为3∶1,也有用饴糖与米醋按8∶2比例调制的。换药时间可根据病情的变化、肿胀消退程度或气温的高低来决定,一般每2~4天换药1次,后期患者可酌情延长。用水、酒或鲜草药汁调制外敷药时,要随调随用。饴糖调制的药膏要注意防止发酵、发霉。少数患者外敷药膏后产生接触性皮炎,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 

药膏按其功用可分为五种。①消瘀退肿止痛类的消瘀止痛药膏、定痛膏、双柏膏等,适用于筋伤初期肿胀、疼痛者;②舒筋活血类的三色敷药、舒筋活络药膏、活血散等,适用于筋伤中期患者;③温经通络类的温经通络膏,适用于损伤日久、复感风寒湿邪者;④清热解毒类的金黄膏、四黄膏等,适用于筋伤感染邪毒,局部红、肿、热、痛者;⑤生肌拔毒类的橡皮膏、生肌玉红膏等,适用于开放性筋伤红肿已消,但创口尚未愈合者。 

(2)膏药:又称薄贴,由多种药配以香油、黄丹或蜂蜡等基质炼制而成,属中医外用药物中的一种特有剂型。膏药遇温烊化而具有黏性,能粘贴在患处。具有应用方便,药效持久,便于收藏、携带,经济节约等优点。膏药一般由较多药物组成,适合治疗多种疾患。具有祛瘀止痛作用者如损伤风湿膏、坚骨壮筋膏,适用于损伤肿痛者,具有祛风除湿作用者如狗皮膏、伤湿宝珍膏等,适用于风湿患者,如损伤兼风湿者,可用万灵膏、万应膏、损伤风湿膏,如陈伤气血凝滞、筋膜粘连者,可用化坚膏等,如有创面溃疡者,可用太乙膏、陀僧膏。 

(3)药散:又称掺药,是直接掺于伤口上或加在敷药上敷贴患处的药粉,具有止血、生肌、消肿、止痛之功效。因组成的药物不同,其功效不同,适应证也有所不同。具有止血收口作用者如桃花散、花蕊石散、如圣金刀散等,适用于筋伤出血者;具有活血止痛作用者如四生散,适用于筋伤初期,局部瘀血肿痛者;具有温经散寒作用者如丁桂散、桂麝散等,适用于筋伤后期,局部寒湿停聚、气血凝滞疼痛者;具有祛腐拔毒作用者如九一丹、七三丹等,适用于筋伤创面腐肉未去或肉芽过多者;具有生肌长肉作用者如生肌八宝丹等,适用于筋伤创面新肉难长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2.搽擦药 直接涂搽或配合理筋手法使用于患部的一种液体状药物制剂。搽擦药可直接涂搽于伤处,也可在施行理筋手法时配合使用。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 

(1)酒剂:本书指外用药酒或外用外伤药水,是将多种配制好的药物放置于白酒、醋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过滤去渣而成。一般酒、醋之比为8∶2,也有单独用酒浸泡者。酒剂多用于闭合性筋伤或陈伤,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追风散寒的作用,但开放性伤口不宜使用。应用时先将药酒涂于患处,然后用手在患处揉擦数分钟,以揉为主,不宜过多、过度用力摩擦皮肤,以免损伤皮肤。常用的有活血酒、正骨水、舒筋药水、舒筋止痛水等。 

(2)油剂与油膏:用香油、花生油把药物煎熬后去渣制成,也可加黄蜡而制成油膏。具有温经通络、消散瘀血的作用,适用于关节、筋络寒湿冷痛,也可在理筋手法前做局部搽擦,以增强手法效果。常用的有伤油膏、跌打万花油、活络油膏、按摩乳、松节油等。 

3.熏洗湿敷药 将药物置于锅或盆中加水煮沸后,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稍降后用药水浸洗患处。也可以将药物分成2份,分别用布包住,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先取出药包熏洗患处,药包凉后再放回锅中,取出另1包交替使用,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注意不要烫伤皮肤,尤其是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冬天可在患肢上加盖棉垫后再熏洗,使热能持久,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每剂药可熏洗数次。本法具有舒松关节筋络、疏导腠理、流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筋伤后关节强直拘挛、酸痛麻木或损伤兼挟风湿者。新伤初期,肿痛明显者多用散瘀和伤汤,后期常用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洗方,陈伤风湿冷痛者常用八仙逍遥汤等,开放性筋伤合并感染、伤口久不愈合者,常用野菊花煎水、2%~20%黄柏溶液、蒲公英鲜药煎汁、苦参汤等外洗。 

4.热熨药 是将药物加热后用布袋装好,熨贴于损伤局部的一种外治法。热熨的作用一方面是借火气之热力来温通经络,调和血脉,另一方面取药物的温通作用。所选药物多为辛温通络之品,加热后起温通祛寒、行气止痛的作用,使损伤日久、瘀血凝聚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肌肉、关节活动灵便。本法适用于不易外洗的腰脊躯体之新伤、陈伤。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坎离砂:铁砂炒热后用醋、水煎成的药汁搅拌制成。用时加醋少许拌匀并置于布袋中,数分钟内会自然发热,用于热熨患处。适用于慢性腰腿痛、陈伤兼有风湿证者。 

(2)熨药:又称腾药。将药物置于布袋中,扎好袋口,放在锅中蒸热后熨患处。适用于筋伤肿痛或挟有风寒湿者。 

(3)其他:民间常用粗盐、黄砂、米糠、麸皮、吴茱萸等炒热后装入布袋中热敷患处,简单有效。近年来应用的电热熨贴是用药末加上适量酒或醋敷贴患处,再接上低压电流加热。适用于治疗骨关节筋伤肿痛。 

五、练功疗法    

练功疗法又称功能锻炼,即通过运动加强肢体功能活动而达到防治疾患的一种有效疗法。练功疗法是筋伤治疗方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祖国医学宝库中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吕氏春秋·季春篇》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古乐篇》日:“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引导图”即反映了古人进行功能锻炼的一些情况。 

汉代华佗创“五禽之戏”,模仿虎、熊、猿、鹤、鹿等五种动物的动作进行锻炼,以求“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坐”。隋代《诸病源候论》中收集了大量的“导引法”,不仅内容丰富,且施术具体,目的明确。唐代《千金要方》中载“老子按摩法”和“天竺国按摩法”,则是两组成套的导引和自我按摩相结合的练功疗法。中医骨伤科第一部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在治疗骨折时更是强调:“凡曲转,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又说,“大概看曲转处脚凹之类不可夹缚,恐后伸不得。”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素问·痿论篇》)。骨折必伴有不同程度的筋伤,在治疗骨折中可通过练功而达到恢复筋的功能。后世不断推出并沿袭的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术式,则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练功疗法的内容。现代医家在古人遗留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总结,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练功疗法。 

实践证明,练功疗法治疗筋伤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加速瘀去新生,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是提高和巩固临床疗效必须重视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练功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1.练功的作用  

(1)活血化瘀,消肿定痛:进行伤肢关节和全身锻炼,对治疗损伤可起到推动气血流通和加速瘀去新生的作用。由于损伤产生不同程度的络道阻塞不通,血瘀气滞,导致疼痛、肿胀。而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行气活血,达到消肿定痛的目的。 

(2)濡养关节:练功可使损伤的关节筋络伸展、舒松,有助于缓解筋肉痉挛。气血流通对损伤后期的肌筋劳损,局部气血不荣、酸痛麻木和肌肉萎缩等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疗效。 

(3)避免关节粘连:关节粘连以至僵硬、强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的原因是不进行活动。所以,积极、合理地练功是保持关节功能活动的有效措施。 

(4)恢复肢体功能,巩固治疗效果:练功促进人体的气血生化和运行,逐步改善损伤组织濡养失司的状况,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同时,气血旺盛,筋骨强劲,可提高机体抗损伤能力。 

2.练功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1)明辨伤情,确定练功内容和运动强度,制定合理的练功计划。练功的内容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医者既需要了解损伤的病理特点,又要掌握各种功法的治疗作用,才能正确选择练功方法,合理安排练功内容。 

选择适宜的运动量也是医疗练功时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合适而强度足够的运动量,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2)正确指导患者练功动作,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肢练功的主要要求是手的持、握、抓、捏功能的恢复。上肢任何一个关节受限制,都将妨碍手的功能活动。所以,除了注意损伤局部关节的治疗外,对上肢关节都应采用练功方法以预防关节发生功能障碍。下肢练功的主要要求是下肢的负重和行走功能的恢复,使各关节保持充分的稳定。在人体活动中,尤其需要有强大而有力的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支持,才能保持正常的行走,故练功时应特别加以注意。 

(3)练功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损伤和偏差。练功时必须以恢复和增强肢体生理功能为中心,锻炼时间由短到长,次数应由少到多,动作幅度由小到大,负重由轻到重。如练功中出现疼痛加重、伤情恶化时,应立即改变练功方法,或者暂时停止练功。 

(4)定期复查,评定疗效,随时调整。定期复查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和功能恢复情况,还可随时调整练功内容和运动量。此外,还可使患者看到医疗效果,有助于坚定患者练功的信心。 

(5)练功时要全神贯注,思想集中,每日以2或3次为宜。在练功时尚要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避免六淫时邪侵袭机体。 

(二)练功的方法1.颈部练功法 

(1)作用:增强颈项部肌肉的力量和舒缩的协调性,提高和巩固颈部肌肉劳损、落枕、颈椎关节突关节紊乱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疾患的治疗效果。 

(2)锻炼方法:采用站立位。站立时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进行深呼吸并做以下动作。 

①与颈争力:上身、腰部不动。抬头望天,颈部后伸至最大限度,吸气,还原。低头看地,尽量使下颌接近胸骨柄上缘,呼气,还原(图1-70)。重复动作数次至十数次。 

②左右侧屈:吸气时头向左侧屈,呼气时头部还原正中位,呼气时头向右侧屈,吸气时还原(图1-71)。左右交替,数次至十数次, 

③犀牛望月:头颈先向右、向上方尽量旋转,眼看右后上方(似向天空望月亮一样),深吸气,还原,呼气。头颈向左后上方旋转,眼看左后上方,吸气,还原,呼气(图1-72)头颈转动时身体不必向前伸出,转动速度要慢,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④颈椎环转:头部做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回旋活动,顺、逆交替(图1-73)。本式急性损伤者慎用。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2.肩臂部练功法  

(1)作用:防治肩、肘关节因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等。 

(2)锻炼方法 

①前伸后屈:采用立位,两手握拳放在腰间,用力将上肢向前上方伸直,然后用力收回(图1-74)。左右交替,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②内外旋转:采用立位,两手握拳,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利用前臂来回划半圆圈动作做肩关节旋内和旋外活动(图1-75)。两臂交替,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③上肢回环:取站立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一手叉腰,另一手握拳。整个上肢做顺、逆时针方向划圈回环,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图1-76)。左右交替,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④手指爬墙,两足分开站立,面向墙壁。用患侧手指沿墙壁徐徐向上做爬行动作,使上肢高举到最大限度,然后再沿墙归回到原处(图1-77)。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⑤弓步云手:两下肢前后分开呈弓步站立,用健侧手托扶患肢前臂使身体的重心先后移,两上肢屈肘,前臂靠在胸前,再使身体重心移向前,同时把患肢前臂在同水平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弧形伸出,前后交替(图1-78)。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⑥肘部屈伸:取坐位,患肢放在桌面的枕头上,手握拳。用力徐徐屈肘、伸肘(图1-79)。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 

⑦双手托天:两脚分开站立,两肘屈曲,两手放在腹部,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反掌上举,掌心向上,同时抬头眼看手掌,还原(图1-80)。初起可由健肢用力帮助患臂向上举起,高度逐渐增加,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⑧弯肱拔刀: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两臂下垂。第一步右臂屈肘向上提起,掌心向前,提过头顶,然后向右下落,抱住颈项;左臂同时屈肘,掌心向后,自背后上提,手背贴于腰后;第二步右掌自头顶由前下垂,右臂垂直后再屈肘,掌心向后,自背后上提于后腰部。左掌同时自背后下垂,左臂垂直后再屈肘由身前向上提起,掌心向前,提过头顶,然后向左下落,抱住颈部。右臂上托时吸气,左臂上托时呼气,手背上提时仰头向上看,足跟微提起(图1-81)。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⑨体后拉肩:两脚分开站立,健侧之手在身体背后,握住患手。由健手牵拉患侧手臂,一拉一推,必须将患侧关节拉动(图1-82)。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 

3.腕部练功法 

(1)作用:防治前臂、腕部扭伤或慢性劳损等所致疼痛、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等。 

(2)锻炼方法 

①抓空增力:取立位或坐位,两手臂前平举。将手指尽量伸展张开,然后用力屈肘握拳(图1-83)。 左右交替进行,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 

②拧拳反掌:两脚分开站立,两臂前平举,掌心向上。两臂同时逐渐向前内侧旋转,使掌心向下变拳,还原变掌(图1-84)。握拳过程要有“拧”劲。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 

③上翘下钩:两脚分开站立,两手平伸向前,掌心向下。然后,桡腕关节做最大幅度背伸,成立掌的姿势。随后,桡腕关节做最大限度掌屈,成钩状(图1-85)。动作要缓慢有力,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④手滚圆球:手握两个圆球,手指活动使圆球滚动或交换两球位置(图1-86)。 

4.腰背练功法 

(1)作用:治疗急性腰部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引起的腰部疼痛及功能活动障碍。 

(2)锻炼方法 

①按摩腰眼: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掌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两手同时向下推摩至腰骶部,然后再向上推回背部(图1-87)。 

按摩时用力适度,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 

②左右回旋:两脚分开站立,两手叉腰。腰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图188)。动作缓慢,幅度由小到大,顺逆回旋交替进行。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 

③转腰推碑:两脚分开站立,两臂下垂。向左转体,右手以立掌向正前方推出,手臂伸直与肩平;同时,左手握拳抽回至腰部,眼看左后方。向右转体,左手变立掌向正前方推出,右掌同时变拳抽回至腰部,眼看右后方(图1-89)。 

动作要缓慢,推掌与握拳抽回速度一致,转体时头颈与腰部同时转动。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 

④双手攀足:两脚并立,两手置腹前。向前弯腰,手掌下按着地,还原(图1-90)。动作缓慢,弯腰时两膝勿弯曲,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⑤拧腰后举:两脚分开站立,两手下垂。上身下俯,两膝稍屈,右手向右上方扬起,腰随之,后旋头,随之向右上转,眼看右手,左手同时虚按右膝。上身仍下俯,两膝仍稍屈,左手向左上方扬起,腰随之,后旋头,随之向左上转,眼看左手,右手同时虚按左膝(图1-91)。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⑥拱桥式:取仰卧位,两手屈肘,两腿半屈膝。以头后枕部、两肘、两足五点为支撑,两掌托腰点用力将腰拱起(图1-92)。动作要缓慢,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⑦飞燕式:取俯卧位,头转向一侧,两上肢靠身旁伸直。头、颈、肩带动两上肢向后做背伸动作,或两腿、腰部同时做过伸动作,上身与两上肢同时背伸,还原(图1-93)。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⑧滚床起坐法:取仰卧位,屈髋屈膝,两臂环抱双膝。以背部为支点,双髋、双膝向前上方用力,使背部前后摇动,并利用惯性力坐起,还原(图1-94)。重复十数次至数十次。 

5.下肢练功法 

(1)作用:治疗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和髋、膝、踝关节功能障碍等。 

(2)锻炼方法 

①左右下伏:两脚分开站立,两手叉腰,两肘撑开。右腿向外屈曲下蹲,左腿伸直,还原;左腿向外屈曲下蹲,右腿伸直,还原(图1-95)上体伸直,动作幅度由小渐大。重复数次或十数次。 

②半蹲转膝:两脚并立,两膝微屈,两手按于膝上。两膝自左向后、右、前做环转运动,还原;自右向后、左、前做环转运动,还原(图1-96)。 

两足不动,两手按膝不必用力。交替进行,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③屈膝下蹲:两脚分开站立,两手下垂。脚尖着地,脚跟稍提,两腿下蹲,两手成掌伸直平举,还原(图1-97)。下蹲时尽可能使臀部下触脚跟。重复数次至十数次。 

④搓滚舒筋:坐于凳上,将竹管或圆棒放在地上,患足踏住。膝关节活动使圆管活动于足底前、后之间(图1-98)。 

重复数十次至上百次。 

⑤蹬车活动:坐于特制的练功车上,模拟踏自行车运动(图1-99)。 

重复数十次至上百次。 

 六、其他疗法    

手法、固定、药物和练功是筋伤的四种主要治疗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针刺、理疗、封闭和手术治疗等,这些方法在治疗筋伤中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和肯定的疗效。因此,也是筋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熟悉和掌握。 

(一)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通过针刺人体特定的穴位,调整经络、气血、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1.针刺取穴 人体穴位很多,在筋伤治疗中常用穴位达60余个(具体参考《腧穴学》),临床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加一些阿是穴。筋伤初期针刺取穴一般是“以痛为腧”与邻近取穴相结合,在疼痛剧烈处进针可收到止痛消肿、舒筋活络等效果。筋伤后期主要是循经取穴,对证施治,以通经活络,促进血脉通畅,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筋伤后期兼挟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时,针刺后加用艾灸,疗效更佳。 

2.针刺疗法的注意事项 针对人的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在针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或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2)妇女孕期不宜针刺。 

(3)有继发性出血倾向的患者和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4)有皮肤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痛的部位不宜针刺。 

(5)对胸、胁、背、腰等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防损伤脏器。 

(6)针刺过程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7)针刺过程中要使患者保持舒适、安稳的体位,一般采取卧位。 

(8)针刺入穴位后,若发生不能转动或进退的现象称为滞针。滞针多因患者肌肉紧张或针刺时捻转幅度过大、留针时间过长所致,可在穴位旁轻轻按摩,使肌肉放松,然后将针轻轻转动退出。 

(9)严防弯针和断针。针体在人体内弯曲或折断多因毫针质量较差、针体损伤未予检出、强行进针或留针时受外力碰撞、变动体位等引起。如发生弯针需要顺势逐步将针退出,如发生断针需要立即手术取出。 

(10)如出现晕针现象,轻者停止针刺即可,重者则应做相应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