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健康红外检测技术在养生保健机构中的应用

 tuanwu 2018-02-19


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生物红外辐射源,它不断地向周围空间辐射红外线,红外热像仪可把来自人体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可见的图象,结合中医理论对红外热图进行解析,可以拓展中医望诊,收集更多的生理、病理信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人体组织器官的器质性病变(组织结构的改变),而在发生器质性病变之前,病灶区就已经出现了温度变化,变化的形状和范围大小反映了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因此,通过被动接收人体自身的红外辐射,并经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人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便可一目了然的知道人体各部位的温度高低分布和异常变化信息。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 X 线、超声、核医学成像等一样,都属于主流医学影像学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绿色、无害,能真实动态观察人体组织结构的功能状况和变化,可在组织结构发生实质病变前,探测到细胞代谢变化的热异常表现,据美国最新临床研究成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肿瘤特别是乳腺肿瘤的早期发现上,与CT等影像技术比较,最早可提前6-12个月发现,且对人体无损伤,是对恶性肿瘤的预防性普查的有效方法,为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提前治疗以及延长肿瘤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 X 线、超声、核医学成像等一样,都属于主流医学影像学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绿色、无害,能真实动态观察人体组织结构的功能状况和变化,可在组织结构发生实质病变前,探测到细胞代谢变化的热异常表现,据美国最新临床研究成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肿瘤特别是乳腺肿瘤的早期发现上,与CT等影像技术比较,最早可提前6-12个月发现,且对人体无损伤,是对恶性肿瘤的预防性普查的有效方法,为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提前治疗以及延长肿瘤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与中医的关系

整体观—辨寒热—可视化

中医学的理论核心之一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的是功能,表述的是阴阳;而红外热像仪可以获得人体连续的、动态的红外信息,反映的是功能,强调的也是整体,表现的是凉热。因此,用热像仪来研究中医学说在思想内涵上是一致的,在理论上具有高度的吻合性,而且红外热图像的特点是人体表面信息收集,符合中医“形于外藏于内”、“内外合揣”、“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原则。

知外揣内:通过人体体表热态,推断人体内在脏腑功能和气血阴阳;

见微知著:通过分析身体局部热态变化,了解全身脏腑功能;

知常达变:确立正常人体热态结构特征,推断异常热源信息。

2008年,结合当前中医专业诊疗设备匮乏,缺少直观功能影像技术的现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关于促进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意见》,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现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要把红外热成像技术和中医临床运用结合起来”,并作出重要批示“用中医论整体观理指导,研制、论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和普及性”希望能将此项技术转化成为中医CT。至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立项,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牵头实施的系列中医可视化应用研究课题拉开了序幕。


国家中医药局课题—《红外热成像在中西医结合妇女乳腺筛查中的应用》

《热成像技术图像采集规范研究-医用摄像环境标准化研究》

《基于热成像技术的中西医结合病症诊断与干预的研究》


中国/世卫组织合作项目-《制定干预亚健康人群的适用标准和评价方法》

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据《热成像技术图像采集规范研究-医用摄像环境标准化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决定将其制定为国家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