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最血腥铁路,修了近一个世纪,伤亡数十万人,最终把政府搞垮

 流光无名 2018-02-20

世界最血腥铁路,修了近一个世纪,伤亡数十万人,最终把政府搞垮

在前苏维埃政权展示共产主义优越性而策划的众多特大项目中(如宇宙计划和幸得取消的颠倒河流流向计划),贝阿铁路无疑是其最具野心的梦想之一。被世人称为BAM的铁路项目历时3/4 个世纪,耗资140 亿美元(85 亿英镑),然而它的实际存在意义仍尚未可知。

去修铁路等于判了死刑

由于该地绝大多数人口都定居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方圆160公里(100 英里)之内,新线路所经领域几乎荒无人烟。尽管中日威胁论依然存在,但选在此地进行如此浩大之工程的原因实在值得怀疑。当时,苏联政府为发展经济而制订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颁布,而建设贝阿铁路则写进了1933~1937 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当中,并着重强调了其经济上的优势:“铁路穿越尚未开发的西伯利亚东部地区,为这片广袤领域以及其所蕴藏的琥珀、黄金、煤炭等丰富矿藏带来巨大生机,这里还将成为适合农业发展的广阔天地。”

测量团队被派往西伯利亚荒原进行实地探勘。在恐怖统治下,一些被政府视为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被处以极刑,剩下的则沦为筑路劳工中的一员。而修建队伍的主力军则是被流放到古拉格劳动改造营的政治犯。1973 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xandre Solzhenitsyn)的著作《古拉格群岛》在西方发表,泰舍特作为关押强制劳工的集中营而声名狼藉。该书将斯大林的残忍行径曝光于世人眼中。成千上万名囚犯被送到西伯利亚的劳改营参与铁路施工,而当地工作环境之恶劣,远胜当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苏联人深知,在残酷环境和长期饥饿的双重打击之下,送去“贝阿铁路劳改营”就等同于被宣判了死刑。

单一个隧道就修了26年

铁路修建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不胜枚举。新招募的工人普遍缺乏应有的培训、详细路线准备不周、工作环境比想象的还要糟糕。来自思想层面对于快速推进项目的需要,当局曾试图在冬天仍继续工作,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当时确定的可开工气候条件为-20℃(-4℉)以上,但推土机故障和车轴断裂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从前在冻土施工中吸取的教训似乎完全被抛到了脑后,所有路段轨道再一次慢慢陷入沼泽中,而建于脆弱地基之上的车站和仓库也随之垮塌。

而已完工路段的低劣质量使得火车不得不以极慢的速度通过,脱轨事故时有发生。早期开通的泰舍特至丁达线路全长188公里(117英里),通行时间长达8 小时。由于隧道开凿的难度也远超想象,10年通车的计划一直以来只是个梦想。贝加尔湖东面的北穆亚山隧道虽然只有15公里(9 英里),然而却是最不易攻克的难关。当1977年开凿工作开始之时,地下湖泊的渗水将铁路全部淹没。工程师们找到了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即在给隧道安装内衬混凝土壳体时,把液体氮注入隧道壁将流水冻结。即便如此,隧道的整个工期仍耗费了26年。两条陡峭支路的开建使最后的行程时间又大为延长。然而,出于宣传的目的,苏联当局仍坚持在1984年举办了开通仪式。没有任何外国媒体受邀到场,铁路离完工明显还尚需时日,这个庆祝仪式的真实性不言而喻。

贝阿铁路并没能达到苏联领导人赋予的厚望。由于气候条件太过恶劣,开发一片广袤农业地区的梦想终告破灭。而作为两线共享车站的泰舍特因为负载过大,也未能帮助新线路起到对主线的缓解作用。原本计划成为欧亚大陆之间备用连接线的想法在现实中遭遇失败。

世界最血腥铁路,修了近一个世纪,伤亡数十万人,最终把政府搞垮

工人奖章,除了奖章,工人还被承诺汽车和房子

如同西伯利亚大铁路加速了沙皇政府的垮台一样,贝阿铁路及其浪费的巨额资源也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催化剂。带着对政府所宣扬主义和浩大工程的深深怀疑,近50 万志愿者和其他工人返回家中,而当局曾经许诺的汽车和房产也未能兑现。被激怒的前贝阿铁路工人在后苏维埃时代举行了数次示威行动,要求政府遵守承诺来补偿他们的义务劳动所得。

贝阿铁路并没能如宣传的那样将人们送往美好的21 世纪;相反,它自身的出路都不知该去往何方。铁路沦为苏维埃时代大众的笑柄,象征着苏联领导人的无能与失败。克里斯托夫·J·沃德(ChristopherJ.Ward )在描写贝阿铁路历史的著作《勃列日涅夫的失策》中写道:

通过令人反胃地重复宣扬贝阿铁路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共青团、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坚信苏联的广大青年需要这个讯息来防止集体信念的缺失。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贝阿铁路的实际情况却加速了大众对于苏联政治和经济体系信心的崩塌。

不过,今日的某些迹象似乎表明,举全国之力修建的贝阿铁路至少仍有些许可取之处。国有俄罗斯铁路公司计划增加该线路的集装箱运能,并进一步追加项目投资,包括为了更便捷地到达太平洋港口而斥资900 万美元(550 万英镑)修建的库兹涅佐夫斯基隧道,以及针对部分因陡峭而延缓行程路段的改善工作等。然而,贝阿铁路仍将作为最疯狂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而被载入史册,并将永远成为世人口中“勃列日涅夫的失策”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