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井陉东禅院经幢(唐·国保)

 安东老王 2018-02-20

安东:中华古塔通览·津冀卷之

石家庄井陉东禅院唐代经幢

称天护陀罗尼经幢

 本通览编者


   年代: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形制、特点:石刻经幢;现状:被盗受损严重;1994国保

石家庄 塔幢——河北塔之一 - 塔魂 - 塔      魂


       井陉东禅院唐代经幢,本名天护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横涧乡天户村原东禅院遗址内,为唐代佛教经幢,由东禅院住持惠广、僧天宝建造。《河北省地名词典》、《井陉县志》记载建于唐开元十五年。但据考证此幢应为唐元和十年(公元828年)以后所建(本《通览》取前说)。

  天护陀罗尼经幢为青石质,经幢下施覆莲座、须弥座及方形石础。幢身八边形,施宝盖二重,上承须弥山,再上为重层仰莲托八面石柱,石柱各面的尖拱龛内各雕有菩萨立像一尊。经幢直径约六十四厘米,现残高四点八九米。

  幢一至四层为基座部分,其中在第二层仅有十五厘米高的座壁上,雕有坐姿不同的八面佛像。第五层之八面棱柱是该幢的主体部分,高一点三七米,面宽二十五厘米,上额楷书“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字样,字体挺秀,笔力刚劲,刻工精湛。下序和其它七面所刻佛经梵文已模糊不清。东南侧面落款处刻有“大唐国镇州井陉天护城东禅院”等字迹。第六层为圆盘状伞形;第七层为鼓状螚边刻花纹;第八层雕有龙、虎、狮、象等八种祥兽;第九层为圆状起股边檐;第十层雕有八个罗汉像;第十一层是仰莲;第十二层雕有八个力士像。幢顶部为葫芦形宝刹,幢顶残缺,顶端刻有花纹流畅的线条,但已风化。该经幢造型优美,巧夺天工,形象华丽,充分体现了唐代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石刻成就,在全国尚不多见。

  1982年4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井陉东禅院唐代经幢(天护陀罗尼经幢)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河北井陉东禅院经幢(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井陉东禅院经幢(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井陉东禅院经幢(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井陉东禅院经幢(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井陉东禅院经幢(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井陉东禅院经幢(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井陉东禅院经幢(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关于天护陀罗尼经幢被盗

 

河北井陉东禅院唐代经幢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图为在被盗现场记者所摄照片

 

        2010年12月26日,国宝天护陀罗尼经幢被盗,原本高约五米的经幢只剩下不足三米,经幢下,雕有龙、虎、狮、象等八种祥兽和莲花造型的几部分幢体被摔落在地,有的已经摔成几瓣,有的被磕碎一角,现场一片狼藉。2011年1月4日,陀罗尼经幢被盗的“八面立佛”被找回,但被破坏的惨状和事实却很难改变。以下是当地媒体记者所写的报道摘录:

        12月26日记者在天护村东禅院遗址处看到,原本4.89米高的陀罗尼经幢,只剩下了2米多高的基座,经幢的第九、十、十一层已经摔落在地面上,经幢顶端第十二层被盗走。矿区公安、文保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调查。

 

河北井陉东禅院唐代经幢(天护陀罗尼经幢)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侦破现场新闻照片

 

  天护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夜间零时05分左右,有村民听到重物倒地的声音,随后听到村里的狗叫成一片,还有村民看到一辆可疑的黑色轿车。次日早上,村民们发现陀罗尼经幢不见了。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窃贼应该是感觉整个经幢过于巨大难以搬运,所以用绳子将经幢拽倒,将高约60厘米的经幢第十二层偷走。经幢第十二层是一个八面体,雕有8个力士像。

  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高建中告诉记者,天护陀罗尼经幢始建于唐代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占地2平方米,位于天护村内东禅院遗址上,是一幢保存基本完整的唐代佛教经幢。该经幢充分体现了唐代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石刻成就,在全国尚不多见,对于研究经幢的发展历史以及佛教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经幢所在寺院古建筑损毁严重

 

河北井陉东禅院唐代经幢(天护陀罗尼经幢)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侦破现场新闻照片

 

  记者进入“天护陀罗尼经幢”所在的东禅寺,看到院内杂草丛生,围墙部分为烂砖堆砌,部分是木板搭起的栅栏,形同虚设。“这样的围墙怎么能挡住盗贼呢?”一位老先生说。

  在院内西侧,有一栋古建筑房顶呈圆弧形,造型与其他建筑明显不同,但木质花格窗户都烂了,显得非常破败。里面的场景更是惨不忍睹:一面承重墙塌了,碎砖烂瓦遍地都是;南面的墙体已经倾斜,用几根木头简单支撑着,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房间里面还倒放着一通断为两截的古代石碑。

  “这栋古建筑历史也非常悠久,曾在清代多次修缮,现在又年久失修,都快塌了。”这位老先生心疼地说,“像这样的文物,天户村已经不多了,不能让它们再毁在我们手里。”(据石家庄新闻网2011年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