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学的最初传承关系--水珠日月

 願隨身 2018-02-20



孔夫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鲁国人,位于现在的山东曲阜城东南人。被后世尊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的有七十二贤人。

①商瞿,字子木,鲁国人,今曲阜。孔子易学的第一代传人。

      端木子 名賜,字子貢,衛人

②商瞿的弟子,馯臂,字子弘,一作子弓,战国时期楚国人,生卒不详。孔子易学的第二代传人。

端木子的弟子,鬼谷子王通,正史未载。而鬼谷子的弟子则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这支后面就不再叙述了,因为和易学渐行渐远了,但是和治国安邦却很近。

③矫疵,鲁国江东人,字子庸,孔子易学的第三代传人。

④周竖,又名周丑,字子家,战国时燕人,生卒年不详,孔子易学的第四代传人。

⑤光羽,字子乘战国时淳于人(现在的山东潍坊东南人),生卒年代不详,孔子易学的第五代传人。

⑥田何,字子庄,秦汉之际齐国淄川人,生卒年不详,孔子六传而至田何,此时易学早以传播开了。孔子易学的第六代传人。弟子有王同、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等。

王同,字子中,汉初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年不详。受易于田何,授业弟子有;淄川杨何、广川孟但、鲁人周霸、齐人即墨成、临淄主父偃。

周王孙,字号及生卒年不详,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受易于田何。

丁宽,字子襄,生卒年不详,汉景帝时曾为梁孝王将军以拒吴、楚,史称丁将军。师从田何。授业弟子有;田王孙。

王同、周王孙、丁宽为孔子易学的第七代传人。

⑧杨何,字叔元,西汉淄川(今山东益都)人,生卒年不详,授业与京房、司马淡。

田王孙,西汉砀县(今河南商丘东南)人,曾受易于同乡丁宽,授业施仇、孟喜、梁丘贺。

杨何、田王孙等为第八代传人。

⑨京房,西汉武帝时人,生卒年不详,梁丘贺尝从学易。

施仇,字长卿,生活于汉宣帝时代,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授业与张禹、鲁伯。

孟喜,字长卿,生卒年不详,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授业与白光、瞿牧、盖宽饶、焦延寿。

梁丘贺,字长翁,西汉琅琊诸(今山东诸城)人,生卒年不详,授业梁丘临(儿子)。

京房、施仇、孟喜等为第九代传人。

⑩焦延寿,字赣,西汉梁(今河南商丘)人,生卒年不详,授业与京君明。

焦延寿等为第十代传人。

京房,字君明,本姓李,退律自定为京氏。从焦延寿学易,占验之术颇精。自是易有京氏之学,长于占候,《易》家世应,飞伏、六位、十甲、五星、四气、六亲、九族、福德、刑杀之法皆以京氏为本。是汉易的代表人物,视《周易》为纯粹卜筮之书,创占筮体例,以讲占候之术闻名,有八宫卦说,纳甲说,五行说,卦气说等等。

京君明之京房为第十一代传人。

至此延续到现在的孔子易学,与最初的孔子易学有了太多的变化,但是六十四卦的经文仍未有变化,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变化,逐渐有了卦象、爻象,和六十甲子的变化以便融合当时的真实生活,一直演变至今,经法未变,与事实对应的真实却需要随时随地的改进。

易经本义就是变化的学问,简单的学问,不变的是学问永远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玩易的、研易的人永远都要围绕着社会中需要的群体转,因为需要是永恒的,只有满足需要,才会有市场、有前途发展,才有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