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我读书的道与术!

 大西瓜nj5u4j9h 2018-02-20

这又是一篇纯干货分享!曾先生在不少领域都达到了很多人难望项背的程度。“励人”觉得仅就读书而言,他已是一位得道高人,并且道术俱佳。

他说,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此三者缺一不可。

对于第一点,“励人”之前专门说过。曾国藩戒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说,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廿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

他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对于第三点,他说,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

对于第一点和第三点,他说要尽力去做。而对于第二点,识(知识和见识),不是马上立刻能完成的。

那么如何把第二点做好呢。

首先,他说不要自满,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其次,他将读书分类为读书和看书。他认为有些书必须出声读出来才会有体会,才会有效果。用他的话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音。

而对于看书,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笔墨去思考和总结。他说,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

世界领域不断细分,各个领域内都有好书,不看生书就会孤陋寡闻,他说,须速点速读,不必一一求熟,恐因求熟之一字,而终身未能读完经书。

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对于很多书,他说,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然记得矣。怡悦都是快乐的意思,我们一定会记得那些能让心动的书。

“励人”认为,看生书的过程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把那些符合自身知识结构的,能为自身提供营养的筛选出来。

那么接下来,对于筛选出来的好书怎么处理呢?

有些书,像他所说,熟读成诵。

他说,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

但是所有的好书都去背的话,需要耗费太多精力,背不过来。怎么办?

他也说,格物诚意。为什么说他也说。因为这个说法不是他的原创,是古代先贤的馈赠。但是他也拿过来叮嘱他的家人后辈。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他打了一个比喻很形象,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因为在曾先生看来,通一艺即通众艺,通于艺即通于道。

他说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又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他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他讲了一个词,叫涵泳。这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涵是潜入水中。他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之表。前面我们提到内心的“怡悦之境”还记得吗?都是相通的。

朋友们,曾先生的道与术,身临其境法、大柴大火法,除夕这天,有所收获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