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 红果记忆 前言 今日正月初六,也是春节法定假期最后一天。明日,许多人将迎来狗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七都有传统的习俗,如正月初一开门炮仗,正月初二回娘家祭财神,正月初四迎神接神等。那么正月初六的习俗是什么?人们在这一天又是怎样迎接新的一年?下面就让小红果为大家一一介绍吧! 《晦日送穷》 年年到此日, 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 无人不送穷。 正月初六为马日、清扫日 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 相传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是六畜之日,初七日为人日。具体而言,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 正月初六是还称“挹肥”日。按照民间习俗,正月初一到初五不打扫房屋,至初六这一天开始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的污秽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现今人们多使用新式卫浴设备,已无此俗)。同时这一天,农民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岁时习俗,正月初六“送穷鬼”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穷神,又称“穷子”。相传穷神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民俗有曰 ◆作糜、弃破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均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供煎饼,芭蕉船,点明烛,送穷鬼上路。 ◆厕神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三六九,朝外走。 “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 民间流传着“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俗语,俗语中的刘海是福神,形象是穿红披绿的胖小子,很受百姓欢迎。在古代,每逢正月初六,适逢本命年的12岁男孩,会模仿刘海的扮相,背着5个用白纸或彩纸剪成的小人上街,谁抢到就算抢到了财神,被抢者则叫扔掉穷鬼。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狩猎”即从“扔穷鬼,抢财神”游戏发展而来,如今,此活动在辽宁尚有。 炮竹迎新,万事亨通 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盛况不亚于除夕。 有的商人会在正月初六开市前,找一位“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妇人)来到各屋转一下,嘴里说吉庆话,如“开市大吉、吉庆有余、事事平安,多赚银子多赚钱,金子银子赚一炕”等,图好的彩头。 另外按照“三六九,朝外走”的传统习俗,正月初六应到公园等场所游玩,在游玩时如果有意识地把行走线路定为一个圆周,可帮助新的一年“行大运”。 新年伊始相别离,期待再聚首 正月初六也是春节法定假期的最后一天,许多人会踏上离家之路。此前千里奔波回家,与亲人一起过年守岁,一起走亲串友,一起举杯言欢……那么多的欢乐、难忘的时光,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游子只能在心里默想: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重逢,是让家人为更好的自己骄傲。 结束语 无论是“送穷”,还是“挹肥”,都包含着人们对新年的期待,也包含了对亲人的祝福。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即使离别,我们也要明白:家在那里,永远都是最好的归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