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年大吉:10个狗笑话,开心过大年

 昵称4663795 2018-02-21

今年是狗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狗和人类相伴而生,民间流传着很多和狗相关的对联故事,它们妙趣横生,却又充满着智慧。大笑之余不得不赞叹创作者的才华。

明代才子解缙有一次去员外府邸做事,员外飞扬跋扈,看不起他是个一文不名的书生,让他走侧门。

解缙心中不忿,断然拒绝。

员外一看解缙还挺有脾气,于是出口讥讽,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一听,随口应道,

大鹏有翅恨天低

员外一听,此人才思敏捷,出语不凡,认为他绝非池中之物,于是客客气气地开正门迎接解缙。

赏析:以大鹏对小犬,以天低对路窄,对仗工整,又丝毫没贬低自己,隐隐带出自己的志向,自然让人刮目相看。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时,有一次和同学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到先生告状,先生斥责学生,但无人承认偷桃。先生说:“我有一联,对出下联者,可以免罚”。

先生出联曰: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思索片刻对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惊其出语不凡,极为高兴,于是学生全体免予处罚。

赏析:郭沫若避开老师“狗”的话题,把目光放远,自豪的宣称“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语带双关,兼答上句,浑然成趣。

明代作家邱浚,字仲深,广东琼山人。幼年在学堂读书时,有一天大雨倾盆,教室中有的座位漏雨,他与一富家子弟争抢不受水滴的座位,两人相持不下。先生说:“我有一联,能对出的坐好位置”。先生于是说道:

细雨肩头滴。

富家子弟不能应对,邱浚朗声对道:

青云足下生。

富人之子回家告诉了他的父亲。

其父大怒,派人把邱浚叫来,气急败坏地喝道:

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鄙视一笑,从容而答:

焉知鱼不化为龙?

富人见他出口不凡,才华出众,也不敢放肆作为,只好作罢。

赏析:保证工整的同时也没弱了自己的气势,随口而答,足见聪慧。

于谦幼年时,他的头发梳成双髻,有一天,在到学堂的路上,有一僧人看到他这副模样,开口戏道:

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随声而应:

狗嘴何曾出象牙。

僧人看到于谦这样聪明伶俐,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抚着于谦的头呵呵大笑起来。

赏析:僧人本无恶意,于谦的“怼人”确实有点不厚道。

乾隆年间,大学士李调元有一次从新疆冒雪回京。途中,在一酒店歇脚时,见墙上悬挂一副对联却只有上联: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店主告诉他,几个月前,有一书生早晨来店饮酒,见店外桥上有一黄狗行走,遂随口吟出上联,但费尽心机,也写不出下联,故挂在这里,以求佳对。李调元思虑再三,终无中意之作,忽然几只乌鸦飞过来,落在门前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索来纸笔,将下联一挥而就:

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

赏析:黄狗脚印呈梅花状,乌鸦脚印和竹叶类似,下联对仗不只是工整严谨,简直是天衣无缝。

清朝,浙江开化府有个叫卞午桥的知府跟一个姓熊的总兵不和。有一天,他写了一句话给姓熊的总兵送去:

能者多劳,跑断四条老狗腿。

联中把“熊”字下面四点比做四条狗腿,这是卞知府骂熊总兵是条老狗。熊总兵气得吹胡子瞪眼,可是他不会舞文弄墨,就把文书请来,让文书也编句话,骂姓卞的,替自己出口气。

文书盯上这个“卞”字,想了一会有了主意:“卞”正好是“下”字上露出一点,不正像个乌龟刚刚探出头吗?文书笑着写了对句:

下流无耻,露出一点乌龟头。

熊总兵一看,乐坏了,赶紧打发人给卞知府送去了。卞年桥一看气得一下子蹦了起来。

赏析:上句拆“熊”为“能”和“四条老狗腿”,下局拆“卞”为“下”和“一点乌龟头”,巧借姓氏来讽刺,很是巧妙。

桂林有一名胜叫斗狗山,有一天一书生上山赏景,忽见山上山狗相斗,于是吟出上联:

斗狗山上山狗斗

此联为回文联,下联书生反复琢磨,终不可得,直有一天他游历龙隐洞才恍然大悟:

龙隐洞中洞隐龙

赏析:这类对联不仅要保持形式上的对称,也就是1234321的形式,还要保证内容说得通,所以这类对联殊为难得。

苏轼被贬黄州,闲来无事,一天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河中。苏轼忽然向岸边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狗正在啃一块骨头。佛印顿悟,连忙将手中有苏轼题诗的扇子扔进河中,接着两人相视大笑。

原来,这是一副谐音哑联,苏轼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而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诗(尸)”。

赏析:这副对联流传甚广,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读罢此联,苏轼和佛印的嬉笑怒骂,仿佛就在眼前。

晚清的时候,很多地方士绅借着开办局务搜刮民财,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看不过去,于是给地主恶霸开设的“公局”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公肥几只狗;

局瘦一方民。

“公”取公然之意,“局”取骗局之意,“瘦”对“肥”,有如匕首,极富战斗力。

赏析:此联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公局”敲诈勒索、中饱私囊的实质,怒斥土豪劣绅形同畜生。

古时,南方某地,有张、杨两个书生,平日除了读书之外,喜欢对对子以作消遣。

一天,两人散步到河边,杨某看到鸭子纷纷钻进水里摸螺蛳吃。

于是作对调侃张书生:

鸭摸螺蛳张瘪口

第一句,借着鸭子张嘴进食,把张书生的姓嵌了进去。

张书生也不示弱,看到远处一只狗正歪着头绑在树桩上的皮条

于是答道:

狗咬皮条扬(杨)偏头

借狗扬头这个动作,把“杨”字也嵌入其中。

话音刚落,俩人对视,哈哈大笑起来。

赏析:一个“张”瘪口,一个“扬”偏头,两人巧用姓氏互相调侃,借景生联,浑然天成,足见二人急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