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流博士生教育大家谈 | 宋成: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博士生本身是门学问

 快读书馆 2018-02-21

一流博士生教育

大家谈




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博士生本身是门学问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宋 成


宋成(右)与研究组的博士生崔彬在一起。


邱勇校长于2017年12月5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一流博士生教育体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提出博士生教育要培养有志于追求学术的人,学术精神的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根本,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是博士生最重要的素质。邱校长对博士生教育的定位让我这样一位在清华人事制度改革后才入行的“新博导”深受启发。应该说,从在清华接受博士生教育和在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到自己开始培养博士生,多年来耳濡目染,我从周围许多优秀的教授身上学习到了一些博士生培养的经验和方法,深感做好一名导师的不易。


随着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逐步开展,我愈发感觉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博士生本身是一门需要长期探索的学问,这其中,我们时刻面临着下面这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博士生、培养怎样的博士生和如何培养博士生。


把握好源头是高水平博士生培养的前提


不同于本科生,博士生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知识。吸收和输出知识对人的能力有共性要求,却也有很多的不同。基本可以认为,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实现知识创造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因此,对博士生的选拔,不能过于倚重条框式的知识,更应考察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对与专业相关的自然现象的认知和对传统技术改进途径的思考。另一方面,盲目追求学历或者出于现实需要而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从众多的候选人中挑出真正有学术追求和强大的自我驱动力的博士生是高水平博士生培养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把宝贵的资源用于培养有志于追求学术的人。


提升博导自身水平是高水平博士生培养的基础


博士生培养总体上还是“学徒式”培养方式,导师及其团队的学术水平给博士生的平均培养质量画了一条基准线。因此,我们青年教师更应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视野,选择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或者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


博士生是科研领域可塑性最强的群体,如果在其学术生涯的入门阶段能接触高质量的研究课题,将研究思路打开,将使其终生受益。与此同时,人才的培养需要育才,更需要育人。导师在与博士生共同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因此,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巨大。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宽广的胸怀和坚持的职业操守都是一名优秀的导师必备的品质,这些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培养的博士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最终影响其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高度。


倡导勤奋和创新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勤奋和创新看似两个维度的概念,在科研生活中实则是相辅相成的,深入的思考和大量探索性的研究才有可能诱发并实现创新性的想法,否则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在我们熟知的几位著名学者写给研究生的信中,其中就清楚地描述了对研究生有效工作时间的要求。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的思维从哪来?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从系统的文献归纳和凝练、从不同学科的交叉和偶尔的灵光一现获得启发,这些都可能是我们的答案。


找到创新性思维后,导师与博士生一起把创新性想法付诸实践,并且细化。这个推进的过程跟打乒乓球类似,导师和博士生相互询问,不断深化,物尽其穷。因此,一个倡导勤奋和创新的氛围有利于一个课题组的蓬勃发展,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高水平的博士生。


因材施教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


我们领域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华裔教授,先后培养了近十位“青年千人”,他组里的博士生,不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从事工业应用方向的研究,基本都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侃侃而谈、对领域内的进展如数家珍,在博士生阶段就能在项目申请、合作洽谈、设备搭建、实验开展、数据总结和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驾轻就熟。


这位教授在学生培养方面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恰如其分地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这需要导师在接触博士生的初期对学生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判断,包括博士生的性格特点、个人喜好、思维特长和职业规划等。在此基础上导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结合自己课题组的特点,布局该学生的研究方向。


不仅如此,导师跟博士生进行课题讨论的频率和重点、介入程度以及激励措施等均应做到因人而异,并且因时间而异。必须承认,由于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很难让研究组的所有学生齐头并进。然而,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通过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局域”最优化,有利于全局最优化地提高博士生培养的总体质量。


封面 | 杨思维

题图 | 吴健

编辑 | 蕾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