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了韩信,看懂了人性

 夏1289辉 2018-02-22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初三杰之一,汉初三大将之首,一生大小战役无数,从无败绩,天下莫敢与之争锋,被后世奉为“兵仙”、“战神”。

读懂了韩信,看懂了人性

他的一生,有太多值得讨论和研究的地方。

起于草根,受尽委屈,怀才不遇,两次易主,成于萧何,封侯拜将,败于萧何,兔死狗烹!32个字,或许可以概括韩信的一生,但是每个字都很难写。

汉初的武将中,韩信的军功第一,而且远超其他人。从最开始的暗度陈仓占领关中到最后的垓下之围消灭项羽,刘邦的每一次重大胜利几乎都是韩信的功劳。其情形正如北宋司马光所言,“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联合萧何骗杀于长乐宫之中,时年仅35岁。其后,朝廷以谋反的罪名将韩信三族全部夷灭。

北宋名相吕蒙正的一篇《寒窑赋》,其中就写到了韩信的命运: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韩信的人生,如此大起大落,令人唏嘘。

为了更好更准确地了解韩信的故事,也为了通过韩信看懂人性。我找到司马迁的《史记》 ,找到《淮阴侯列传》仔细品读,反复思考。

读懂了韩信,看懂了人性

韩信少年时,家贫不失志!这从两件事可以看出来。第一:母亲去世,无钱安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第二:他虽然连饭都吃不饱,但是每天还是要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佩戴长剑。可见韩信志向远大。

同样是吃饭,也反映了韩信的人性。最开始,他天天去别人家蹭饭,人们大多厌恶他,可他泰然自若。蹭饭最多的是南昌亭亭长家,竟然接连数月!亭长妻子忍无可忍,改变吃饭时间,提前吃饭,去了也不再给他做饭,韩信一怒而去,内心颇有怨恨;愤怒归愤怒,但是吃饭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去河边钓鱼也是无济于事,洗衣的大娘见他可怜,将自己带来的午饭省下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韩信感激地说:将来我一定要好好地报答您老人家。同样是吃了别人几十天的饭,韩信对亭长妻子怨恨不已,对漂母感恩戴德。

再看后来韩信对这两位衣食父母的报答方式:“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对漂母,他一饭千金;对亭长,区区百钱,最基本的饭钱都没有还给人家,还要说对方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导致韩信报恩态度截然不同的,应该是两个行善人的态度不同吧。亭长妻子最开始还是给韩信饭吃,后来就没有好脸色,也没有饭吃了;而漂母,一直不计较,并且当韩信说将来要报答她的时候,“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一番义正词严的发怒,让韩信反而有了斗志,心生感激。

读懂了韩信,看懂了人性

其实,韩信是有很深的感恩之心的。这从韩信遇见的两个流氓可以看出来。

第一个流氓,就是那个淮阴的年轻屠户,典型的泼皮无赖小流氓,为了羞辱韩信,竟然要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第二个流氓,应该是大名鼎鼎的汉王刘邦,脸皮又厚又黑,项羽说要烹杀他父亲时,他竟然说要项羽分一碗汤给他,典型的老流氓作风。

对于小流氓的欺人太甚,韩信选择了忍让,小不忍则乱大谋,他竟然佩戴刀剑从这个屠户胯下钻了过去,发迹后还选择了报恩,封对方为中尉,并且告诉手下这是一位壮士;对于老流氓刘邦的步步紧逼,每次等他打了胜仗后就将他的精兵调走,将齐王降为楚王乃至淮阴侯,别人劝他造反三分天下的时候,他还说汉王对我解衣推食,一直未反。说明他一直对刘邦是有感恩之心的,尽管当初他完全具备三分天下的实力。等他想反时,已经有职无权,手中无兵,这时候,吕后已经对他磨刀霍霍了。

读懂了韩信,看懂了人性

韩信遇见的两位主子呢,也很好地体现了人性。对于项羽,他认识得十分清楚,说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向项羽献计,项羽不采纳,向项羽要封赏的时候,项羽将印章拿在手中,棱角都磨圆了,却还是舍不得盖印。对于刘邦,他却认识得不太清楚了。他向刘邦要封赏的时候,其实刘邦也舍不得。这从“假齐王”事件中可以看出来。

(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当然,张良和陈平这两个人精立即踹了刘邦几脚,刘邦迅速明白过来,自己想打败项羽不能没有韩信,对于他的要求只能照单全收,所以“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但这种被下属要挟的感觉,应该没有上司会喜欢,因此,这次事件,刘邦心中十分不爽,也为韩信埋下了祸根。

读懂了韩信,看懂了人性

韩信一生,只想找到一个好主子,就没有想到要自己做主子。如果他的志向不是只满足于称王,而是像刘邦那样有称帝的野心,能够听从谋士蒯通的建议,说不定真的就成功了。

再看项羽交的知己萧何。当初韩信怀才不遇,在项羽那里只不过是一个执戟郎,于是他跑了,跑到刘邦那里,刘邦只不过要他当一个管粮草的小吏,还差点被砍头,韩信再次逃跑了。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让刘邦举行隆重的仪式登台拜将,给了韩信一个施展军事才华的平台。可以说,萧何完全是韩信的伯乐。

读懂了韩信,看懂了人性

“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等到天下基本平定,韩信功高震主,刘邦已经将韩信剥夺兵权软禁在身旁。当时刘邦已经年老,为了巩固皇室权力,让太子顺利接班,吕后准备拿功劳最大的韩信开刀,“杀猴骇鸡”了。这时,她拉拢萧何整韩信,此所谓一石二鸟之计。让朋友去出卖朋友和残害朋友,也只有吕雉这样阴毒的人才想得出来。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不是因为萧何的参与谋划,不是萧何的助纣为虐,韩信也许还有机会翻盘。可是,一切都晚了。临终之际,韩信绝望地大叫:“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公元前196年,陈豨谋反,刘邦亲征,吕后诛杀韩信于长乐钟室,遣人带韩信首级送往前线。宫使行至灵石城南高壁岭逢刘邦凯旋,刘邦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意味深长。遂葬于岭上,随从军士每人捧土一掬即堆成墓,此处后来被称为“韩信岭”或“韩侯岭”。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让人唏嘘。

“生死一知己(萧何),存亡两妇人(漂母,吕后)”。用这句诗可以高度概述韩信命运转折的一生。

韩信在军事上是天才奇才,善于看懂对手弱点,然后百战百胜;但是在政治上却显得诚实迟钝,一次次被刘邦夺去兵符,最终被夺去的,还有自己和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

读懂了韩信,看懂了人性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韩信是这样被萧何出卖的,如今许多人也是这样做的!

一升米养一个恩人,漂母救济韩信,所以韩信选择一饭千金报答漂母,一斗米养一个仇人,韩信为汉王打下江山,所以刘邦吕后选择诛杀韩信,如今如多人也是这样做的。

吕后灭了韩信家族,自己家族后来也被诛杀;唯有那位善良不图回报的漂母,她的事迹因为韩信的故事一直熠熠生辉。可见真正的人性,还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

如果你读懂了韩信的故事,你也就看懂了人性的复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