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13个最美机场,超越“出发”与“抵达”的含义

 houfour 2018-02-22


机场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方,来往行人汇聚又分离。很多人对城市的印象,是从机场开始的。在这里解读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与风情。机场所展现出的一切,环境、舒适度、购物空间、服务等等。在行色匆匆与恋恋不舍之间,留下这一路的故事。


但今天,我们只看机场的颜值,从这最美的13个机场开始,与天际相遇,超越飞行的定义。

 

巴库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

Baku Heydar Aliyev International Airport


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由土耳其建筑工作室Autoban设计的巨型木茧是该机场航站楼的最大特色。每个茧中均设有咖啡馆、酒吧、商店和儿童游乐区等便利设施。为大家带来更多碰面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提供安静独处的场所,这项设计也荣获了“红点奖”的殊荣。


  

丹佛国际机场

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丹佛国际机场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东北面,是美国占地面积最大、全世界面积第二大的机场。用织物覆盖的帐篷状顶篷设计是该机场的一大亮点,远远望去像一只只帆船,又令人联想到冬天冰雪覆盖的落基山脉。


  

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

Madrid Barajas International Airport


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距离西班牙城市首府中心仅12公里,于1931年正式运营。2006年完成扩建后,即成为西班牙最大的出入境通道。机场航站楼独特的波浪形屋顶由中央“树”支撑。明亮的红色和黄色区别于其他大多数机场配色方案中使用的标准灰色和白色,令人心情愉悦,传达出了热情好客的氛围。对于马德里炎热的夏天来说,屋顶也提供了必要的遮阳功能。


  

关西国际机场

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关西国际机场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于1994年投入使用,旨在解除大阪国际机场人满为患的问题。机场建在大阪湾的人工岛上,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机场,每日的旅客吞吐量达到10万人次。


机场航站楼长达1.7公里,有42个登机口和一个机翼状大型曲面屋顶。该结构是专门针对日本频发地震而设计。投入使用四个月之后,该机场经受住了6.9级的神户地震,只遭到轻微破坏。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长2英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之一,由英国Foster Partners建筑事务所设计,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黄配色方案以及龙形结构。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国际机场

Chhatrapati Shivaji International Airport


由美国Skidmore,Owings&Merrill(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孟买T2航站楼于2014年投入运营。总共有30个立柱连接到顶棚,其图案的灵感部分源于印度国鸟孔雀。巨大的屋顶天棚参考了印度传统凉棚形式,是设计的核心。


 

吉隆坡国际机场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吉隆坡机场是亚洲最大的机场之一,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设计。巨型立柱支撑着伊斯兰风格的遮阳顶。屋顶让人联想到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中的常见树木,天棚上的灯光代表了树叶间闪耀的阳光。


黑川的“林中机场”设计展示了现代设计(如贝壳状的屋顶采用不锈钢制成)如何与文化传统融合在一起。此外,机场还设有一系列祈祷室。


  

马拉喀什梅纳拉机场

Marrakech Menara Airport


摩洛哥马拉喀什梅纳拉机场的航站楼扩建工程于2008年竣工,由瑞士建筑师事务所E2A设计。华丽的外观成为机场的标志。光线由24个菱形和3个三角形组成的蔓藤花纹透入室内。


  

库塔伊西国际机场

Kutaisi International Airport


这个位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的小型机场由荷兰建筑公司UNStudio设计。建筑师Ben van Berkel采用了大跨度、开放式空间和高天花板的设计。明亮的红色边角设计,作为“一个交叉点和识别点”,有助于乘客在机场中确认方向。大窗户设计创造了一个光线充足的室内环境,乘客还可以通过窗户欣赏高加索山脉的景色。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是罗马建筑师Massimiliano和Doriana Fuksas设计的第一个机场项目,它从上面看起来就像一只蝠鲼(魔鬼鱼)。三层大厅和屋顶由蜂窝状金属和玻璃面板穿孔的白色双层蒙皮包裹,这使得自然光线得以透入。此外,蜂巢状的设计和极具未来感的白色色调贯穿整个设计。


 

普尔科沃机场

Pulkovo Airport


2014年投入运营的圣彼得堡普尔科沃机场每年约接待1200万人次。伦敦建筑师格里姆肖(Grimshaw)为机场设计了一个可承受大量降雪重量的平顶。屋顶的下方是一系列折叠表面,有助于将重量分配到结构的不同部分。


 

阿丽亚王后国际机场

Queen Alia International Airport


受到贝都因帐篷的启发,约旦安曼的阿利亚王后国际机场以Foster Partners设计的独特混凝土穹顶为特色。棋盘拼花图案的混凝土天棚覆盖整个航站楼,并悬挂在立面上,提供遮阳功能。穹顶从支撑柱开始向外伸展,形态类似沙漠棕榈树的叶子,棕色和奶油色的色调与周围的沙漠环境相协调。每个穹顶就是一个施工模块,方便机场在将来进行扩建。



樟宜机场

Changi Airport


新加坡樟宜机场经常被评为全球最佳机场之一,是东南亚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其T1和T2航站楼在设计上偏向实用,但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2008年投入运营的T3航站楼则更为独特。


SOM使用玻璃天窗和数以千计的铝制百叶窗创造了一个顶部光调制系统。传感器在白天限制阳光辐照量,晚上人造光线经百叶窗反射,提供均匀照明。T3航站楼还包括一面“绿墙”和一个蝴蝶花园。由英国Benoy建筑事务所设计的T4航站楼也已于2017年10月31日投入运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