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日的秘密·女娲为何先造动物后造人?

 mickeychow805 2018-02-22


正月初七,算是正月里的一个小节日,因为这一天是人的生日,所以又被称为“人日”、“人节”、“人胜节”等等。传说女娲造物,从低等生物往高等生物造,顺序是:鸡、狗、猪、羊、牛、马、人,所以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

民间讲,从正月初一到初七哪一天的天气晴朗,就能主这一年中的这一生物顺顺当当。所以,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希望天气得以晴朗,祈望来年身体健康。

中国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因此人日的风俗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演化为庆祝、祭祀等活动。

畅读文研院:如今这个节日在北方过的人已经很少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在南方,尤其是广东得到极大的重视。

广东作家欧阳山创作的小说《三家巷》,里面就有描写人日出游的情节,大家呼朋引伴,结伴而行。也许是因为天气的缘故,相比北方,岭南地区温暖许多,比较适合出游,而北方天寒地冻,不如在家蜷着。

畅读文研院:文化最初由神话所拟定,“女娲造人”神话的背后有贫穷与富贵的社会等级差异,一种是精工细作的富贵者,一种是粗制滥造的贫贱者。不论是阶级对立还是富贵天命,“王权受命于天”的文化已众人皆知。

可为何女娲先造动物后造人呢?这里面又体现着中国人怎样的文化?又有何深层含义?

《易经》有云: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即认为鸡、狗、猪、羊分别作为四季具体象征,牛、马代表地和天。

古人“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依据万物的特性,类比以作八卦,故此,万物都与八卦中的卦象对应,动物也是如此。即《周易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巽为逊,古人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合“逊”之义,故巽为鸡。

艮为止,狗看家护院,合“止”之义,故艮为狗。

坎为水,猪喜爱在泥地里打滚,合“水”之义,故坎为猪。

兑为悦,羊为悦群之物,合“悦”之义,故兑为羊。

坤为地,厚德载物,亦为顺,牛能负重载物且温顺服人,合“地”与“顺”之义,故坤为牛。并且,传说牛为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有人请求玉帝装扮大地,牛毛遂自荐下界,故为地的代表。

乾为天,为健,动物中健行者莫过于马,合“健”之义,故乾为马。并且,马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极高,具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龙马精神”即是代表。明朝谢肇淛所著《五杂俎》中载:龙性最淫,故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亦可见马地位之高。

至于为何女娲先造动物后造人,古书并未记载。有一种说法为:有思想的高等动物人类要比低一等的动物出现得晚,这合乎生物进化论的原理。这说法似乎符合女娲造人的传说,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畅读文研院:如果不考虑女娲造物的日期,这是古人根据《易经》文化与神话结合的产物,即“观象于天,观法于地”;根据先动物后人,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更能凸显社会进化的自然法则。

如今,六畜日虽然算不上是一种节日,甚至人日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在讲究耕种的农业时期,正所谓“六畜兴旺猪为首,五谷丰登粮领先”,人们极为重视六畜,在猪圈、羊栏、牛棚贴红纸条、点香,以天气的阴晴来占卜牲畜的兴衰,余者类推。也许这种卜算在现在看来是伪科学,但在农耕文明时期,于国于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亦影响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