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收藏正当时?

 来来永胜 2018-02-22



朝隆合:玉器.收藏.艺术——植根文化生命力。



几千年来,和田玉被赋予“美化、育人、通天、避邪、治病”等多方面功能,而众多玉石中,和田玉是玉文化的主体。






那么最近这几年,和田玉的市场行情如何?

对商家和收藏家来说是危机还是转机?

未来会有什么趋势?



市场,在自发新陈代谢


新疆和田玉市场信息联盟透露,去年到目前,和田玉产品身价普遍都出现了下调。不少玉爱好者在揣测着是否到了最好的买入时机。


但中央美院中国玉文化中心的于明认为“下调”并不准确。他分析说,和田玉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高端、中端和低端,对应为艺术品、工艺品和商品。“市场上的消息只表明低端层次的在下降,在产品价格、数量和进货量3个方面大概下降了20%-30%。”但价格的下降还在变动之中,“并未触底。”





和田玉的价格浮动有这样一个规律:“中端”收藏价值不高,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它会向高端贴近,价格逐渐升高;当市场行情低迷的时候,它会向低端靠近,价格处于下降的状态。“往往这也是消费者可以看到,却无法真实感受到的部分。”于明说。“高端”一般不会受市场影响,有些大师的东西反而还在涨;“低端”利润不高,所以跌也不会有太大的浮动。“因此还是中端和田玉价格浮动较大。”




是危机也是转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和田玉的疯狂采挖、青海格尔木玉料的发现、俄罗斯玉料的大量引入以及韩国春川玉、岫岩河磨玉等透闪石玉料的发掘,造成了市场上玉料“过剩”现象。


2007年、2008年和田玉迎来真正高潮,直到2014年下半年突然出现断崖式的降低,那段时间几乎很少有人买和田玉。“这和大的经济形势有关。”于明分析说,中低端和田玉现在正处于新陈代谢状态,而且是自发的。“这会淘汰掉玉器行业一半的从业人员和商户。”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宇则认为,这对商户来说是危机也是转机。

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但也给了商家“充电”的时间,了解玉文化的相关知识,从文化层面上对玉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了解。


实际上,在收藏领域,大多数商户都是由收藏家变为商家的。最开始因为喜欢而进入收藏界,在练眼力的过程中,免不了会买一些并不是很好的藏品回来。随后,通过开店铺的方式把这些藏品卖出去。“既可以把不中意的藏品出手,也可以用套现的资金去买更好的宝贝。”于明说。




对于已经在玉行业混迹多年的商家,于明有话要说:商家应主动把商品往低端靠拢,即选择低端玉产品中的精品来维持商铺基本的开销。“一来可以保持对市场的持续把握力,二来可以熟悉客户,待时机成熟时,能更快把握商机。”



未来,会有一个平稳高峰


和田玉承载着中国人的道德精神,是将田玉文化融入到日常行为举止中的重要载体。历朝历代,玉雕都有不同的风格,这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有关,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可以挖掘的元素,但从目前来看,传承下来的并不多,这就是机遇。





“说到底,还是玉收藏家和爱好者对玉文化了解不够。”于明认为,从玉本身来说,质地匀、密度高、油度好、略带皮色的和田玉为上等佳品。而在玉雕行业,还需考虑雕刻的工艺水平,包括创作者对料的理解、在雕刻过程中的创意以及美学标准。“在创意上匠心独运,雕刻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干净利索,那么这块玉就不错,玉雕师傅也是大师级的人物。”


做到这些的前提是玉雕师有深厚的玉文化功底。国民对玉本来就有一种情怀,当玉文化更深入植根于人们心中时,和田玉的未来势必迎来平稳的高峰,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是十年。





总之,商家也好,玉友也好,不仅要看到玉石本身的物质属性,还要看到玉石所承载的精神属性,在其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精华,从而提高对玉的整体认知,发掘玉石更深厚的文化价值。王宇说认为,“玉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同时被挖掘,玉的价值才会达到新的高度,作为玉文化主体的和田玉才能迎来新的平稳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