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养猪业 离不开散养户!

 东秋元图书馆 2018-02-23
目前,养猪业面临着低迷的形势,国家以规模化养殖场为主,各个方面给予补助,而散养户呢,大家就有目共睹了。现在环保高压下,很多养殖户都被拆迁或者清退,但是农村很多人还是得靠养猪为生。现在世界面临着金融危机、失业、等几大难题,散养户虽然没有得到国家的补助,但是照样自力更生共创养猪大业。如果散养户全部撤出,那么中国将会增加多少失业和待业者呢?又会增加多少贫困的低保户呢?猪肉价格又会上涨多少呢?所以中国的养猪业仍然需要散养户的存在。

散养户存在的合理性

在现行土地政策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过剩及农产品的相对低收入使散养户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

自给型的饲养资源及经营上的灵活性使副业养猪的长期存在成为可能,存在技术上的合理性。

农户以自产的谷物饲养生猪,现金的支出只有仔猪费和防疫费用等,而生猪出栏却可以带来现金收入,所以生猪饲养可以作为储蓄的一种手段,具有经济的合理性。

生猪散养模式的优势

生猪散养的生产成本低。

其一,饲养成本。农户利用简易的猪圈及自产的谷物或农产品对生猪进行饲养,对精饲料的使用量比规模养猪少。其二,劳动力成本低。对于就业渠道很窄的农户而言,其闲暇时间的收入可视为零,因而这种经营方式下生猪的生产成本最低。

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户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把副业养猪作为耕种农业的补充,一方面耕种业为养猪提供了“绝对饲料”,另一方面养猪为耕种业提供了有机肥料,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观。

缓解粮食偏紧的矛盾。

农户一方面利用大量青贮饲料代替精饲料,另一方面以粮食副产品喂猪,能够有效节约饲料粮食。

调节市场上生猪供给量

散养户对生猪供给总量起到了库存调节作用,当价格跌至非盈利区、供过于求时,农户会延迟出栏期或留作消费,而在生猪供不应求时,农户会及时抛售生猪,以获取高利润。

中国养猪业在坚持以规模化养猪为主的同时,不能忽视散养户养猪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促进期其健康发展,从而使企业养猪和农户养猪经营方式互相取长补短,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猪倌充电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