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悟“得意忘象”.方入画道.为什么写意画难入“画展

 明远小筑 2018-02-23

自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一些人的写意作品难入围中国“画展”,而带有“写实”主义之风的工笔画作品屡屡得手,有所斩获。其原因,除受到西方具象式绘画影响之外,笔者认为写意画者对“得意而忘象”不能潜心参悟,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先贤用四个字高度概括“中国画”:“画者,圣也”。这里的“画者”可以理解为“中国画”本身。“圣也”可以理解为“画”本身具有的“圣”那种“无不通,圆通”的本体特征。无论理解为什么,都是说中国画具有的某种超物质的“得意而忘象”的大智慧。那么对中国画本体的特征认识不足,笔下的“象”即是再“象”,也未必入得行家的“法眼”。

我非常欣赏和崇拜朱景玄在《唐画断》中的几句经典画论。他说“(画)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万类随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石涛在《画语录》中有一段话与朱景玄的画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天有是权,能变山川之精灵。地有是衡,能运山川之气脉。我有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笔者以为朱景玄和石涛这几句画论应当是对“得意而忘象”最好的注解。所以说凡写意者,对此罔顾或者迷失,也就难入画道,遑论“入围”画展了。

我理解的画论中的中国画,与《周易》有某种关联。对中国“画”而言,“得意而忘象”是至关重要的参悟。因为所有画者“立象”,最终都要“取意”。《周易》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就中国画而言,“意”需要用“形”来表达,“形”以线写出。而用线写形,必然成为“画”。“画”表现的是线以外的事物的内涵即“意”,所以对中国画来说,有了内涵,就不用在强调事物的具体形态了,即“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中国画一开始就超越了事物的具体特征,是“写意”,是“得意而忘象”。

朱景玄的“挥纤毫之笔,万类随心。展方寸之能千里在掌”和石涛的“我有一画能贯穿山川之形神”的画论观点。阐发了中国画传统的重要特征“精神性”。即神、意、气、气韵、意境等物性内在的东西。这可以理解为中国画是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的“性情”,是用某种事物的“性情”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而不是指具体的形状和肖像及样子。比如画家常常用老辣的笔墨法比拟沧桑岁月,用夸张的笔线通过改变事物的形态,表达某种心情。而实际上,事物的原生态并非如此。秋气爽,澄怀观,春风来,思浩荡。画本身就是圆通和智慧。作画者,不知画为何物,如何作画。

从另一种角度看,应该说“得意而忘象”与中国传统诗论也存在某种关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即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写作技巧,也应该是中国画的艺术处理技巧。作者对事物心有所感,便将融如入事物的某种感悟概括出来,以表达某种情感。比如朱耷的鸟似人眼,就是作者将自己感情“移神定质”到鸟的象中,而移除了真实“鸟”的形象。这可以理解为典型的得其意而忘其象。

对中国“画”的本质认识,应该是深深蕴藏在事物形相之后的“神”。即神貌、神韵、神情、神气、神采、神态、神性,神迹。这正是中国画对客体的“形”与“神”的感悟,是将心灵之火照亮的主体的精神结晶和客体的美的折射之光进行完美的参悟。是中华民族的想象与艺术客体的内在品质结合。贤者澄怀味像,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只有超然于象外,凭着“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万类随心”。贯通万物之形神才“得意而忘象”,才能与画同游而心旷神怡。 作为一个画家应该对中国画的写意本质有明确的判断。

丹青居士

2018.2.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