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夏朝在《山海经》中明确存在,位置于尼罗河至两河间,我们却集体失言?

 修悟搏 2018-02-24

我们学的中国历史一直就是从“三代夏商周”开始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我也是这几年才知道,原来史学界对“夏朝是否存在”这件事情还有很大争议。

要确定一个朝代的存在,简单地说有两点:一是要出土那个朝代的文物,二是要发现那个朝代的文字。

1953年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一定的遗迹,使夏文化的存在有了实物依据,但并没有发现确凿的那个时代的文献。

因此很多外国学者质疑夏朝的存在,甚至认为夏朝只是后人编出的神话。他们认为:一个民族的“自我认证”,需有这样的文献做证明——必须是书写而非口传的,是当时的记录而非后来的,是用本民族语言写成而非其他民族语言写成的。

我国目前关于夏朝的史料,主要有《史记》和《竹书纪年》,在《尚书》《孟子》《周礼》《左传》《国语》等中也有提及。从这些文献中,人们才知道了大禹治水、禹受舜禅、夏启夺位、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暴政等不多的几件夏朝大事。但这些史料都是一千多年以后才写成的,并非“当时的记录”,也就无法证实夏朝的存在。

更别提《山海经》这种志怪古籍,历来被认为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根本不敢作为参考。

本来商朝的历史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力地证明了商朝的存在。

所以目前只能说,商朝是我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