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飞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辰的文学长河中国,有多少璀璨的诗歌、多么动人的故事。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隐逸的田园生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陶渊明爱喝酒、更爱写诗。家酿的黄酒,美好的南山。更有三五只飞鸟、傲霜的菊花。一切都是平淡,平淡中又有别样的雅致和风味。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人们把陶渊明的诗歌称呼为“陶诗”。这是对陶渊明文学地位的肯定,更是对其洒脱出世、高峰入云人格品质的褒扬。在繁多的诗作里面,有这样一首挽歌辞,表达了对生死人生的看法,历经了千年岁月,仍然传诵不衰。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茫茫的荒野草儿枯黄,萧瑟的秋风吹动着白杨。 现在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们要送我远郊埋葬。 看那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是多么的凄凉。 马儿也仰天长悲鸣叫,风儿也在萧瑟中作哀响。 看那墓穴已闭成幽暗,已经永远不能见曙光了。 永远不能看见曙光了,就算贤达也同样此下场。 看那刚才送葬那些人,已经各自还家进入房间。 亲戚或许还有些悲哀,他人却早忘记了在欢唱。 已经死去还有何话讲,姑且寄托此身睡在山冈。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诗人已矣,诗歌永存,可悲可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