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眼观易|颐卦:无私的天地不养自私的你

 君子养源 2018-02-24


颐卦是《易经》第27卦,上承大畜卦,有所蓄就能有所养。

颐卦的卦象是上卦为艮卦,为山;下卦为震,为雷,意为“山下有雷”。我们知道,逢雷必有警。因此,《象》辞说:“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山下有雷”,是“地下有雷”(复卦)不一样,“复卦”有生生不息之象,“颐卦”则有谨慎之象,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两慎”,一是慎言语,二是慎饮食。

那么,颐卦跟言语和饮食有什么关联呢?其实,我们仔细看颐卦的卦象便知,颐卦最上爻是阳爻,最下面初爻也是阳爻,中间是四条阴爻,这个卦象像极了一张大嘴,上下两阳爻代表上下嘴唇,中间阴爻代表口腔。《说文解字》释“颐,颔也”,就是指腮帮子。嘴巴是用来干什么的?一是吃东西;一是说话。

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因为要养活自己;人为什么要说话?因为要与人交往沟通,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教养的体现。有话好说,是获得他人喜欢,也是取悦他人的关键,人生的悲欢祸福很大程度取决于说话的方式,不是有人说,赞美是最好的礼物吗?《易经》还把语言视为“圣人之道”,说话能养人,既养他人,又养自己。

颐,养也。君子由此领悟:“慎言语”,以此修德;“节饮食”,以此养身。

 



易经谈颐养之道

0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食。《彖》日:“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食。”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人生下来就得好好养着,所以,颐卦卦辞说,颐,大吉。

小孩子看别人吃东西,自已便会求大人给他东西吃。颐卦是贞吉之像,通过观察别人,自己求取食物。人的一生,从初生到衰老这两端都得靠别人养,中间不仅要养自己,还得养别人。可见,颐养对于人生的意义有多大。

彖辞又解释道:“养正则吉也”。颐养之所以吉,是因为需得其正道。“观颐”和“自求口食”,分别指向“观察别人颐养之法”,“自我颐养之法”。由是推之,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人和万民,都是一个道理,任何人都不可逃避这个责任。可见,颐卦的时代意义何等伟大。

颐卦六爻道出了天地间颐养之道:朵颐、颠颐、拂颐、由颐。
1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龟在古代文化中是长寿之象,颇有高深莫测的养生之道,可以很长时间不吃东西,心跳和呼吸都很缓慢,而且具有灵气,故称灵龟或神龟,是难得的宝物。因此,初爻说,放下自己的宝物“铁饭碗”,来看我大快朵颐,凶险啊。这种做法不值得引以为贵。

这叫做守着自己的金碗,望着别人的锅,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贪心不足。可见,颐卦提醒的节饮食第一就是不要贪婪。

 
颐卦

 
2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何谓颠颐,古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在上养在下者”,一种认为是“纳食物子腮中”,我意以为二者都不妥,“颠”应当理解为困顿,正因为颐养出现困顿,才“拂经于丘”,这就违背了常理,故而“颐征凶”,这样的颐养之道大凶。怎么能够没米下锅了才想到去种地呢?六二有养人之位,而无养人之德,是谓“行失其类”,所以占断为凶。颐养既可以上养下,也可以下养上,天子养育天下,天下亦养育天子,这并不背于常理。否则凭什么在六四爻中又出现“颠颐,吉”的爻辞呢?这不矛盾吗?
 
🍂《人间草木》
3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拂颐是指违背颐养之道。《说文》释为“击”,击颐就是攻击颐养者,当然违背天理是大凶之兆,道不正则行不顺,是以十年之内无有作为,何利之有,这是悖逆大道啊。颐养之道不应让欲望吞噬本性,一旦迷离则万劫不复。

下卦三爻皆凶;上卦艮,为止,止而能静,静而能养,违则必凶。

相反,上卦三爻皆吉。
4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颠颐,仍然是说颐养出现困难,但六四爻辞断为吉,这是为什么呢?象辞解释为“上施光也”,在上位者施恩泽于下,故而即便困顿也吉利。

若理解为“求养于下”,则与二爻矛盾。也正是因为颐养出现困顿,才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之貌,这并非凶狠贪婪貌。恰恰是反映了饥饿的下民嗷嗷待哺之状,因此,才断为“无咎”。

为政之道当以天下为重,使饥者有所食,贫者有所衣,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其屋,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从而颐养天下,维护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5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违背了常道,守正道则可获吉祥。但切不可涉险犯难。这种平居正道之所以吉,得益于安分守法,顺从君上。
6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由颐就是遵循颐养之道,因此,先厉后吉,走到哪里都有利。象辞因此说,这是值得大庆的事。这叫做善有善报,人间正道是不背养育之德,方能丰衣足食,如此虽厉终吉。

 
前门观易

 

 
🍂《跟刘绪义学易经》
无私的天地不养自私的人


颐卦通过观人而正己,强调颐养要持守正道;由口腹之养,推及养身、养德、养人与养于人。从颐食到颐德,口腹之养只是一个层次,内在道德之养为精神层次。

颐卦要阐述的哲理就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如何养育别人和养育自己的道理。孔子推行颐卦之道,就是称赞天地与圣人在养育这件事上具有相同的功绩。天地养万物是无私的,是自然而然的,所谓天无私履,地无私载,圣人也一样,他养育贤人以及万民也是无私的,是自然而然的。既然天地所履所载都是无私的,那自然容不下你的私,故六爻大义都是集中赞美“养人”、“养贤”、“养天下”的“颐养”盛德。

观察一个人,有两个方法:一是看他养育什么,养育的是小人还是君子;二是看他如何自养。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而不养,不如不生。养生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那种只頋自己,不顾别人,不顾社会的狭隘自私的养生观念和方法,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无论养人还是自养都要本于德性,行乎正道,不可弃德求欲,这样才吉利。如果不是本于德性,那就凶险。养别人则一定要出于公心、公道,如上爻那样哪怕再艰难,都要守公道,虽然艰险,但是吉利。

养己则要坚持养体与养心的统一。只有心不为美食所动,自觉克制食欲,才能做到不贪食,不偏食,才利于养体。

可见,不论养己、养人、养物,还是养体,都是由养心决定的。养心是养生的内因,不养心,什么也“养”不成。养心则吉,不养心则凶。养心决定养生。人常道,“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是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的德性、心态。

战国名将王翦,是秦始皇平定六国时最大的功臣,六国有五国是他扫平的,功至武成侯,其子亦成名将。尽管王翦给人的印象极其贪婪,但秦始皇对他却非常信任。王翦还常常让秦王赏他土地与美女。一次,他的儿子都觉得父亲贪婪的名声太大了,便劝父亲不要这样做。可是王剪却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是不懂得处世之道啊。我拥兵几十万,重权在握,极容易遭到君王的猜忌。我显得很贪婪,君王便会觉得我胸无大志,不会想到我会与他争夺王位。我只有显得贪得无厌,才不会引来杀身之祸啊。”

看看,王翦貌似贪婪自养,但他其实内心里并不贪。一个人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避免灾难。

《易经》正是要强调道德颐养比饮食颐养更为重要;遵循天地颐养万物之道而颐养贤能,颐养道德,乃至颐养天下万邦万民,把颐养之义从养生、养贤、养德、养民逐步升华到治国大计,归结到民生的根本。

我们想一想,当今我们教养子女时,要注重什么?我们自养时,又要注意什么?我们能不能把自养与颐养天下结合起来?

 
 { Golden Days 

 
作者小传
刘绪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易经研究、曾国藩研究知名学者,培训名师,出版有《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人民出版社,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晚清危局中的曾国藩》(2009年度新浪中国好书).《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九州出版社2015年度十大好书).《刘绪义读春秋》等 著作10余部,在《深圳商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开设有专栏。致力于经史研究,“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
万事如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