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山东、酒故事

 圆角望 2018-02-24




农历二十九,父母在忙着准备过年的各类年货,媳妇在逗哄11个月大的儿子,我一人在书房,难得的宁静和温馨。


书房里放着我收藏的一些老酒,想提笔写字,就写写酒的故事吧。


作为一个山东人,每逢吃饭应酬,一说自己是山东人,同桌的朋友第一句话就是,山东人啊,你们都很能喝是吧。


每次遇到的这样的场景,都不知道如何应答。





一、山东人的酒文化



山东人能喝酒这个结论我想也是有些道理的。


在我的朋友圈里,凡是山东人基本没有不喝酒的(此处的酒专指白酒),不论是同学、同事,在山东这地界几乎没有不喝酒的,当然也可以找到几个不喝酒的特例,但是我曾仔细观察,喝酒也和年龄阅历正相关,二十岁出头可能不喝酒,到了四五十岁,除了身体不支持喝酒的,山东男性差不多人人都喝点酒。


我想这和山东的文化息息相关。


山东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好客。


招待亲朋好友、合作伙伴,我想外省人,尤其是南方人可能深有体会,那就是山东人的热情。这种热情不是虚与委蛇,是骨子里的热情。招待好朋友第一要务就是吃好喝好,不喝酒怎么能显示出主人家的热情呢,所以喝酒必不可少。


山东人喝酒的第二个印象就是规矩多。


很多外地的朋友到山东来很容易被山东吃饭喝酒的座次和规则搞得晕头转向。其实山东的酒桌文化很简单,照着国宴的标准来基本就差不多了,所以开玩笑说,为什么政府里山东干部多,是不是也和山东人天生就懂规矩有关系啊。


商务场合,主陪、副陪、三陪、四陪,主宾、二宾、三宾、四宾,依次落座,怎么开场,怎么敬酒,为什么现在流行一杯酒敬七次,为啥主陪总爱说我敬四个副陪敬三个,主副陪敬完酒再怎么喝。


一切都有约定俗成的套路和规矩。


很多不熟悉山东酒桌规矩的人觉得繁琐,觉得这是落后的酒桌文化,我年龄小的时候也这么觉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步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吃饭有规矩,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一切都有秩序,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吃饭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很容易让别人认清你,反而没有啥压力。大家按照流程来,吃的主客都很高兴,有啥不好的。


同时,我们喝红酒、吃西餐推崇西方人的规则,说人家是教养,是贵族,难道我们自己流传几千年的酒文化就成了陋习,我觉得国人应该自信,我们应该提倡和学习酒文化和喝酒的规则,反对的是借酒文化和酒规则之名强迫他人过量饮酒的行为。





二、三代人的饮酒风格



爷爷如果还在的话应该已经八十多岁了。


在我的印象里,爷爷特别爱喝酒,爱喝酒没什么,最要命的是逢酒必醉,每到过年爷爷走亲访友一定是醉得一塌糊涂。爷爷喝酒没有自控力,到什么程度呢,自己喝酒可以把自己喝醉,而且是常态。


在我的记忆里,爷爷那辈人,这样的喝酒风格比比皆是。


早些年爷爷在村里开一个小卖铺,有一个和爷爷相仿的大爷住在小卖铺附近,其实也就隔了三四位宅子的距离。那时候还喝不起瓶装酒,就拿五毛钱去打半斤散酒,那个大爷装上五毛钱散酒,到家不过五十米的距离,基本就喝完了,然后就躺在床上睡觉,有时候还没进家门就醉了,就躺在院子里睡觉。


每到过年,爷爷的那些表兄弟、大舅哥、姐夫之类的凑到一块,反正也不知道说啥,就是在那里边喝边吼。


小时候我特讨厌,每次从中午吃饭,一定吃好几个小时,我们那里风气还算是好点的,因为总归会到三四点或晚一点四五点钟要结束的。邻近的一些地方中午饭就直接和晚上接起来,大家明白啥意思吧,就是一场酒席从中午到晚上,不散席的。


每次喝完酒,奶奶和妈妈就得想尽办法把各位老爷子们送走,平安送到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的老爷子骑自行车,大家想想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老爷子本身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再喝上半斤酒,那场景画面感太美了;坐公交的坐过站是常事;那时候家里有汽车的不多,顶多找个小三轮把人送回家算是最高待遇了。


其实爷爷辈们这么馋酒,我觉得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经历的苦难太多,早些年别说喝酒,饭都吃不上,经济条件好了,自然就疯狂消费,疯狂补偿。


一晃几十年过去,那代人都已逝去,只留下残存的记忆。

 

到了父亲这个年龄段的人,喝酒就文明多了,但是拼酒之风盛行,很多人怵和山东人喝酒,我觉得就是和父亲一辈的酒风相关。


这一代人经历了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物质生活开始丰盛,但是思想仍然贫瘠,因此纯粹的物质消费是这一代人最大的时代标签。

 

到了我这代人,拼酒之风基本没有了,喝酒纯粹成了一种交际的工具和情感的融合,让朋友、客人喝好成为主要目标。


特别是过年,亲朋好友在这个节点上相聚团圆,分享过去一年里各自的经历和心得,感受亲人相聚的浓浓氛围,酒是亲情友情最好的点缀和融合剂。





三、喝什么酒



爷爷那一辈人喝的都是散酒,都是地瓜之类的材质酿造出来的酒。


那时候每个镇都有散酒厂,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地瓜干,就直接去酿酒,工厂里尘土飞扬(我们那里早时候农民种地瓜,农民把地瓜切成片在地里晾干,地瓜干全是土),这种环境里酿的酒,品质可想而知。


白酒应该是最擅长做概念营销的行当,什么陈香、年份、窖藏各种概念层出不穷,我可以负责任地在文章中写出,中国绝大部分酒厂的厂长都不知道自己出产多少品牌,有多少个品牌,包括所谓的八大名酒之类的企业。


不论是九十年代的白酒标王,还是上个十年末开启的白酒疯狂阶段,都是最好的印证,在这样的时代里,酒的概念远胜于酒的品质,以至于发展出找个酒厂贴牌一个品牌,专门用来抵账的产业链。


到了现在,概念营销开始退潮,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崛起,对品牌和品质的要求提高,少喝酒,喝好酒成为共识。


我想这也是过去的2017年茅台股票涨到天上的原因吧。





四、喝酒趣事



小时候过了年要走亲戚,我们那里流行自行车上带个Yuan zi(和簸箕一样材质编成的筐子,没有查到该怎么写),上了年纪的老人尤甚。


因为这种工具本身是一种农具,是农民用来盛放碾碎的玉米、小麦等谷物的,就地取材方便。同时里面放些酒啊、肉啊、点心啊,走亲戚提着蛮方便,也可以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到了下午,走亲访友归来,很多老爷子们已经喝得晕乎乎了,很多人骑着自行车就晃晃悠悠地歪倒在马路边的沟子里去了,然后就睡在那里。


这样的人不计其数。


Yuan zi里的馒头、酒瓶、水果之类的散得满地都是。那时候我应该还没有上小学,就和小朋友们去马路沟子里捡各种馒头、肉之类的,拿回家喂狗。

 

很多人问我说是不是山东的一些地方吃饭女人不上桌啊,并且以此延伸出妇女地位低下,男权至上等论断。


妇女不上桌这个观点我倒没有听说过,但是老家凡是大的宴请,男女分桌座倒是约定俗成。婚丧嫁娶,男客、女客一般分开落座。过年走亲访友的时候,一般也是如此,男性长辈带着几代男性坐一桌,算是主桌,女性亲属另起一桌,带着小孩子们一起座。


我觉得这个其实蛮好,尊卑有序,尤其是家里孩子大了,老人们都会说到桌上吃饭,以后就是大孩子了,要懂礼貌,小孩们还要学给长辈倒酒,敬酒,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传承。


再者,那种不散席的车轮战,对不喝酒的女性来说纯粹浪费时间,把女性单独一桌独立出去,也方便女性们相互聊些家常,其实是蛮人性化的。





文章写到这里,已是中午。


母亲已经做好饭菜,父亲开了一瓶茅台,正在温酒。


奔波在外,一年里没有几天是和父母在一起的,一顿团圆饭尤其珍贵,我想所有的中国人千里跋涉回家过年,形成史诗级的春运,其实就是为了一桌团圆饭。


没有什么是比与父亲喝一杯好酒更让人舒心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