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镇院三宝”

 零壹贰012 2018-02-24

台北故宫“镇院三宝”

五代荆浩《匡庐图》

台北故宫“镇院三宝”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

台北故宫“镇院三宝”

宋郭熙《早春图》

台北故宫“镇院三宝”

宋李唐《万壑松风图》

◆曾孜荣

中国山水画在隋唐兴起时,就有两大体系。首先是展子虔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奠定的青绿山水画体系。另一体系就是单纯用墨,不用颜料的水墨山水画体系。唐朝大诗人王维,被认为是水墨山水画的鼻祖。

水墨山水画到五代十国时期走向成熟,在宋代达到鼎盛,逐渐取代了青绿山水的地位。我们来看看水墨山水的代表人物与画作。

先说荆浩。他生于唐末五代,天下大乱,他躲到太行山中隐居。文人归隐,闲暇较多,总要有所寄托,比如诗文书画。荆浩整天面对奇峰激流、云霞古树……难免有画画的冲动,于是就有了《匡庐图》。

《匡庐图》高近两米,宽一米多,是幅大气磅礴的全景山水,画面非常震撼。荆浩是如何表现大山的体积感呢?

他开始用皴法———这是中国山水画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简单说,就是把笔锋侧弯,或是让笔毫分岔,用干墨扫刷或摩擦出山石的体积来,这样山体就有了粗糙的肌理与明显的立体感。

皴法,是中国绘画的一次伟大革命。留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山水画大家都继承了皴法,并创新不同的皴法,以表达他们对山水不同的理解。

北宋大画家范宽。他起初学习荆浩,据米芾说,范宽早年的画和荆浩几乎一致。可见开始学画,必然先模仿老师,但终有一天,当你想成为真正的画家,你要忘记老师的技法,要从“师古人”转而“师造化”。造化是什么?大自然啊。大自然中有无数造型,你要听从自己内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

师古人———师造化———师心,这是范宽著名的三段论。他感悟到这一点,终于获得了艺术自由,成为大宗师。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都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称“镇院三宝”。

我们细看《溪山行旅图》,迎面而来一座巨峰,占据画幅的三分之二,所谓泰山压顶、高山仰止!山头上是葱葱茏茏的杂树,大山静穆沉稳之中,又透出勃勃生机。

右边山涧,有一注飞瀑,最初曲折了几下,然后就“飞流直下三千尺”,给整个画面带来不息的活力。瀑布下有深潭,水潭激起的雾气,正在山脚晕开,范宽巧妙的留白,让山脚显得深不可测,真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画面中景,是一个小山丘,水潭溢出的溪水正从豁口流出。山丘上长着茂盛的树林,有几栋楼阁掩藏其中。

下方近景,乱石嶙峋中有一条小路,一队商旅正缓缓进入视野,骡马铃铛声、赶路吆喝声与溪水潺潺声,好像在唱和共鸣,真是静中有动的诗情画意!

范宽继承了荆浩的“壮美”画风,但在细节皴法上,在山石肌理上,范宽和荆浩完全不同,他独创了一种“雨点皴”———就是用秃短、发散的笔触,擦出好似雨点的墨点,聚点成山———表现出大山的苍劲厚重,古典主义所谓“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范宽“谢幕”后,北宋山水画坛有段时间十分守旧。范宽式的稳重画风被一再模仿,巅峰之后是平庸的波谷……

最早指出“关陕之士,惟摹范宽”这一时弊的是郭熙,他重回写生,在山林中观察阴晴云雨、四季变幻,真正遵循范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绝不抄袭画面形式。因此,郭熙勇敢走出了范宽的阴影,谱写出新的传奇!

《早春图》是郭熙的代表作。描绘严冬过后,“木欣欣尚未荣,泉涓涓而始流”的景象。

画面从最高峰顶点到山脚的大石,从远景到近景,山势的主线,呈现出一个“S”形曲线,这是中国画布局的又一个“源代码”。之后在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王蒙《青卞隐居图》,甚至宋徽宗的花鸟画《芙蓉锦鸡图》中,都不断有类似构图方式。

S形构图起源于太极图,太极图中间那条区隔阴阳的曲线,涵盖了中国哲学此起彼伏、矛盾统一的思想,S形还具有韵律感、节奏感,使图像显得更为灵动与虚实结合。

郭熙不仅画得好,也是艺术理论大家,他在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远法”。“三远法”是指在一幅山水画之中,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视角交错,去表现风景的“高远”、“深远”和“平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春图》整幅画左中部,有一行题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画”,还有一个长方形钤印,是“郭熙图书”字样。

众所周知,在这之前的中国画,统统没有画家题款,美术史要鉴定它们是谁的作品,常常争论很大,画家就像在历史中与后人捉迷藏。

北宋后,开始有画家署名,但“犹抱琵琶半遮面”,名字或隐约写在石头上,或者细密写在树干上,很难发现。就如《溪山行旅图》,范宽的签名就藏在树丛中,十分隐蔽。

郭熙不仅清清楚楚题写了时间、画名、姓氏,还留下了印章,这说明北宋中后期画家地位大大提升。

再看《早春图》,山重水复、苍松遒劲,其中还蕴含郭熙的三大技法:

一是他画大山,不像范宽那样劲挺,而是有一些柔曲,犹如云卷云舒,这是他独创的“卷云皴”。

二是他画树枝,如螃蟹爪子,笔墨明快,这是“蟹爪枝”。

三是他画石头,笔墨随机皴染,所以轮廓线很模糊,石头像“鬼脸”一样变化多端,号称“鬼脸石”。

对比一下范宽与郭熙这两幅画:《溪山行旅图》安静肃穆,《早春图》就正好相反,灵动飘渺。

明代王世贞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五变说”,认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是:李家父子一变,荆浩等第二变,范宽等第三变,李唐等第四变也,黄公望等第五变也。

曾是宋徽宗画院考试第一名,“靖康之变”中冒死逃到南宋的大画家李唐,又如何成为山水画史“五变说”之一呢?我们来欣赏李唐的代表作《万壑松风图》。

这幅画,人们的第一观感常常是“鬼斧神工”四个字。画面上半部是一座棱角分明的主峰,每一块岩石都刚劲有力,如斧头劈开,这是李唐用毛笔侧锋扫刷皴出的“斧劈皴”。

主峰山头林木茂盛,郁郁葱葱。两侧则是若干座细瘦的“万仞山”做陪衬,远远隐现于“白云深处”,这是主次有序、远近分明的布局。我们注意到主峰左侧的一个淡墨远峰上,有一款小字: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

李唐还用了一些青绿颜料渲染松树的针叶,与水墨皴擦的岩石对比鲜明。

对比一下台北故宫这三幅镇院之宝,虽然都是“全景式”构图,但范宽安静、郭熙灵动、李唐刚劲。但不仅于此,李唐明显缩小了视野,主峰没有那么高大雄伟了,好像只是连绵的群山之一。

李唐的另一幅名画《江山小景图》,转成横列的一排山峰,高低参差、起伏不定,已然放弃“全景式”,而采用“半边式”构图。从完整全景,到半边局部,这正是李唐之“变”。

这种构图变化,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北宋末期,经济中心南移,描绘北方崇山峻岭的画风,大家已经看得腻烦,丘陵连绵、江河纵横的江南风景,越来越受欢迎。

南渡之后,李唐等南宋画家更不知不觉有了半壁江山的心理。可见地理与政治环境对艺术的影响巨大。

总之,李唐适应了江南,不断探索,开启了南宋马远、夏圭“一角半边”的山水画新样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