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位女诗人始终令我着迷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8-02-24

 

    有一位女诗人始终令我着迷,她那你不敢讲是悲剧的一生让许多人至今难以理解。大学时代我就读过她的诗作。当时常常想:她的诗歌里为什么总是离不开死亡?

     她叫艾米丽·迪金森,183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镇,父亲是一名富有而思想保守的律师。她只读了一年书,就离开学校回家。平生只出去旅游过一次,一直在家过着幽居生活。直到1886年辞世。她曾经是一位卓越迷人、生性活波的小姑娘。家庭优越而高雅,可她却在10几岁就开始如同神受般过起了幽居生活,与外界的来往只有少得可怜的书信。

      迪金森20岁开始写诗,却未能获得青睐,生前只发表了7首。她的作品全部都锁在一个盒子里,里面有她为世人留下的1800余首诗篇。

      这里面有她的名篇《我一直都在爱》、《这是鸟儿回来的季节》等,如今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连孩子都会背诵。

有一位女诗人始终令我着迷
      有一位女诗人始终令我着迷
     迪金森的诗,以她敏锐的笔触、断续的节奏;凝聚而又冷峻的风格,大胆同时又战战兢兢的情感,曾让我如此着迷,放在枕边直到梦中都在念她的诗句。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她那首《我为美而死》。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我为美而死/对坟墓几乎还不适应/一个殉真理的战士/遂成了我的近邻/他低声问我:为什么倒下/我回答他:为了美/他说:我为真理,美与真本是一家/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逢/我们隔着石壁谈天/直到苍苔爬上我们的嘴巴/覆盖掉我们的姓名。

     想想我们生活在21世纪今天的人们,物质充裕,精神却从未有过的空虚。那么,读一读迪金森的诗歌吧,她用自己孤独的生命谱写的诗篇,也许会滋润我们干枯的灵魂。

      迪金森的作品里存在着一种神秘的隐喻,诗中有关于人类与自然暴虐的启示、暗示;有对死亡、永恒的感悟后的咏叹;有作为一名诗人塞壬歌声般的预言。可她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我至今都没有完全破译。

      迪金森的诗歌之所以充满了魅力,我想是因为迪金森在诗歌的风格、形式上大胆地独创,她巧妙地使用传统的格律、形式,又尝试了许多创新与变化。这些使她的诗歌非常讲究音乐感和画面感。还有,她对语言的运用是如此娴熟,睿智、奇妙、新鲜的词汇随意跳出,吟咏成章,让我不由想起我们的李清照。

      通过仔细地阅读,你还会发现,在她的诗歌中,经常会隐约显现出一种空静、虚寂的禅宗味道,这种味道会让人遐思无限......由于她的诗歌中大量运用了准确、生动的意向,她还被后人称为美国意象派诗歌之父。

      迪金森的诗作大都是在她死后才陆续问世的,因为天国过早地把这位生前几乎不为人所知的天才招走了。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她的价值、1950年,哈佛大学买下了她所有著作的版权。1955年,《迪金森全集》出版。

      有时我在阅读迪金森的诗歌时,常常回不由自主地自问:她的一生过得幸福吗?

        有一位女诗人始终令我着迷
      用常人的眼光去看,我们确实找不到她应该幸福的原因。就算诗歌可以给她带来慰藉,可生前她不仅没有看到鲜花和掌声,没有听到什么人的赞誉,甚至都没有发表几首诗作。

    那么迪金森的精神支柱会是什么呢?是诗歌吗?想来想去,也只能是诗歌。是那种去掉功名利禄、去掉世俗诱惑、去掉尘世喧哗的诗歌。也许她在自己的诗歌世界里,已经享受到了世俗的人无缘理解的艺术的眷顾。

    1984年,美国文学界在纽约圣·约翰教堂开辟了“诗人脚”,入选的只有《草叶集》的作者惠特曼与迪金森两位诗人。

    迪金森是上帝赠送给我们人类为诗而存在的缪斯,她还让我想起古希腊的萨福。迪金森是幸福的,因为她是为美而生的。她为自己、也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片精神的后花园,花园里面有一座由诗歌构筑成的水晶宫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