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资深中医迷的体会

 快乐王子2 2018-02-24


作者:玉婷

打开正安活动网页《暖身功活动,抗寒奇人田祝均讲授健体暖身的奥秘。》
作为资深中医迷的我,边看简介边腹诽。
“如果您想知道冬天也可以穿短袖奥秘……”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听了徐师好几年讲座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么违背自然规律的想法……
“抗寒奇人……”
人和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人能创造在冰桶里呆一个小时世界吉尼斯纪录,我知道自己的斤两,不用去试了,变成受寒奇人就不好玩了……
我自己以为是地草草浏览完,关了网页。当时我不知道的是我差点和一个好功法失之交臂。所以世上最愚蠢的一句话莫过于“我以为……”。好在老天又给了我好几次机会。

第一次公开课结束,正安发了一个视频,看到同学们都说练了就会发热,我不由自主的蠢蠢欲动了,对这个会发热的功法充满了好奇。第一时间就报名了第二次11月30号抗寒暖身功公开课,反正只有两个小时,20块钱,投资小,回报率大。
第一次上课,听老师讲,把“老师的话”放在肚子里,存疑待考。练习的时候,我没有明显的感觉,只是第二个动作的时候会觉得微微有些热,但是确实是在出汗。
回到家,在网上找了视频,又捋顺了动作,自己开始练习。不能保证只能尽量早晚各一遍,一遍下来要20分钟。不过两周作用已经开始很明显了。我的宿舍阴面把山,暖气的作用趋近于无,平时宿舍里14~17°C,除了躺着在床上看书玩电脑,基本上其他事情不用想,手放在被窝外面都会冷。开始穿着珊瑚绒睡衣练,即使练完功,手都搓不热。练了两周,穿着珊瑚绒睡衣已经开始热了,必须要脱下上衣或者裤子练功,掌心也很容易就搓热了。

一个月的时候回了一次炉。刚开始练习时比较专注于身体的“拧”的感觉,胯和身体呈45°,身体和头呈45°。这样的姿势很放松由于经常窝在被窝里面带来的颈椎和后背的问题。回炉了以后,动作学地更精细了一些。一些小毛病都得到了矫正。这时候睡觉时水暖毯的温度也由50°C降到了40°C。
第一次回炉,我抓住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酸胀感”,另一个是“呼吸”。呼吸尝试了一下,觉得得到的信息量太少,没有办法练,所以专注于“酸胀感”。酸胀感,其实很重要。用田老师的话来说“只有感觉到酸胀感,才算是做到位了。”“那么无论练多长时间都会有酸胀感吗?”“是的,当你这个姿势没有酸胀感了,你轻轻往后移个一厘米,就又会有酸胀感了。”所以第二个月的练习,我一直在找酸胀感。
而让我真正下定决心参加三天正式课程的,是我想把这个功法教给我父母。害怕自己半吊子的水平教出来个四不像的学生,白白浪费了父母的时间。田老师一向是说到不如做到,所以这三个“两个小时”多是以练为主。
这种集中的大强度的训练,是自己平时在家练习完全体会不到的。这个时候才会真正感觉到田老师说的:“站上去三四秒钟就能感觉到酸胀感。”当摆出了自己以为正确的动作以后,田老师在胯上轻轻一戳,立刻有种马上就要倒下去,再多一秒就坚持不下去的酸胀感。而这种感觉是自己回家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最后一堂课的时候,请教田老师。田老师指出第一个动作,我的膝盖太过往前,而第二个动作我的胯的位置没有摆正,偏了。当我按照田老师的指点做过去以后,发现果然强烈的酸痛感向我袭来,但是我好开心啊。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收获是“呼吸”。之前接触过瑜伽的腹式呼吸,一周的时间,就由正常的胸式呼吸自然过渡为腹式呼吸。但是这个呼吸方法很特别,很特别。不同于腹式呼吸,它在呼吸的时候能够提升按摩五脏。如果专注于呼吸一段时间以后,会有种胸口轻盈的感觉。而且练功时呼吸的空气也有种醇厚感,如果对比平时呼吸的话,就是牛奶和白开水的区别。(我有个朋友用这个方法呼吸,感觉总也吸不到头,呼吸极长。)这种感觉在我跟马士琦老师学形意拳第一式桩功的一段时间内,也有同感。可惜的是很快就消失了。而这两天,基本上搭上架型,很快就感觉不一样,练完功以后也还会稍稍持续一段时间。
所以最近一直督促自己早晚各一遍,实在是做到以后,心中欢喜。一旦想偷懒,总觉得自己好像损失了什么似的。我知道这个功法真的很珍贵,虽然我不知道到底有多珍贵,但是知道不如做到。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坚持,写下来这篇文章也是在督促自己。
我不笨,但是我懒。而且我知道懒比笨还要命。‘《杂阿含经》第33卷提到了四种马:最上等的马,次等的马,下等的马,以及最下等的马。最上等的马是看到鞭影,就知道主人要它跑得快或跑地慢,要它跑向左或跑向右。次等的马跑起来跟最上等的马一样好,不同的是,要等到马鞭接触到皮肤表面才会知道主人的心思。下等的马要等到感觉皮肉痛了才会跑,而最下等的马则非要等到痛入骨髓才会听话。’(引自《禅者的初心》,原文说:‘当你下定决心要以佛陀的伟大心灵来禅修时,你就会发现,最下等的马才是最有价值的。’)我是上等的马或者是次等的马,不用经历深入骨髓的痛就知道正确的方向。然而没有经历过深入骨髓的痛,就没有强大的前行动力。我想如果我们能够以上等马或者次等马的状态,做下等马和最下等马的精进,我们可能最终会成就我们自己。
写到这里需要感谢很多人,和周围的一切,包括我寒冷的宿舍。如果没有宿舍寒冷的切肤之痛,我也可能不会这么勤勉的坚持。感恩正安所有传道解惑和勤勉工作的菩萨们,也感恩同修的菩萨们。
虽然离做得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我感觉练习这个功法并没有走太多的弯路,如果要说要领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1.    身体要有一种中正的感觉,这是练习任何一个桩功的前提条件。
2.    第一第二个动作从胯到身体到头,基本上都是45°角,所以可以先开始找拧的感觉。
3.    第一第二个动作,后脚跟要有压痛感。这个动作最重要的是放松,重心后移,感觉自己勉勉强强,马上就要站不稳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后脚跟的压迫感。
4.    调节自己的膝盖和胯,找到酸胀的感觉。
这个说的并不是练功时找姿势的顺序,而是练功时的难易顺序。如果是想要摆出正确的姿势,恐怕要从后面往前找。先找膝盖和胯的姿势,再找脚后跟的压痛感,然后再找胯,身体和头的“拧”,最后身体保持正直加入呼吸。
还有一个小窍门,(除了我一向认为练功一定要找师傅,而且要找对师傅外),我觉得可以光脚在瑜伽垫上练。虽然难度会大,但是站桩以后在垫子上留下的脚印深浅,可以某种程度上达到自检。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抗寒奇人”。
题外话,学抗寒功之前,宿舍太冷,状态很差。练了抗寒功以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起来。发现其实当我们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尤其是外界因素引起我们不舒服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我们本身的能力不够强大。能力够大了,外界对我们的影响就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