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患有 “冒名顶替综合症”吗?

 kathyyw 2018-02-25



春暖花开



节后上班,几个朋友坐在一起闲扯狗年不做狗。


七嘴八舌最后归到一句话:还是做好自己吧,这个目标看似简单,其实最不容易。


朋友W说,Be yourself 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指导原则,在宣传教育上没有时间限制,不是哪个时期需要特地宣传的特别思想。


我同意他的观点,但不明白,做好自己,怎么就成了一个流行的热词?


Connie 年轻姑娘说,我觉得很多人都在依着别人的意见、偏见来改变自己本来的样子,所以其实真正做自己不容易的。


阚医生说,那是因为太多的人没有勇气做自己,都为了别人而活,做自己需要太多的勇气的。很容易就为了让周围的人喜欢自己而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


不会或者没有勇气做自己,是一种病吗?


一位在企业里工作的女性对我说,您的职业比较特殊,可以接触很多行业,很多不同的人,和一般人的眼界和经历不一样,所以人生感悟也会不同。 期待你写写这个话题。


想什么,就来什么。梅琳达·盖茨和盖茨基金会CEO苏珊·德斯蒙德-赫尔曼将“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这个词带入视野。



我曾经在北京盖茨基金会办公室听过她演讲哟。


“冒名顶替综合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一种不被收录的精神疾病。


这种现象由临床心理学家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苏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是指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


根据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的调查,成功成年人中,有33%的人感觉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应得的,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一些外在因素,比如运气、环境、时机等,常常忽略或者否定自己的能力;


但是在失败时,他们又会认为,这是由自身问题(比如智商、性格等)所导致的。长此以往,他们会表现得不自信、焦虑等。



一些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名人,也有着同样的困惑:娜塔丽·波特曼、凯特·温斯莱特、蒂娜·菲都曾公开承认自己有“冒名顶替综合症”;


艾玛·沃特森也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在出演《哈利·波特》后受到过这样的困扰;


晚年的爱因斯坦,曾说自己是个“无意识的骗子”(involuntary swindler);还有演员汤姆·汉克斯、作家尼尔·盖曼等等。


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冒名顶替综合症”是怎么降临的呢?


著名女星娜塔莉·波特曼是一名以全A成绩考入哈佛大学的学霸,演艺领域的成就辉煌,在众多领域的专业期刊发表过权威论文,除英语外还会说日语、德语、法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


但她却这样来形容在哈佛求学的自己:“同学都不太在意我演员的身份……毕业年册中我被评为‘最可能成为智力竞赛选手’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最呆的书呆子。


我刚来到哈佛读书,就知道我得重新建立别人对我的看法了,我害怕大家以为我只是靠名声才进了哈佛,担心他们觉得我配不上这里严格的智力标准。其实真相也差不多如此。”


如果说这么多“高大上”的外国成功人士的例子让人感觉距离自己太远,那就听一位名叫熙榕的作者讲的一个她身边中国姑娘的真实故事。


// “冒名顶替综合症”晚期的奇女子 //


每一场考试结束后,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面如死灰,满怀绝望地跟我说:“完了,我觉得我要不及格了。”


这些人当中,有的人是真不及格,有的人则……对“及格”的定义,似乎跟我们正常人理解的不太一样。


我回想起大一刚入学时,某人不断地跟我们强调,她是花光了所有运气,才能来到这所著名的大学,她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所学校;


在大学的第一场考试后,她悲伤又绝望的表情实在太有欺骗性,于是,成绩发下来后,我小心翼翼地绝口不提自己得了80分,生怕会刺激到人家。


直到我看到了她成绩——93分,年级排名第四。


但是,她仍然面如死灰,满怀绝望。后来我才知道,她给自己划的及格线是95,她悲伤又绝望的表情是发自内心的。


这个放电视剧里估计活不过三集的奇女子是我的好朋友垚垚,此人top2本硕博连读,绩点排名在前5%,但是,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口头禅是:“我这回一定完了。”


垚垚常年活在“我配不上我已经得到的一切”的认知里,并且会莫名其妙地害怕周围的人某天发现她“其实没有那么优秀”。


于是垚垚在平时,总会比常人多付出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去摆脱这种她强加给自己的枷锁——垚垚认为自己不管多努力,都配不上那个别人眼中“看起来很优秀很厉害的自己”,在她自己的眼里,她就是个骗子,欺骗了每一个认为她优秀的人。


在垚垚听了熙榕诊断的“冒名顶替综合症”后深有感触地说:“‘冒名顶替’这个词用得真是精确又巧妙。我常常觉得自己披着一个优秀的外壳,有个人长得跟我一样,名字跟我一样,大家都觉得她很厉害很出色,但是我知道那个人不是我。我所做的就是冒名顶替了那个她。”


“我求你了行吗,我没那么优秀。你们看到我有一些小成绩,其实那都是靠运气。”


// 怎样摆脱“冒名顶替”的枷锁 //


如果一个有“冒充者综合症”的人没有能及时处理好这些情绪,就可能会引发紧张、焦虑、低自尊、抑郁、羞耻感和自我怀疑;同时,也会限制这个人对新的经历进行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引发其对暴露的恐惧。而且,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会有极度挫败、孤独的体验。



那些被“冒名顶替综合症”所困扰的人们,都有一个特质:他们特别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一些无足轻重的话语,或许就可以轻易地困扰他们,让他们食不知味、彻夜难眠。


这时候,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会用一些行为来解决这种困境:过度勤奋,他们付出比别人多两倍、三倍的努力,反复检查、纠结于细节,使他们精疲力尽;


不敢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迎合别人,避免暴露自己“能力不够”的“事实”;或者是用个人魅力等手段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比如讨好别人等,这样又可以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结到“魅力”上去。

研究发现,他们有这样“匪夷所思”的想法或者做法,已经可以被认为是某种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质,这跟他们的成长经历相关。


过度表扬和过度忽视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认为自己是“冒名顶替者”的状况。


如果孩子从小被过度表扬,被寄予很高的期望,ta可能会害怕失败,在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告诉父母,怕父母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如果孩子的智商和能力被忽视,在取得成就时也得不到夸奖,ta同样可能认为,自己的成绩并不是自己能力的证明。


特别是在一些奖励和责罚同时存在(成绩好时拼命奖励,有过失时严厉责罚,两者不断交替)的家庭,出现“冒充者综合症”的几率特别高。


在朋友方面,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比较被孤立,或者被一些“亦敌亦友”的人(Frenemies)包围,也会增大患上这种综合症的可能。


在人们对自我的认识被确立下来之前,这些“亦敌亦友”的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惑的感受。


他们会在我们取得成功时,告诉我们:“这不过是你的侥幸”,或者用嫉妒来伤害我们。


这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对自己的成就抱有微妙的态度——我们会不容易通过成就感受到自信,反而还对成就有一些潜意识的排斥。


除了成长阶段的因素,还有在人生的某些重要阶段或者重要场合,也会将“冒名顶替综合症”激发出来:比如,取得学位、获得晋升的时刻,都是“冒充者综合症”容易被触发的时机。


这是因为,在你的地位提高、获得某项荣誉的时候,一方面意味着你的能力得到认可,但同时也意味着你的责任更大,未来如果失败所要承担的风险和代价也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研究显示,公司高管、医生、演员等风险较大的职业也是“冒充者综合症”的高发人群。



如果你被这种症候困扰,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方法:


1. 学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少一些消极的自我谈话,多一些积极的自我谈话。要让自己相信,即便自己有一点点幸运,或者得到过他人的帮助,你的成功仍然属于你自己,你所获得的所有,都是你应得的。


2. 经常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觉:和同伴的交流不仅有助于建立起客观的自我评价,也有助于让你意识到,其他人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3. 做记录:做一份成就清单,记录下成功的故事、他人的正面反馈;也记录下那些让你感到自己是个“骗子”、“冒充者”的真实想法。这些记录也会在日后提醒你这些成就,也会让你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认知。


就像熙榕文章提到的垚垚,她现在每天都坚持记日记,记录下她获得的来自他人的赞誉,同时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在目标达成后都会记录下来,并经常与周围的人分享这种充实的喜悦。


她现在自信了很多,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能有许多时间来跟朋友、家人一起度过——之前她全用在拼命学习上。


熙榕总结说,垚垚之前根本不知道,她到底有多优秀。每个受“冒名顶替综合症”困扰的人也是一样,平凡不是可耻的,何况你并不平凡。



在这个戊戌狗年,给自己订一个目标:活出自己,混出人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