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生剑客: 三井财阀前传:一个从逃亡开始的财富传奇(四) 背靠大树好乘凉 偌大的江户,最有权势的人是...

 昵称W0S3f 2018-02-25

背靠大树好乘凉

偌大的江户,最有权势的人是谁?当然是幕府将军。

此时江户城中住着的,是德川幕府的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那个时代的日本,幕府将军的实际权力在天皇之上,在京都的天皇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要攀上幕府将军,当然难似登天。士农工商的等级序列,一个在最上端,一个在最下端,更何况幕府将军还是在金字塔的最顶尖位置。

无巧不巧的是,高利有个关系要好的同乡在将军府里当差。虽然看不出这条线能开发出什么样的成果来,但好歹是跟幕府将军搭上了点关系。

高利的这个松坂同乡名叫本因坊道悦。本因坊是日本最大、也最有影响的围棋世家,被誉为日本“四大围棋世家”之首。道悦是三世本因坊,出生于伊势松坂,本姓丹羽,因酷爱围棋放弃自家医术祖业,拜入二世本因坊门下,并最终继承了本因坊衣钵。所以高利的这位同乡,称得上是当时日本数一数二的围棋高手。

德川纲吉非常喜欢下围棋,幕府里有个专门的机构叫“御棋所”,也就是将军家的御用棋院。本因坊道悦就在这个棋院里为幕府将军效力。道悦的主要工作就是陪将军和他的心腹们对弈,或者同其他高手一道演绎精彩对弈供观赏,间或也给将军身边的一些围棋爱好者提供些技术指导。

在这些围棋爱好者中,有个叫牧野成贞的人。此人是德川纲吉的心腹,在纲吉还只是个藩主的时候便侍奉左右,因而深得纲吉的信任。牧野非常喜欢围棋,经常把道悦请到自己府上“开小灶”,私交甚是不错。

有一回,道悦跟牧野有意无意地说起了同乡三井高利的事。把三井家被人泼粪、被威胁灭掉全家的那些八卦,绘声绘色甚至添油加醋地说给牧野听。牧野当然明白道悦一番话的用意,自然不会听过就算。打这以后,越后屋的吴服就成了牧野家的专供。

这不是三井家第一次做权势人家的专供。早在高利的父亲高俊在松坂开“越后殿的酒屋”的时候,三井家的酒就是松坂城主古田氏的专供。成为专供当然是身价的一种象征,但若想拿“牧野家的吴服专供”作为挡箭牌,抵挡那些抱团商人的龌龊黑手,未免太过天真。此时的牧野还只是个藩主,尚未获封大名,权势有限。但好在,牧野是德川纲吉跟前的大红人,这层关系可比同乡的本因坊道悦过硬多了。

买卖之间的一来二去,让牧野家和三井家熟稔了起来。牧野成贞每次觐见德川纲吉,都会刻意挑选越后屋最好的服饰,让纲吉印象深刻。因为牧野的多次建议,纲吉终于决定也给自己的物品指定专供。

在牧野成贞的牵线搭桥下,三井家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日子。

1687年,也就是越后屋搬入骏河町的四年之后,三井家的吴服店成了幕府的吴服御用供应商。指令一颁布,等于宣告了三井越后屋“天下第一吴服商”的地位。背靠幕府这座坚实的大山,三井家的腰杆子终于挺了起来。

成为幕府的御用商人后,围绕着三井家长达14年的龌龊骚扰,自此销声匿迹。

正因为这一缘故,三井家对牧野家始终心怀感恩。此后,凡牧野家的人向三井家借钱,不管借多少钱、借多长时间,一律不收取利息。三井家的世代子孙也都知道,在三井家备受困扰的时候,正是因为有了牧野家的出手相助,才有了三井家日后的兴旺发达。所以直到现代,三井家的人还会去牧野家扫墓,以示不忘当年恩义。

空手套白狼

三井迎来了家族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黄金期。

骏河町吴服店里的伙计一下子增加到了40多个,光是这一数字,就足以说明当时三井家的规模和实力。三井家的分店越开越多,在江户、京都、大阪三地都有了越后屋的吴服分店。三井家还领受了幕府将军赏赐的店面。这样的待遇在当时,只有与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有着深厚渊源的少数几个特权商人才享有。而这些商人在后来明治维新的政权更迭中,悉数被洗牌洗掉,唯有三井依旧风光地存活了下来。

1691年,幕府推出财政新举,指定一批钱庄负责收取各地的贡奉。在此之前,各地上缴幕府的真金白银都必须千里迢迢运到江户,且不论交通不便、盗匪出没,单是那些金子银子的重量,就足够押运的人吃尽苦头了。所以常常一笔年贡金收进幕府的钱库,光路上就得花掉好几个月时间。随着民间钱庄的出现,汇票业务逐渐流行开来。对三井这样在京都和江户都有兑钱店的商号来说,经营汇兑的优势得天独厚。

幕府一口气指定了12家御用汇兑钱庄。其中,高利及其次子高富名下的两家钱庄在列。也就是说,三井家在12家御用汇兑钱庄中占了2家。三井也因此被人们称作“御用汇兑三井组”,而其余10人则被称作“御用汇兑十人组”。三井家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御用汇兑钱庄各自分管一块地区的贡奉收缴。三井家负责的是大阪地区,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大阪府、奈良县和滋贺县,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肥区。被幕府正式授命后,高利迅即在大阪开出了江户兑钱店的分店,主营江户和大阪之间的汇兑业务。

两地汇兑的基本业务流程是,三井在大阪的钱庄负责收进贡奉金,然后以汇票的形式发到江户的钱庄,再由江户的钱庄把汇票兑成金银交给幕府。这一流程是没有任何手续费可言的,似乎三井家从中并不能捞到什么好处。

赚钱的秘密在于,御用汇兑商能够在一段被允许的时间段内挪用公款。因为过去收缴贡奉,往往路上就要花掉数月时间,而且还会有盗抢、丢失一类的折损,风险高,周期长。于是幕府把这段时间差让出来,一开始是60天,后来延长到90天到150天不等。在这段时间内,御用汇兑商可以随意支配收来的贡奉金,只要到时候幕府能够全额收回钱就行了。

这等于是让三井从幕府那里获得了无息贷款的专享权,金额可观,而且还源源不断。

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钱啊!三井家就拿着这些公款去放贷,或者用作进货资金,不断扩张家业,简直就是在空手套白狼。

完全不必担心江户的钱庄兑不出那些被挪用的钱,有吴服店在后面撑着呢。吴服店日进斗金,这些钱就是兑钱店里可靠的准备金来源。时间一到,如果放出去的钱还没有收回来,三井家就拿着吴服店的营业收入去幕府冲账。

三井家两只轮子一起转的经营模式,在此时显出了价值。

一代豪商崛起

三井家的分号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到17世纪90年代,三井家在江户、京都、大阪三地至少已拥有9家吴服店和5家兑钱店,再加上松坂老家由亲戚留守打理的祖业,三井已拥有了名副其实的商业和金融连锁店。

尽管此时的高利已届古稀之年,身体也每况愈下,但多子多孙的他完全不用发愁事业后继无人。得益于儿时的悉心严格调教,高利的子女们个个都非常能干。三井家的连锁业在这些富二代的手上,愈发经营得有声有色。

从兑钱店的经营看,放贷、兑换、汇兑,这些俨然已是现代银行的雏形。尽管在大致差不多的时期,由中国的晋商经营的票号与日本的兑钱店非常类似,但晋商的票号在清末全都倒闭了。而三井家的兑钱店却在明治维新时发展成为日本最早的民间银行。

1703年前后,三井更是将触角伸到了长崎。位于九州岛西侧的长崎,是日本在锁国时代少数几个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自古以来,长崎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就十分频繁。那时候,中国制造的产品就是品质和高端的代名词。三井家以长崎为据点,大量采购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尤其是高档丝绸,从而一跃成为长崎最大的中国货订货商。

三井家族事业的繁荣,与这一时期日本商业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由于政局稳定,风调雨顺,幕府的财政就比较宽裕。第五代将军纲吉实行的大兴土木政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府投资,有力带动了民间消费力的提升。正是依附于一个处在鼎盛期的政治权力,三井家才获得了其他商人难以获得的政治红利,成为德川幕府时代为数不多的豪商之一。

财源滚滚,但何以世代长青?万贯家财,又如何免于昙花一现?这是三井创始人高利在生前要解决的最后一道难题。

奇特的遗产分配法

高利有6个成年儿子,他们个个能力出众。这既是高利的骄傲,却也是他的隐忧。所谓“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他有6个虎崽。高利跟自己的大哥关系不好,正是因为大哥的压制,不得不等到50多岁才走出老家创业。他不敢想,自己的这些儿子们日后要是争起来,会是一个如何难以收拾的局面。

在那时的日本,长子继承制是基本的法则。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父母的遗产,其他子女均没有继承权。所以家里儿子比较多的人家,就会把幼子过继给无子或少子的人家,以继承姓氏和家产。幼子成年后外出自立门户的情况也比较常见。高利的第五个儿子就是过继给了人家做养子。长子继承制在日本根深蒂固,即便在今天,仍有不少农村的地方还是遵循着由长子继承父母全部土地的惯例。

但300年前的三井高利,却决心向这一继承法则发起挑战。

这位三井家的“总设计师”着手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起一个家族集团的架构(如图所示)。高利让6个成年儿子各自立家成为户主,各家的家名取自所居住地的地名,每家都享有三井的姓氏,故又称作“本家”。除了男性主体外,高利还把女性家庭也纳入到家族集团架构中来,分别是自己的长女家和过继掉的五子安长的长女家,故又称作“连家”。高利生前确立了8户家族成员,再加上后来陆续加入的3个女性连家,就形成了日后构成三井家族的“三井十一家”。

为了加强家族集团的凝聚力,防止各家之间的血缘关系变淡,三井家族进行族内通婚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高利把长女嫁给了自己的侄子,这个侄子就是自己早年做了别家养子的二哥的儿子。如果哪家的香火不旺,也必须优先从族内挑选养子过继,以保证成员家族的正统地位。

高利以“一家一本,整体一致”的原则,设计出了三井家族的基本架构,等于是在他生前就确定了这些成员的家族地位和财产继承的权利。同时,他还确立了长子高平一脉的总领家地位,即在三井家族集团中,北家的地位最高,北家的户主就是整个大家族的族长。因为长子高平早前给自己取了八郎右卫门的名字,后来“八郎右卫门”就成为总领家的世袭号,谁继承了这个名号,谁就是三井家族的族长。

高利的这招看似是分家,实际上却是在三井的旗号下,巩固了血亲、姻亲之间的联系,各家均以三井家族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团结一致,世代相传。这样,高利就不必担心自己死后,整个家族会分崩离析了。

这样一个缜密的家族架构,在高利死前整整运作了三年。虽然当时还只有八家,但高利亲自督阵的这三年“试运行期”,对这个家族结构权威性的确立和日后稳定性的形成,实在意义重大。

接下来就是遗产的具体分配问题了。

1694年2月,已是久卧病榻不起的高利把子女们都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告诫:“一木易折,十木难摧”。同样的话,此前大家在不同的场合听过不下百遍,如今听来,却似临终遗言一般。在子女们的低声啜泣呜咽中,高利宣布了遗产分配办法。

除了留给妻子的财产外,高利把全部财产分成了70份,按比例分给了10户家庭,即在三年前确立的8个家庭的户主之外,又增加了最年幼的第十个儿子和过继的第五个儿子。为什么把财产分作70份?据说是因为高利这一辈子累积的财产已经超过了7万两金。这笔巨额财富的分配方式如表所示。

不难看出,高利相当于是把全部财产折成股份,按照不同的份额比例分给了子女。如果说之前确立的八个家庭是在家族地位上给予认可的话,那么现在则是在经济地位上也予以了确认。尽管长子在家族内部地位优势明显,但其他成员同样拥有不可忽视的权利。这样一个“股份制家族”的形态,又一次让世人领教了三井始祖高利的过人之处。

直到两百年后,由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创办的《时事新报》还专门介绍了三井家的财产分配法,并评价其为“一种奇特的方式”。那么可以想见在当时,一代豪商三井的遗产分配,该会引起怎样的轰动和议论。

设计安顿好了一切身后事,高利可以放心地走了。3个月后,这位三井财阀的奠基人逝去,终年72岁。按照高利遗愿,他被葬在京都的天台宗寺庙真如堂。此后,那里也就成了三井家族的祠堂。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浦发银行(SH60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