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药辩证论治中风后遗症临床探讨

 昵称49145720 2018-02-25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15-01
中国论文网 http://www./6/view-1682202.htm
   中风后遗症是中风急性期过后仍遗留的部分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是由于正气亏虚,气血瘀阻,痰湿阻窍,四肢百骸失于濡养所致,但其中又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 ��[1]�。气血不足,肝肾阴精亏虚,脑脉失养,髓海空虚,肢体功能活动障碍,为“本虚”;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脉络,而痰浊瘀血之稽留又为正气亏虚所致,为“标实”��[2-3]�。本虚标实可兼而有之,故其辩证论证颇为棘手。笔者根据不同的辩证个体,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取得喜人的成绩,现将有关汇报如下。
  辨证论治方法
  1 通腑醒神,益气通络中风后腑气不通为主要结症。常见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语言欠利,神志昏蒙,口眼歪斜,面色萎黄,暗淡无光。或胸闷呕恶,烦躁、便秘、失眠、苔薄黄腻、脉弦滑。此多因患者素有宿痰,发病后痰邪积滞;或素为阳盛之体,胃肠津亏;或正气亏损传导无力等导致便秘,腑气不通加剧气血瘀滞,乃至阳亢风动。便秘既是中风的诱因,也是中风后遗症中一难以解决的纠结。治疗应注重通腑醒神,通腑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排除毒物,降压醒神,促进后遗症的恢复。常选“补阳还五汤”加味��[4]�。
  2 肝郁化火,烁津成痰中风病常由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窜扰经脉而发,在神昏、半身不遂的同时,多伴有发热、鼻鼾痰鸣,舌绛苔黄腻,脉数滑。治法宜清热化痰为主,常用导痰汤、温胆汤、涤痰汤等加减。处方:胆南星、川贝母、半夏、黄连、枳实、远志、茯苓、竹茹、钩藤、僵蚕、地龙、杏仁、瓜蒌子、郁金等。
   3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病机为经脉瘀滞不畅,表现为肢体僵硬,屈伸不利,长期以往肌肉萎缩变细,或关节肿胀。舌暗淡、瘀斑,脉细涩。治则宜活血化瘀、益气通络。处方: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加减,药用当归、生地黄、红花、桃仁、牛膝、赤芍、柴胡、生姜水蛭、丹参等。血瘀阻滞者可配用郁金、白芥子、远志、僵蚕等。
   4 气虚而滞,运血无力脑络痹阻不通表现为患肢微循环障碍、肤色暗淡、皮温降低,肢体麻木、僵硬,行动不便,语言不清,流延,头目眩晕,舌暗苔腻,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脉沉滑无力。“气为血之帅”,气能动血、气能摄血、气能生血。故此症宜采用清代医家王清任的经典“补阳还五汤”,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化裁。处方:黄芪、白花蛇、赤芍、川穹、茯苓、党参、当归、桑枝、白芥子、桂枝等。方中黄芪用量宜重,但开始可先用少量,一般从15~30克开始,逐渐加大。
  5 焦虑烦躁,心情抑郁中风后心情烦躁、复杂、抑郁等不意而出是康复治疗的难点和结症。人体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的精气血。中风后患者气血亏虚,痰瘀交阻,气血周流不畅,致心悸胆怯、失眠多梦、或胸闷太息,或不思饮食,眩晕耳鸣,舌薄白、黄腻,脉细数或滑。其治疗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外,药物协同治疗也十分必要。主要以安神定志为主,常选择常用的方剂有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等。也可以使用滋阴养血安神的药物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小麦、鸡血藤等组方。也可使用生地黄、天冬、炒酸枣仁、川穹、远志、五味子、黄连、伏神、知母、夜交藤、生龙骨、牡蛎、琥珀、珍珠粉等。
   6 注重支持,补肾填精无论是年清人还是老年人中风后,均血气大亏,治宜补肾填精、益气生血。精是血液的物质基础,气为血液的动力。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5]�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结束语
   上述各种分型虽然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但本虚标实可兼而有之。因此,在辨证施治时要把握重点,个性处方。笔者2009年2月-2011年5月对本社区内10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和采取中成药脉络宁、血塞通、丹参注射液等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采取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肢体肌张力恢复、协调能力明显好于中成药组。如能配合中草药外用或针灸治疗,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张朝阳��[5]�认为中风后遗症伴有半身不遂肢体无力手足麻木手足浮肿和手足痉挛的住院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并辨证施治,气虚血瘀型者,用生黄芪、川芎、鸡血藤、忍冬藤等;肝阳上亢型者,用代赭石、红花、透骨草、苍术、独活等。透刺可以通经活络调补气血舒筋利节,善治病程日久或久治不愈的顽疾,特别是对经络病和筋脉之间的病证更为适宜。
  参考文献
  [1] 张华文.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现状[J].光明中医,2008,23(8):1238.
  [2] 陈仲祥.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6):1106-1107.
  [3] 蔡新伦.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48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5):16-17.
  [4] 贾微,马艳君,丘慰,等.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研究近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J],2011,14(4):50-51.
  [5] 吴萍,肖定洪,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44-45.
  
  作者单位:224400 盐城市阜宁县阜城镇卫生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