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内有湿气,补啥都白搭!

 沾点才气 2018-02-25

湿邪,可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很多人都有湿邪潜伏。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其实都跟湿邪有关。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毒的程度:

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

在身上,免疫力降低,疾病丛生。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不除, 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疾病。著名的中医大师李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阳虚寒湿症十之八九,而阴虚火热症百不见一二”。

湿寒的来源:

1.夏天吃冰西瓜、吃冰棍、喝冷饮;

2.经常熬夜;

3.夏天在室内吹空调或风扇;

4.喝啤酒、吃海鲜;

5.吃反季的蔬菜和水果;

6.有自慰史或者纵欲过度;

7.为了减肥,过食寒凉的中药比如番泻叶等;

8.久居潮湿阴冷的环境以及平时穿衣较少;

9.父母体质不好,或母亲怀孕时过食寒凉的食物等先天因素。

以上这九条基本上就是导致身体湿寒的元凶,看看我们占了几条,如果我们有两项符合,那基本上就是湿寒体质。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

1.大便粘;

2.吃寒凉易腹泻;

3.脸部、头发油腻,耳蜗黏腻;

4.腋窝出汗、有味道;

5.手脚出汗或有脚气;

6.月经肚子疼;

7.脱发;

8.舌苔厚、舌头有齿痕、经常口疮牙龈发炎;

9.睡觉流口水;

10.肚子膝盖怕凉;

11.怕冷

12.颈椎病、肩周炎;

13.身材胖,特别是肚子和腰围;

14.手脚冰凉;

15.女性痛经或男性尿频尿急;

16.月经有血块、月经黑色;

17.下巴、唇周起痘;

18.有鼻炎、扁桃体炎;

19.女性妇科问题或男性前列腺问题;

20.易出汗;

21.湿疹、荨麻疹。

以上这21条表现1-2个,需要引起注意,有3个及以上,应当立即开始调理湿寒。湿寒是一个隐形杀手,初期可能只是手脚冰凉觉得没什么,但就像苔藓扩散很快,当湿寒从脾肾发展到肝经的时候,就是厥阴寒,就引发了中医上的“三阴寒”症,寒则生瘤,就是西医说的癌症,那个时候在调理就来不及了。有了湿气怎么办? 可以去理疗馆做做火疗或汗蒸,蒸蒸八卦健康仪就可以了。

另外,给大家推荐一些其他可以祛除身体内湿气的方法:

1.喝薏米红豆粥

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艾草

将艾草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4.平日饮食尽量清淡一些

平常饮食要尽量清淡一些,少放盐。

5.适当午睡

有条件的话,尽量要午睡,而且最好是躺在床上,而不是趴在桌子上。

6.戒烟戒酒

祛除身体的湿气一定要戒烟戒酒,烟酒本身对身体就不好。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