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客

 张勰 2018-02-25
看客

    民国诗人卞之琳有一首著名的小诗,寥寥之语,却流传千古:“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
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很冷静客观的道出人生的真
相:我们都不能彼此拥有,因为我们都是彼此生命的看客!其实我们何止不能拥有彼此,我们这短短一生什么都不能带走。而在邱圆的《寄生草》中鲁智深洒脱地唱道:“俺本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确,不管你是牵挂与否,总之你都要赤条条地匆匆来去。曹雪芹总结的更彻底:“到头来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你争个啥?所以有那么一句老话说:“你咋还看不透呢?各位看客,我们都是身在局中而不自知罢了!释加牟尼佛在《贤愚经》中曾言:“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必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积聚还消散,崇高必堕落。欢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世间有这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第一、有常者必无常。就是说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远不变,继续保持原貌。孔子也对颜回说过:“交臂非故!”这意思就如同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们擦肩而过,再次入河的那一个已经不是曾经的你我了。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本质会慢慢改变,最后就消失。例如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经过生老病死,最后在这个世间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时时刻刻都在经历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过程。所以我们拼命抓住,处心积虑积蓄的一切都终将消散,不能永久。
    第二、富贵者必不久,处高位者跌落更狠。就是说不管怎样大富大贵的人,最后也会颓败下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积德,才能保持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但是我们凡夫都有悭贪的心,有了还要更多,多还要永远。所以,没有布施,富贵就不长久。
    第三、会合者必别离。六亲眷属在一起,或是亲戚朋友的往来,有一天都会离散,所谓“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尤其时代不同,孩子长大往往离乡背井出外谋生,放年迈双亲守着故乡田园,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后也会生离死别。我们彼此情啊爱啊,如胶似漆,山盟海誓到头来都要痛苦地别离!
    第四、生者必死。不管多么年轻、强壮的身体,总有死亡的时候;即使再长寿,也终归一死。人不论谁,从生下来,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时刻在他旁边威胁着。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味着轮回的开始!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决后生大事,则生亦安,死亦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看客看到这里是否会觉得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甚至如陈子昂一样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叹!其实世间聪明人比比皆是,想必也能明白这层道理,但为何事到临头尚自执迷不悟呢?因为聪明不等于智慧!智慧不是大脑思维出来的,也不是让你去死记硬背佛的知识。佛学知识你脑子里装得再多,或者你有多能高谈阔论佛法知识那叫世智辩聪不是智慧。智慧是一个人福德具足业障消除后,展现出来的清净本性。有句话:业消智朗,就是你业障减少了,你智慧自然就逐步开发了。佛法的智慧是完全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能应变无碍切实的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是自在自度度人,成就当下觉。
    只因为我们身在俗世一直都是不停的在“抓”,拼命的积蓄,唯恐不多!于是金银财宝,娇妻美妾,权欲地位,何尝有过满足?正所谓:欲壑难填!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在路上奔跑,一直在追逐那仿佛永远达不到的目标,很累很辛苦。但只要我们稍微停下来回头看看,也许你会发现当初的目标早已在身后了,而前方引诱你的是你不断升级的欲望。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可能满足。而真正可悲的是:人们永远都会为自己的欲望找到借口!于是作下多少恶业罪孽?生出多少因果是非!而当果报来临的时刻我们仍然执迷不悟,尚在咒骂上天对我不公?甚荒唐!所以说我们娑婆众生都在颠倒妄想之中!其实只要我们当下静心思念无常,一切如同镜花水月,如梦如幻就可进入生命的另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看客的角度来观察世间万物,譬如看门人酷爱看书,家里也有很多收藏,但我知道这些只不过是我暂时保管,并非我所有!而其实世间一切我们都不可永远拥有,当我们执着一样东西时,就会担心得不到,或者失去。如果我们有佛法的观念,了解缘起如幻的道理,懂得拥有不见得好,失去也不见得不好,那么,我们的心就会有弹性,就拥有一种智慧,可以耐得住寂寞,困扰,或者打击,也不会因患得患失而痛苦,焦虑。记住:“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心经》也讲:“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我们苦心经营的房子、车子、票子,乃至梦幻以求的美女、权利、地位无不是劳累身心,煎熬灵魂的“挂碍”。牵挂越多,担心失去,则恐怖越多!看透了我们只是在漫长的历史时间短短一瞬擦肩而已!何苦营营役役作物欲的奴隶!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所以我们不要成天算计得失,苦苦抓住不放!该放手就放手,人生祸福相依,笑泪交织,得到不必太喜,你拥有一些,必然会放弃另一些。失去的无须过悲,没有什么可以永久地停留。不要以事业的成败,收入的多寡来定义人生的幸福,它们只是附庸,与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生命的意义是减法而非加法;活着的价值是给予不是索求!只有处处为他人着想,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才能称为“事业”!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淡泊名利、慈悲万物的菩萨心肠。
    用另一双眼睛看自己,看世间万物,那就是心灵之眼!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快乐的根源。心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苦乐。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最初遇到的烦恼、喜乐都是差不多的,但有些人就能用“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淡然心态,以旁观看客的思维角度来观照世间无常,朝积极方面去思考、去努力,事情最后也真的会朝着好的方向转变。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想要改变这一切,首先要改变的正是我们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