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遭遇寒冬:玉石行业未来的利润还有多大?

 昵称30671027 2018-02-25

经历了去年股市低迷,房价下跌的“寒潮”时期。这股“寒潮”就如同“流感”一样,传染到了各行各业,也包括珠宝玉器行业。现在,步入新的一年,玉器市场的寒意是否已经过去?市场回暖的现象是否将要出现?这是当下所有玉器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今年,玉石市场会如何发展呢?从业者该如何布局呢?消费者的收藏方向又该指向哪里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些问题。

实体店零售压力巨大,积压货品成为“鸡肋”

从当下市场上来看,货卖不动造成的压力依旧很大。尤其是那些题材陈旧、质量不高的成品,卖不动很正常,因为根本不受市场顾客待见。存货压力最大的还要属二级经销商,俗称代理的那些人。经过15年、16年的漫长市场寒潮,曾经辉煌一时的许多零售商都倒闭了。而这些商户,都是将滞销货品分派给代理们。如此被甩包袱的状态下,代理们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薄利多销成为市场趋势,“开张吃三年”成为过去

目前,市场上玉商普遍察觉到以往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现在已经不好使了。即便是“玉无价”即玉器本身不好具体定价,但大概的价格区间已经逐渐透明,顾客也不是不懂。所以现在商家更喜欢快速出货,快速变现,虽然只能赚取微利,但极大地减轻了库存成本和资金压力。曾经一块百万级别的玉器作品需要积压数年才能卖出,赚取大概80%左右的利润。而现在积压数月,哪怕只有5%-7%的利润,也会尽快出手。

当大多数实体经营者感叹命运不公,哭天喊地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却并没有因为市场低迷而影响业绩,甚至每个月数十万,上百万的收入,原因是他们将转向了线上。比如借助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开展销售,有的玉商微信好友达到了5000人的上限,每个月可以做出上百万元的业绩;而有的玉商更是厉害,手上持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满号,每个月的销售额轻轻松松破几百万、上千万。(这种情况是公司级别的微商,十几个,几十个满号在员工手里)。

因此,微信,各大网上平台都成为了玉商竞逐之地。可以预见,这种节省租金,线下成本的线上销售方式所占比重将会逐渐扩大。老猪本身就是网商,网商大军是越来越多,竞逐也愈烈。保证实在的价格,高品质的质量这是基础,关键是做出自己的特色。

市场回暖,消费者收藏方向应该指向何方?

根据媒体提供的行业数据可以得知,2016年第一季度,金银珠宝类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22%,因此,很多人都将2016年形容为玉石销售的“惨淡”年。到2016年6月,全国金银珠宝的零售总额为242亿元,同比增长1.2%,老猪很幸运,15年底开始接触和田玉,16年一年就迎来了“惨淡期”,也是倍感凄凉。有业内人士在分析对比了最近两年的市场数据后表示,不好的已经过去,玉石珠宝销售业绩在2017年下半年很可能会止跌回升。

二上色俄料仿籽因此,未来的玉器行业,真正陷入比拼的是雕工、品质以及服务,只有满足并做好这些,才能脱颖而出,避免被市场淘汰。目前,消费者收藏还是应该收藏高档玉料,比如籽料,但要提防上色,仿籽,除此以外,还有观察雕工是否优秀。如果是以佩戴,玩耍为初衷,那么建议先以小入大,从优质山料入手,须知优质山料价值不比一般籽料低。不要盲目追求籽料,尤其是不太懂的时候。

现在着重说一下目前市场上的雕工乱圈,揭开那些“机雕”“大师雕”背后的秘密。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一批又一批的“大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映入我们的眼帘。看的人眼花缭乱……但他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大师,他们的雕工到底在什么层次,又有多少人清楚呢?一块造价不过几千元的玉牌,冠以某些大师的名号,价值就能暴涨数倍,数十倍。如今的玉雕市场,烦乱嘈杂鱼目混珠。

基本套路就是:先参加大赛得奖。再成立工作室,收一些徒弟,徒弟的作品写师傅的证书,以达到量产。然后徒弟负责干活,师傅专职炒作宣传,大致如此。已经成为玉器圈不成文的现象了。曾经一位大师勤勤恳恳雕刻数日,数月才能得到一块注满心血的作品。勤劳诚恳才造就了他们技艺的超绝。大师这个称呼,曾经多么神圣 多么有崇高严谨。

而如今,打开某宝一大堆所谓印有大师名号的玉器“霸屏”般的展现。似乎这年头和田玉玉器没有大师头衔都不是完整的玉器一样。甭管这些大师做的东西品质如何, 首先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贵,非常的贵!谁让这些都是大师作品呢?“大师”二字背后的利润之大,足以令人疯狂。这也是现在甭管是玉雕行业的小学徒还是行业内的老油条都争争着抢着的去评一个大师头衔的原因吧,就和现在考职称一样,直接和利益挂钩了。

很多人喜欢翡翠玉石但对此一窍不通,去市场买怕上当,去商场买嫌弃价太高。于是他们爱上了大师,认为从大师手里买的东西,应该都是真货,贵是贵点至少不会上当而且大师作品收藏价值更加哇塞嘛。殊不知你要是这么想,那你就离吃大药不远了(吃大药:吃大亏)

黑幕一 :大师高产。曾经一块牌子需要数天,一件摆件需要月余,精雕细琢一点不敢马虎。所以高产就成为了奢望,尤其是人会老,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指望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很难了。所以如今不少真正的国家级大师都很少动刀,除非见猎心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出手。可现如今,几乎到处都是,所谓的“大师”作品又是哪来的呢?如果不是徒弟代工,挂着师傅的名字,那些师傅终日出入各种宴会活动,他们哪有这么多时间做雕刻?你真以为大师就是神仙,雕刻就像反手一般容易?

黑幕二 :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面对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让大师们苦于自己不是三头六臂,人力有时限。不能把大师累死吧,大师一天到晚不停的设计能设计出多少东西?更何况设计题材这事儿不是信手拈来,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和灵感的。 怎么办呢?徒弟有的是,干活的不缺,但徒弟到底美工不行。所以一些美工出色,对雕工有了解的画家就被聘请,成为大批量生产“大师作品”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年头,除非订做,亲眼在一旁看着大师雕刻,否则猫腻多的会让我们怀疑人生。

黑幕三:大师雕刻可不一定就是真料子,和田玉是和田玉,但俄料,仿籽你确定就不会雕刻?只要料子适合,价钱合适,可不会局限于籽料。现如今,由于造假横行,籽料若不留皮留毛孔,就很难判断是真籽。但市面上却总有这么一些“大师”,喜欢追求白玉无瑕,没有任何皮色,只在某处留一块“毛孔”。即便我们感觉毛孔似乎有点像磨砂毛孔,可一看到大师头衔在前,本能的也就选择相信了。很少有人提出质疑。

黑幕四:关于落款。在古代,人们会在一些青铜器或者书画上落款,铸刻文字。《汉书·郊祀志》:“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颜师古注:“款,刻也;识,记也。”落款本来是名家给自己的一个标记,是一些名家们为了防止冒充而添加的。在以前,玉器上落个款,大家一看款就知道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古代除了画家可以在画作上面落款以外,玉雕多服务于王公贵族,私人享有岂能容许自己的爱物打上他人的标签?只有一人陆子冈,敢在玉器上落款,世称子冈款。但后来也因为落款被杀。可见古代玉器对于落款是一个禁忌。

然而发展到如今,玉器落款却成了一件十分流行的事儿。落款之风最早起于海派的几位玉雕大师,是为了让人们更容易记住自己作品,也借此证明是他们自己做的,此风一起,玉雕大师们纷纷开始在玉器上落上自己的款。再加上台湾人的炒作(台湾人很喜欢落款)自此之后,玉器落款渐渐多了起来。玉雕师们都会设计自己的款,设计自己的名号。

玉器刚开始只是一件美玉,现在由于利润,上色,造假,仿籽也是层出不穷。既打击了我们消费者消费的热情,更伤害了正经玉商获取正当利润的机会。卖真品竟然不如卖假货赚钱,这是逼着人们卖假啊。不过随着市场“洗牌”开始,优胜劣汰的时候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