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重锚本位货币制度之解析(四)

 曹西山 2018-02-26

选择商品作为锚需要满足的条件

(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姓名)

在正文的假设2中,只以铜、铝、铁三种商品组合成锚,这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讲解,如果在实际中使用那是肯定不行的。

在正文中和解析文(三)中都已经明确提出组合成锚的商品种类数量越多越好。那么选择商品作为锚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呢?

一、 它必须是其它很多种物品生产的原材料,而不能是最终产品;

二、易于在长期中保存而不变质,且保存成本低;

三、易于区别等级和实现标准化分类;

四、在目前的预期中,它在未来较长时期的生产中都是必需使用的材料;

五、在目前大多生产者的预期中,它在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产出速度会越来越高,而不会因为资源的匮乏而越来越少;

六、与之相链接的生产链条越多越好

六、本身非垄断生产性产品;

七、该商品所处生产链条的前端不能有垄断性原材料,至少在前端的近端不能有;

八、根据现在和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确立组合成锚的各种商品之间的数量比例。

在我们目前的大多数工业基础材料中,有很多材料都能够满足这八个方面的要求。比如:铜类、铁类、铅类、铝类、硫酸、盐酸、塑料原材料类、橡胶原材料类、石油类、化工类、氮肥、磷肥、水泥类等等类别的物质。而仅仅铜类就又可以分为紫铜、黄铜、铸铜,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铜板、铜条、铜管、铜棒等等。

四川江油  曹西山     

2018年2月4日         

(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姓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