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台西汉虑虒古城墙与水文化

 释真还原禅房 2018-02-26


《五台县志》437页载:“古城遗址:位于古城村东北二公里处,有古城残垣,城正门坐北向南,残垣(指城墙)南段长四百米,中段长六十米,北段长六百米,高六点五米。厚度顶厚一至二米,底厚六至七米。南北长一千一百五十米,东西宽一千四百六十米……古城垣系西汉虑古城遗址。”

追溯五台西汉虑古城的建置沿革,《五台县志》第十二页载:“《汉书地理志》载:西汉置虑县,因县城西北有虑山,环城有虑河而得名,汉因秦制,属太原郡。三国时属魏国隶太原郡,为匈奴北部帅所居。西晋时属新兴郡,未置县。”这段文字表明,五台西汉虑古城共沿用四百多年。笔者经历次身临其境西汉虑古城墙考察。古城墙遗址如文献所载。想象西汉时的虑古城墙,一定是四周链接,宏伟坚固,兵戎守护。因为历史的五台,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北则是强悍少数民族的盘踞地。

是漫长的历史,是难测的历史事件的激荡起落,是历朝历代纷飞的战火把西汉虑古城墙分段不连,成为残垣。

今日从残垣断壁的西汉古城墙上,看不到丝毫垒砌过城砖的痕迹。从多方面断想与考察,西汉时建筑城墙本来就没有用砖石垒砌,纯属土筑。现今所留残墙各段以土筑修,工艺基本相同。依观察所见,分析其筑法程序:当时设计者考虑到了利用地形地物而节省筑城开支,各段占有三分之一的段落为利用当时自然土丘,里外刮削取土成墙,将削土移于所需移土筑墙位置。除此外,又在外围掘土充墙后成壕。筑修进程到了上中部,外围取土 或感功效已低,或城 壕标准已达,就又从城址移土中上部封顶,筑墙成形。然而,城址集中取土处成塘。据史料记载,西汉兴建塘储水,可能是出于环保意识,点缀调节改善环境。古城村群众传言,当时筑城墙移来的活土一尺夯三寸,现场考察见得活土内又掺入一定比例的细碎白色浆石,增加了墙质的强度。从而可知西汉虑古城墙之圆满坚固,防御之得力。

经走访当地群众可知,西汉建筑城墙取土所留之塘,经朝历代早干涸不润,保留至现代上世纪农业学大寨期间。距古城村杨洪龙老者回忆:在学大寨时,社员们在塘之所临的东南段城墙,以炸药轰炸,届时年青的他曾当炮手,炸城墙以小平车移墙土垫塘成地,又回归了原始。将城墙取成四十多米的缺口,致使古城墙不能连接。特别难忘而值得记载的是,当年炸城墙移土垫塘,在城墙内现出一副完整的汉代人骨架,使人迷惑难解,这一现象所表达的不知是法律意识,还是宗教意识。

经走访古城村古稀老先生杨宜汉所讲,他小时候所见古城墙北段通至东龙泉村,经现察北城墙西延尾端,受现代建筑之因拆除,占用了墙基内外。所见北城门留口明显;西南段城墙围至现今古城村村东,城基现已批了房基地,村民建房居住。看来西汉古城墙的西段以及西城门在明清年代,甚至更早,早被历史事件毁坏;东城门遗址保留较完整,为现在大公路所历之口。千车万车上五台山朝台,此东门是必经之口,经此口后才能攀越阁子岭,穿越阁洞,历茹湖盆地,登上五台山朝台祈愿;南门无踪,周围正在施工建桥。

 今所看到的五台西汉虑古城墙,经历了二千多年的风雨沧桑,柴草丛生,千疮百孔,表土老化,獾洞隐连。不知这就是西汉古城墙者,易以为是天生的土丘连续。看古城壕,多年暴洪冲刷,支沟无形,弯曲荒凉,干涸不润。但它所表达、所彰显的是五台古老的汉文化和五台古人的聪明才智,勤劳勇敢。

                          

据文献所知,五台西汉置虑县,因县城西北有虑山,环城虑河,故得名。笔者多次实地考察以为,要说虑河环城,只能环西汉古城半西半南的两面城垣。中国古代置城环水除了使城增添一种美感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现场所察五台西汉古城东北城壕,具相当的高度,高于当时的虑河河床,所以形成虑水通体环城是没有条件的。那么,西汉虑古城的东北两面城垣,到底是怎样环水的呢?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神秘的历史之谜?再者,除了城外环水,还有城内人口用水问题。当时西汉虑古城城址地域之庞大。起码大于北魏太和十年所迁至今的新城城址。这么辽阔的城址,城内有县政府机关,有驻军马匹,有居民百姓,有买卖商业作坊等,城内人口或高于万人,或低于万人,实在无资料可查。对于这么多人口的生活用水,据现时现场所查,真是距水源甚远。不可能全城人口都可饮用虑之水。因为虑环水当时距县城是另有一段距离的。判断那时的取水设施和交通能力,只有城西南边沿所居人口可食用河水。大部分人口的生活用水从何而来呢?这好像又是一层谜?值得思考和研究。

带着层层疑问,笔者几经登上北东两段城墙考察。西望东龙泉村,昔日古杨参天,泉水环流村前。自从所靠的大垴山后的七里沟村在早年打了深井,泉水自此干涸。只说汉时龙泉村的泉水之源比古城壕低得多,是不能将泉水引入古城壕的。北望龙泉村后东西走向的大垴山的延伸山体。今古城村人叫掌里山,与古城墙湾隔城壕相对,掌里山与古城壕连接的土梁沟壑纵横,把山下的层层梯田分割的梁梁不连。若遇大雨,各沟洪水就会一路下冲,汇进今日古城壕,经城壕奔向虑河。

再述在汉代我们五台的祖先选定城址时,必然带着城内用水,城垣环水,军事防御,发展生产等若干问题去周密测量。这本身就反应着五台古老水文化的背景。据<<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书中阐述:在汉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原理,解决间接测远,测山高,测城邑大小等问题。这种间接测量的方法,在汉代数学著作称为“重差术。” 所以笔者对西汉虑古城通城环水没有怀疑,笔者除几经实地考察外,又走访当地群众,到底北东城壕的环水之源在何处?希望获得线索,解开谜团,深入探索五台西汉古城的古老水文化。古城村六十四岁的杨洪龙老者提供说,他小时候在现今古城水塔相邻的城壕,昔地名鬼壑子沟,曾有一涌泉存在,冬季涌泉在沟内外流成冰,时为顽童的他和小伙伴们自制滑冰车,在这里滑冰取乐。古城村古稀老先生杨宜汉回忆说,至今古城壕的南段还有泉眼存在,随着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天大旱的季节就干涸无水了。他又回忆说,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少百姓为了躲避战火灾难,抛下家园,流离村外。在掌里山前的土梁地里打反窖过夜,白天在地里劳作,为了这样生活的持续,他试着在窖穴前自力打井探水,居然在丈余深处打出了清澈的泉水。从此不用到村里去取水,即可在反窖洞里烧水做饭避战火。还有百姓们学着王三在在这里自力打井都获成功,就地取饮用水生活生产。五台城东十多里有个双泉寺,双泉寺有清代雍正五年的《喜雨碑》。碑文中有这样的记载:“台城西面皆山率多石泉。”从以上这些事实推论,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地下水源更丰富。虽查无资料,但从众多因素的推断:五台西汉虑古城的北东城壕,还有半个西城壕的环水来源于掌里山一带,居高临下的若干涌泉汇集成流,形成东北与半西城壕的环水。对城壕涌泉环水,笔者另有一点大胆的想象:涌泉汇流必定流量有限,,为了环水的清明稳定,当时可能在城壕沟分段筑堰堵水,最后环流后沟(古城村地名),汇入虑河。这样,西汉古城整体环水,城内人口均可就近从东南西北四门取水。至于筑城墙取土所留之塘,塘的引申义为水,塘中从城壕环水引进,当时的科技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只因塘在城址而居高,城外环水居低。笔者疑为当时取土现泉,取土筑城工竣后,因塘中有涌泉,自然成为真正的水塘,既改善调节了城中环境,也提供了城内人口的生活用水。这样多元化的水源,保证了西汉古城人民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转。另外,东城门外有地名“大栏桥”,桥本身表达的是水文化。由此想象东城门外必有吊桥,桥下必有环水,这是古代城池必不可少的军事防御。大拦桥的地名,进一步表明西汉虑古城环水的肯定性,我们五台西汉先民凭着他们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古老的水文化。

                         

1984年考古大普查文献所知,在五台西汉虑古城这片热土上,早在新石器时期,五台原始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演绎着智慧和传承。笔者考察时,采集到新石器时期原始五台先民用过、显现农耕文化的石刀标本、豆盘标本各一件。在弄清楚五台西汉虑古城通体环水,以及保证城中人口生活用水的前提下,新石器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五台原始先民临水而居的谜团也迎刃而解。西汉至新石器时期最少相隔三千多年,由此推断,这里的水资源更丰富。那时,大有可能是山上山下涌泉相汇,溪水潺潺,百花争艳,鸟禽起落,狍鹿奔跑,清清溪水居高汇流,流经原始先民们的生活地,又缓缓平流,向往虑河。不难想象,五六千年前,这里曾是一幅山水美丽人繁忙的生活画卷——有丰富的水资源,才具有新石器时期原始古人在此生活、生产、生存的条件。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古城用水人口的增加,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日俱增,地下水资源必然下降,再加上古虑河床的日益南移,虑西汉古城的用水必然日趋困难。这样,历史的脚步走到公元四八六年(北魏太和十年)复置县,改名驴夷县,到隋代(公元六零七年)改名五台县,(此次改名与五台山五顶建五方文殊庙有关)将县城移迁至现在城址。(城址在今南北主街以东)(西城门位于今购物中心大楼门前)以科学的理念分析,移迁新城最重要的因素与水有关,直接说因城中人口生活用水供应不足,才迁往新城址。次要的因素可说是军事防御的需要。尔后才有:“狐引成”、“蝉城”的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