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病性神经症的咨询案例

 cloudsrosy 2018-02-26

一、摘要:

 成某是大一新生,在UPI普查中被发现总分高达46分,本人主动要求咨询,解决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总怀疑自己患有各种怪病的问题。咨询中发现他的问题有其个性根源:幼年受到过度保护、青少年时期受到过度限制,此外还有生活事件压力:高考。内外因共同作用下他在高中阶段发生了行为和心理异常。在行为上“过得很乱”,在心理上发生“疑病性神经症”严重障碍,逃避了学习的艰苦,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自我评价很低,自我感觉很痛苦,

渴望改变。

咨询师主要使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五次会谈和若干咨询作业训练,协助成某改善了认知,提高了注意水平,并初步建立起新的学习能力,同时在情感上接受了自我的现实,并树立起改变的信心。

 二、主诉   

成某称“上课和安静下来看书时就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想法,总是想自己什么地方会不会有病了,或者身体有异味了。但现在闻不到。体检结果总是正常的,没病,可就是学习的时候浑身不自在,有的时候不学习也有这种感觉。”“对别人的咳嗽很敏感,觉得是自己身上的病菌影响了别人。有的时候没人咳嗽了自己又很不安,老感觉憋得难受。期待有人咳嗽,内心在想怎么还没人咳嗽呢?很紧张。但听到咳嗽自己的心又往下一沉。”“以前在中学时很严重,军训期间好象没什么感觉了,想不到一上课又开始了。”“以前复读的时候收到考上大学的同学的贺卡,会有三分钟热度,想好好学习,但一走神就又完了。”“总是走神,才看两个字就不知道想什么了,有时侯觉得自己没有了,不是自己了,都想不起刚才在想些什么。拿自己没有办法。”“根本学不进去。上课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就看老师嘴巴在动。”“心中老有不踏实的感觉,但不明白为什么。看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也无法投入,不时转头看周围,觉得很不安全。”“应该说喜欢文学吧,也爱看美国大片。对学习没兴趣,数学最头疼。”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初次访谈时衣着整洁,清秀斯文,声音细弱,思维正常,言谈举止反应略带焦急,急于知道自己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他告诉我他在上我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从公寓段生活指导教师和班主任那里侧面了解认为:此人文静内向,给人印象不深。无旷课、睡懒觉等现象。  

后来上课时暗地观察他,总是很安静地端坐在最后排靠墙,有两次提问回答不上来,后改善。      

四、评估和诊断   

从思维和言谈反应判断,求助者虽然入学分数很低,但智力正常。性格内向,情绪表面平稳内在焦虑,魂不守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很差。根据经验,学生对自己有兴趣的但与高考无关的事情(娱乐、课外阅读等)不敢投入,感觉不安,同时对自己没兴趣的学习却“安静地”思想开小差,仿佛在认真学习,这是高考压力导致的学习障碍的一种典型表现。

求助者心理紊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障碍:看不进书,听不进讲课,心理上对学习排斥感强烈;2、感觉障碍:内感性不适;对他人咳嗽过敏,总疑心自己有病;3、情绪障碍:长期精神折磨,睡眠不好,忧心忡忡。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诊断和评估,经与成某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和具体目标:1、提高注意水平,缓和焦虑情绪,改善睡眠;2、寻找心理紊乱根源,改善认知结构,训练积极的行为;  

(二)长远及最终目标:1、建立正常的学习行为;2、消除或控制疑病观念,悦纳自我,获得自由。

去找医师而是找我,说明内心对自己的病有数,知道是心理问题,判断得很正确。他苦笑。我很诚恳地说:“看你消瘦,睡不好,这一个多星期你一定想得很多也很深,并感到苦恼。我很想听听你的心里话。”  

    “其实不瞒您说,颜老师,”成某说,“我是个缺乏毅力的人。我害怕复杂的事情,还胆小怕危险。怕得罪人被人砍,这很丢人。学习很烂,都没法收拾。”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不应该这样窝囊,但改变很困难。每次收到考上大学的同学的贺卡都暗暗发誓要努力拼搏,但三分钟热度,一走神全完了。“有了病父母对我就和气多了。”“但我受不了老走神,老想着有病,胸口憋堵,受不了这种浑身不自在的一点意思都没有的日子。”“我是真的不想学习了,我最好的选择可能还是退学。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上大学继续学习,是他们逼的我。我觉得要是做小工去我的病自然就会好了的。可他们非要我上大学,又为我花钱买罪受!”      “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虽然我心里想他父母不对,但我却这样问。我的职业道德不允许我干预他的父母的价值观——实际上在当代中国,他们的价值观还是绝对的主流。“我不能确定„„”他压抑着说,流泪。其实他清楚,但拒绝认同。于是我请他跟我合作再次回顾他的成长经历,重点放在跟父母的关系上。他小时侯很受宠,要什么就有什么,甚至闯了祸姐姐要替他受罚,但从来不许他碰脏东西,不许他在外面玩。小时侯大部分时间在看电视节目,他的知识面比较宽,比别的小孩知道得多。上学后父亲态度渐渐开始转变,越来越严厉,父母间经常为此冲突,父亲责怪母亲惯坏他,还打母亲。后来上了初中,母亲的态度也变化了,对他的抱怨和唠叨多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小时侯父母那么好后来却那么坏。从电视上得知某些动物靠气味识别亲子关系,认为自己身体气味发生了变化,于是要求治疗。他变得孤僻,原来在家庭餐桌上多话的少年变成一个总躲着父母的青年。父母对他更多的是训斥和抱怨,他认为自己的确干了不少坏事。  我鼓励他继续讲下去。他告诉我他跟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一起玩彩票的事情。他们把学费用于买彩票,中了奖就大吃大喝快乐一番。后来把别的同学托他带的钱也化了。他又到处借钱,实际亏掉近万元。债务全落在他头上。他骗家里说学费被偷了,又要到钱,然后找几个表兄借钱还了其余的债。父亲知道后把所有表兄召集到家,让他回去。那次父亲没有打他,而是哭了,表兄们都吓得跪在他父亲面前求他宽恕儿子。父亲把钱还给他们,对儿子说你已经长大了,今后自己看着办,但大学必须上,供到大学毕业。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瞎玩,天天端坐在教室看书听课,但灵魂根本不在,灵魂也没有去玩,就是丢了。父亲的异常行为把他吓坏了。  

     我告诉他缺乏毅力、胆小不是错误,只是短处,跟童年被溺爱、缺少锻炼、养成依赖有关,通过训练可以改善。你还在成长中,不能所有责任都是你承担,不要过于自责。这次会谈大大超时,但收获很大。成某总结的时候表示感觉到对自己的病根有了深刻的领悟,下定了改变现状的决心。说如果不改变,做小工更难生存。  

这次咨询并没有完全按照咨询既定目的展开,但我感到成某的成长体验很强烈。      

(五)第五次(2013615日)咨询  

     1、咨询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争取实际变化;(2)学会放松疑病心理,带着问题过正常生活;(3)结束咨询关系,约定随访大致时间。采用办法:会谈法。  

     2、咨询过程:  

成某按时到达,有疲倦感。我问他这一个星期做了什么想了什么,他说他在看书,从图书馆借了本《发展心理学》。他发现看书还是要走神,但不象以前走了不回来,总能及时回来。书上的内容有点深,但能看懂。他觉得过去时间浪费太多了,心里感到着急。他按照我教的办法训练自己看书集中注意的时间,已经积累到15分钟不走神了,但累死了。结果发现睡眠比以前好多了。训练的时候总有疑病的闪念进入大脑,但自己能察觉并排除,只是太紧张了。我肯定了他取得的成绩,告诉他不必再刻意训练了,把训练与日常学习结合起来,注意劳逸结合。学习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份心情,不是好高务远的决心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他点头。我问:“你回忆一下,在什么时候你的怀疑自己有病的想法不往脑子里窜?”他说:“小的时候没有;跟女孩亲热的时候没有;玩彩票的时候没有;现在这会儿就没有,是能止住。”“不能总跟女孩亲热,也不能总买彩票,花钱雇我也不现实,看来只能回去当孩子了!”我笑道。他也笑,轻松起来。但问:“有什么办法能止住这种想法吗?”“你觉得总怀疑自己有病实际上又没有,在别人看来是怎样的?”“会觉得奇怪。”“还有呢?”“可笑。”“那你也可以嘲笑这种想法。”他若有所思,抓耳挠腮,笑得勉强。于是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一些问题,比如脚气、性格暴躁等,但都不影响正常生活。疑病也有积极的一面,你很关心爱护自己。你一定研究过一些病症知识,但没有研究透,加进许多自己主观想象的内容”,他说是的,为了自己感觉到的症状他经常去医院向医生咨询或者到书店找书,自己还经常瞎想。我说“现在你就带着它过日子好了,慢慢也就淡漠了。”他表示同意。  

    我请他回顾一个多月的咨询历程和心理变化,他觉得收获很大,对未来有一定信心了,对我表示感谢。我说“要感谢的是你自己,是你那颗挣扎着要醒过来的心灵。如果它要放弃,谁都拦不住。”他很感动。结束咨询让他觉得有些失落,担心结束后他又会回到老样子。我说只要问你的心愿不愿意回去。他表示会珍惜我给予的机会,我说是他自己给自己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多。我建议到学期结束前再随访一次,平时课间有问题尽管问,但不再谈论走神、疑病话题,只谈学习,他同意。  

    最后我请他完成一个家庭作业:找个假期时间,说服父母,从烧水做起为他们洗一次脚,然后把感受告诉我。“那不可能,他们不会同意的!”“你应该试一试,告诉他们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作业,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的。”“一定要做吗?这太难了。”“一定要做,相信我,这个作业对你非常重要。”他终于承诺去做。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认为效果很好,有信心控制自己的问题,以正常的心态生活并真正开始努力了;  

    2、询问班主任:觉得他有精神多了,不那样萎靡不振了,变得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了。  

    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日常观察,求助者确实好转。整个咨询过程虽不长但有些曲折,在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互动中有过阻抗、移情等,但处理得还好。本案例的基本成功主要应归功于求助者的强烈的求治愿望,我也尽了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