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人咽着唾沫看到饿哭的《舌尖上的中国》,在沉寂了四年之后,终于出了第三季。 然而,PP小财迅速撸完几集后发现:看完了不仅不想流着口水点个外卖解馋,甚至还想买口“章丘铁锅”? 直观点形容,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你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 而第三季,你看到的却是这样的: 曾经的国民下饭神剧,俨然转型成了一档电视购物节目。 上来第一集先讲《器》,介绍了各种烹饪用具,锅碗瓢盆什么的。妈妈粉们瞬间被炒鸡蛋不粘锅、还能用来照镜子的章丘铁锅种草,一时“洛阳纸贵,章丘无锅”。某宝甚至一度卖到脱销。 但小财心里不禁要打个问号:既是《舌尖》,为何火的是器物不是美食?是喧宾夺主还是另有用意? 而如今,《舌尖3》已然接近尾声,不同于前两季的好评如潮,反而遭到了如潮水般的口诛笔伐:有说这一季狂撒鸡汤、猛变知音体的;也有抨击片中引用的人文典故出了低级历史错误的;还有人说,《舌尖3》主创过分沉迷仪式感,重讲礼仪教化人,却失了“舌尖”本味。还有摄影专业人士吐槽片子成像过曝、欠曝、暗部死黑等技术问题…… 豆瓣评分也从刚开播当晚的8.0掉到如今的4.5分了,这体验,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是“火不过三定律”定律应验,还是另有隐情? 而早在2014年还没开拍时,就掳获2.6亿总招标金额的《舌尖3》,在“出走”的这几年中究竟都遭遇了些什么?从神坛走下的《舌尖3》究竟又害苦了谁? 舌尖3大换血,原导演出走、转投腾讯怀抱? 《舌尖上的中国》有多火?看下面这位组数据就知道了。 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成立第一年,全年频道广告收益3600万; 2012年,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问世,很快就在全国上下刮起一阵“舌尖”热潮,创下全国收视率第一,开播十天后超过一亿的网络视频点击量,豆瓣评分高达9.3分。借《舌尖1》的效应,2013年广告收益突破五亿; 2014年,陈晓卿团队顺势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特约冠名播出的两家总共投入了九千多万元的广告费,《舌尖2》的整体广告盈利超过1个亿。 凭借着前两季的热度,坐着“顺风车”的《舌尖3》毫无意外地接到了各方抛来的橄榄枝。 2014年11月18日,在央视2015年黄金广告招标大会上,共有4家企业竞标夺得《舌尖3》的4个广告标的。分别是“法国柏阁”以1.18亿拿下《舌尖3》独家冠名,美的、王老吉、鲁花分别以7099万、4000万和3999万成为《舌尖3》行业合作伙伴。 按照前两季的经验,不出意外的话,《舌尖3》本该在2015下半年,最迟2016上半年就和大家见面了。 但是意外很快就来了,2014年7月30日,《舌尖上的中国》总制片人刘文因经济问题被带走,随后引发频道管理层频繁更换。之后,舌尖前两季的总导演陈晓卿也被曝因“个人原因”离职。 顺便,他还带走了《舌尖》的原班人马,另立门户,声称新公司将继续以纪录片创作为主业,而且新公司筹备的第一部纪录片依然和“美食”有关,并将预计和国际团队进行合作。大有和前东家叫板的架势。 从“坐办公室”到创业公司,陈晓卿“转型”的似乎毫无压力。而有意思的是,经过一系列的深入查询发现,与陈晓卿相关联的公司背后均出现了腾讯的身影。 据工商信息信用系统显示,与陈晓卿有关联的公司共3家,分别为北京时代侧影传媒科技(以下简称“时代侧影”)、北京稻来传媒科技(以下简称“稻来传媒”)、北京凌云竞生文化传媒(以下简称“凌云竞生”)。 ▲图片来源:启信宝 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上述三家公司的股东、主要成员中也出现了《舌尖》的原班人马。朱乐贤为《舌尖2》制片人。刘硕为《舌尖2》导演,李勇则是《舌尖》第一集导演,张平为《舌尖2》的剪辑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三家与陈晓卿有关联的公司中,其股东均出现了“利创信息”这家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任宇昕担任利创信息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这家公司背后的股东为利通投资,持股比例为100%。 那么,利通投资又什么来头? 业界盛传此乃腾讯旗下产业基金。利通投资成立于2013年8月5日,注册资本5亿元,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任宇昕。而任宇昕也出现在了腾讯官网的“管理团队”页面中,为腾讯首席运营官。而利通投资的4名股东陈菲、朱劲松、胡敏和李慧敏,有媒体报道,前三位都是腾讯员工。 亦有腾讯内部人员透露,确与陈晓卿团队开展了合作。而此外,时代侧影、稻来传媒、凌云竞生三家公司的股东之一朱乐贤,现在已是腾讯视频纪录片内容运营中心副总监。 腾讯对纪录片业务也早有布局,去年4月,腾讯与BBC达成协议,超过1000小时的BBC纪录片内容将登陆腾讯。如此看来,这意味着腾讯通过“利创信息”间接参与投资了陈晓卿的3家公司。但对于陈晓卿获得腾讯投资的具体金额目前还尚未可知。 迟到三年、损失过亿,背后究竟谁在“喊冤”? 管理高层大换血,总导演离职等系列连锁反应……这一切的连锁反应导致直到2017年4月,《舌尖3》才正式启动拍摄,2018年才播出,迟到了近3年。 除了被吊足胃口的观众,恐怕背后最苦不堪言的就要属那群真金白银砸下去的广告冠名商了。 2014年11月18日,在央视2015年黄金广告招标大会上,“法国柏阁”拿下《舌尖3》独家冠名,美的、王老吉、鲁花分别成为《舌尖3》行业合作伙伴。 2014年11月18日,“法国柏阁”拿下《舌尖3》独家冠名权 2014年11月18日,王老吉中标成为 《舌尖3》行业合作伙伴后,上台互动 2015年5月,美的、王老吉、鲁花作为 “行业合作伙伴”参加《舌尖3》启动仪式 但是,由于迟迟未播,中标价较高的美的和王老吉估计是等不及了,并没有出现在《舌尖3》播出后的赞助商名单里,也没有它们的广告。广告和片尾鸣谢的原定赞助商只有法国柏阁和鲁花。 在2014年11月18日,央视2015年黄金广告招标大会上,作为第一标,《舌尖3》独家冠名拍出1.18亿元的价格,被宁夏懿丰集团旗下的“法国柏阁”葡萄酒夺得。 宁夏懿丰集团从名酒代理贸易起家,2012年,公司收购了法国波尔多700年历史的柏阁酒庄,准备大干一场,把“法国柏阁”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冠名《舌尖3》,目的是帮助柏阁完成未来占领全国葡萄酒10%的市场蓝图。 却不曾料到,原计划2015、16年开播的《舌尖3》一直跳票,这一拖就到了2018。以致于本来打算2016年大举发力的柏阁,在这几年都没有掀起什么值得注意的浪花,导致整体市场推广战略受到了强烈的阻滞。 “但柏阁并没有向央视索赔违约金,默默承受了三年带来的损失。” 但苦苦等待重金押注的《舌尖3》为品牌带来“传播爆发点”的三年间,宁夏懿丰的日子并不好过。这家企业的资金陷入窘境,创始人失去控股权并一度官司缠身。 那么,宁夏懿丰是否能借《舌尖3》的开播,咸鱼翻身,而对于跳票的美的和王老吉而言,错过了《舌尖3》这一中国原创纪录片界的超级大IP,究竟是不是一大损失呢? 《舌尖3》如今已然接近尾声,虽然节目给予了“法国柏阁”显著的广告位置,但截至目前,柏阁红酒在各大平台上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以某宝为例,截至2月23日晚9时许,其主推产品法国柏阁干型红葡萄酒311,售价为118元,月销量为54瓶,付款人数25人,而评价人数为零。售价398元的甜型葡萄酒358、售价1000元的干型红葡萄酒718和售价3000元的干型红葡萄酒919等多款产品的付款人数均为0。 “法国柏阁”的天猫部分商品销售情况截图 而跳票的美的、王老吉这两年又都有哪些动作呢? 王老吉在2015年冠名了湖北卫视的《我为喜剧狂》节目;同年,王老吉首席赞助《万万没想到》网络大电影;2017年冠名赞助浙江卫视新综艺《我们十七岁》及深度合作2017年网综《明日之子》,实现内容共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17年,美的智能空调赞助了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四季、《开心密室》;美的冰箱则连续3季赞助《拜托了冰箱》。以《拜托了冰箱3》为例,其也以播放量破6亿收官。对于美的来说,无疑收获满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于美的、王老吉来说,错过了《舌尖3》也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