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锹下去 竟然挖出了七个朝代

 潇潇雨ekg9m5f4 2018-02-27

有一位近代的正定人在开元寺南挖了个坑,埋藏起一个黑釉瓷罐,还在上面扣了一个盆。他没想到的是,一锹挖下去居然穿越到了唐朝。这个四五十厘米高的陶罐,不经意间打通了从北宋到元明的文化沉积。河北省文研所的考古工作者们,为土层依次标出了唐代、五代、北宋、宋金、元明等年代。

在这里发现了7个朝代连续文化层叠压、出土了近2000件文物、河北四大名窑瓷器出现于同一古文化遗址。这就是始建于公元540年的开元寺,这一次考古让这座千年古寺、佛教名刹再次向世人绽露了它的历史地位和佛教文化的精华所在。

开元寺的须弥塔是正定古城著名的四塔之一,1956年就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始建于唐朝,有着鲜明的唐朝风格。我原来还感叹这座来自唐朝的古塔保留的如此之好令人惊叹。后来才知道是经过了后人多次修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朝修复的建筑,一直保留了它的原始风貌。晚清时开元寺寺院废毁,殿堂塌落,已经破落的仅剩须弥塔和钟楼了。

钟楼里悬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当年梁思成先生的《正定调查纪略》中说:“开元寺的钟楼,才是我们意外的收获。”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座珍贵的唐代建筑遗存。有人说后来在维修钟楼时改掉了唐朝原始的斗拱结构,可叹可惜,现在已经不开门了。

须弥塔,又称雁塔,和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的风格极其相似。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由于雕刻的非常形象逼真,是孩子们玩耍和游人拍照最多的地方。

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可惜已经毁坏。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塔内供奉的佛像,以我这个佛教的外行人来看应该是三世佛,雕塑风格显然与我们常看到的大不相同,最明显的区别在眼睛,眼睛细长至耳,眼白甚多。头上的发型也少了人们俗称的菜花头。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

其实真正让开元寺名声大噪、走到人前的应该说是门口的大赑屃。有关专家初步考证,为后唐遗物,距今约1200余年,是研究我国后唐至五代时期历史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国内罕见的艺术珍品,堪称天下第一。世纪之初多年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的画面上。

正定的大赑屃出土于2000年6月,它是一尊巨大的赑屃碑座。赑屃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达107吨。称的上是“天下第一赑屃”,出土时曾经轰动了全国。

大赑屃出土于正定府前街的建筑工地上,后来被移置到开元寺内。赑屃体态丰满,头略抬,颈前伸,圆眼睛,两只小耳朵向后抿着,鼻头宽、鼻孔圆,两只尖牙外露,大嘴紧闭。赑屃的脖子、腿上刻划的几条褶皱,表现出了肌肤肥硕;浑圆的腹部雕刻的浅纹向两侧突出,以显示其驮碑所承受的重压。

这座大赑屃举世瞩目、举世无双,据专家推算巨碑高度(连碑座)达14到15米,宽度在3.6米之内,厚度也有将近1米。假如保存齐全,这将是全国最大的一块石碑。那么这座碑是谁的?记载了什么?原址不会仅有一座碑吧?虽然后人推测众多,但是能够证实,能够服众的可以说是没有。这座大赑屃的面世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猜想和千古之谜。此刻我想的是:我们这代人能有千古传世之作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