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等我有空”,让多少关系变成遗憾

 猫头鹰83 2018-02-27


舍不得花钱的妈妈

也是个爱美的女人

我是一个很“懒”的人。


几年前,智能手机刚上市没多久,年轻人人手一个。


在过年期间我们全都低头抢红包的时候,我爸也曾经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却被我以“操作太复杂了,你们搞不懂”为理由就打发了。


爸爸也没说什么,就乐呵呵地看我们抢得热火朝天。


其实,当时我只是嫌教他们上网太麻烦。


没过多久,我爸生日,先生给我爸买了手机当礼物,不仅教会他用无线网,还告诉他如何使用微信,我爸这才得偿所愿。


之前家庭聚会,年轻人全都低头看手机的时候,老人总在旁边喋喋不休:“你们眼睛都坏了,不要看了。”


现在年轻人还是排排坐、玩手机的时候,再没有人说我们了。


反而父母、舅舅、姑妈们戴着老花镜都在眯着眼睛看,彼此还交流“呀,这篇文章我要转发给你!”


我这才恍然大悟:以前父母的唠叨里也有着他们说不出口的期待。


对于每天都在新奇变化的世界,他们也想努力参与其中,却经常只是试探地问着,生怕多添了麻烦。


原来,他们也在小心翼翼地靠近着我们的世界。



在你认识父母之前, 他们是谁?



在网上看到一个专题,超级精彩,是一群外国网友把父母年轻时候的照片晒出来。


年轻人总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酷的存在,没想到三四十年前的老爸老妈们,比我们现在还要潮,还要酷!


(1984年,我老妈是坦克驾驶员,美艳不可方物)


(1982年,我老爸在海德高中玩滑板,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像他一样酷)


(1977年,我老爸在玩滑板,这个动作我从来也没有完成过)


我也翻到过我爸妈的照片,包括我爷爷的照片。


30岁的时候,我爷爷风流倜傥得像上海照相馆门口的电影明星,我爸爸是篮球队的最佳投手、飒爽英姿,而我妈妈刚生完我就烫着头,穿着喇叭裤,绝对是辣妈一个……


可是,从我有记忆以来他们不是这样的,我妈不是每天去菜市场,就是追着孙子跑前跑后,我爸更是看不惯我每一条破洞牛仔裤……


总之,他们就是一个普通的称呼——“父母”而已。


《奇葩说》里有一期辩题讨论“父母该不该被送去养老院?”,两方争论不休。


蔡康永总结时一语道破这个命题的逻辑弱点:


“父母是老人,但首先是人,有自己的选择权。”


生活中我们习惯性把父母当了“父母”,而我们也都在自己的角色里“挣扎”。


考虑各种自以为的孝顺,忘了每个人都有的属于自己的一面。


那么,在成为父母之前,他们又是谁呢?


韩国电视剧《我亲爱的朋友》非常特别,它记录了一群老年人的友情故事。


老年人在这部剧里不再是谁的爷爷、奶奶、父母,甚至七大姑八大姨,而只是彼此陪伴了几十年的朋友。


这群爷爷奶奶常常在一起聚会,跳起舞斗起嘴就像年轻的我们;喝过酒后,对年轻时发生的恋情八卦依然津津乐道;而纠结过的三角恋当事人,老来依然耿耿于怀,有时甚至大打出手



其中有个细节是参加过一次聚会,在回家的路上,一个老奶奶追忆过往事后,发现镜子中自己这么老了。


感叹道:


人真的好奇怪,年龄会长大,但是心里的灵魂却长不大,永远像当年一样。


这句话感动了我。三十多岁的我每每也会恍惚,还以为我是刚上大学的自己,怎么转眼就成家立业。


原来,这种感受在老年人心里更深刻。


内心的自己,是一个人的精神体,无论人的年纪多大,也依然有成长和参与世界的本能。



人老了,但精神依然要生长



老年人就只能穿得大红大绿,背着孙子孙女的书包,“接地气”地生活着吗?


杨绛说,在暮年,我们劳顿的人生,才终于得到了一个真正的居所。


老年不是人生的垃圾时间,相反可能是一个最能做自己的时间。


日本82岁老奶奶岩室纯子,白天卖饺子,夜晚蹦迪当DJ嗨爆全场;


德国80岁老人海蒂·赫尔岑,自驾老爷车环游世界950天潇洒至极;


美国94岁老人哈丽雅特·汤普森,令人震惊地完成半程马拉松;


我们总说要圆梦,要做自己,有时忽略了想要做自己的也不止是我们。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老年生活,不只是安心养老,儿孙满堂;


更是延续年轻时的快乐生活,继续年轻时没来得及完成的梦想。


现在养生知识随处可见:早上醒来先刮头皮、捶腿十分钟,然后再揉腰一百下;每天五颗醋泡黑豆,再来一把红皮花生……


许多老人用养生来抵御生命将逝的恐惧和暮年的孤独。


但惜命不一定就会长寿,快乐地生活却能带来生命能量的滋养。


老年生活确实需要吃“老本”,不说健康、金钱这些“老本”,最重要的是还要有精神老本。


精神开放,对自我的探索不停止,这才是活力之源。


虽然年老会让人受到很多的身体限制,但是探索和审美其实不会停止,而且反而会因为一个人精神体的成熟,感受更丰富更有层次。


人大了后最难的不是升职加薪,也不是如何学会养生逆龄,而是保存内心的活力。被感动便哭,被点燃就笑,即使不再年轻,也依然会热泪盈眶。



赶在遗憾之前



我爸本来不会上网,去年过年期间,回家休息,我认真地给他普及了手机的红包玩法和网购。

 

就在我刚回北京不久,孩子生日的时候,我爸爸第一次用手机发了红包,并且打了四五百字的长微信送出自己的祝福。我都能想象他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字输入的样子,

 

其中有一句让我泪目:“女儿啊,教会我用手机之后,发现离你们更近了,视频也可以,红包也可以。其实爸爸不喜欢上网买东西,是想听得懂你们说的话。如果还能听懂,就证明我还没有老……”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很可能每天都在遭遇年轻文化的错愕瞬间,“你老了”这三个字总不经意地被摆在随处可见的角落。


叔本华这样描述老年人的孤独:


“活跃忙碌的生活到了此时也大都结束了。


这时,再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也不再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他们所隶属的一代人又所剩无几了。


周围的人群属于新的、陌生的一代,他们成了一种客观的孤零零的存在。


而时间的流逝越来越迅速…… ”


在肉身的毁灭之前,所有的人老去,第一步是社会化的退行,而这与青春期的社会化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


与后者的奋发相反,它写满了遗憾和孤独。


年纪二字总让人误以为,我们坐上一艘远去的时间之船,却只能任由它飘荡。


也许,该有一双眼睛来“看见”年老后的世界,不是居高临下地给予,而是像同路人那样引导他们参与我们的世界。


如果说年轻的子女回家,是回到父母身边,回到父母的世界里;


那么带父母同行,则是邀请父母来到我的世界,此刻,与他们共享年轻的世界。


未曾陪伴的遗憾,终究是属于双方的。赶在遗憾来之前,别像视频中的孩子,总以为来日方长。




成年后,你选择你的关系


青年作家蒋方舟,在一篇文章里写自己的母女关系:


“与母亲最好的关系是友谊,友谊比亲情要幸运很多,价值观做底,还有很多共同前行的记忆。


多年不见,忽然抬头发现对方在平行的航道上,没有一方被远远甩在后面,之前中断的交往再次无缝地续上,情谊从未中断过……


我错过了她的最盛年,却参与了她五十岁后的再次成长。”


是的,对一个更大的世界来说,我们之间,也许从来不是母子,父子这样的人伦关系,而是这个茫茫世界的旅行者、同路人。


也只有这样的平等,彼此辽阔自由;

有了这样的陪伴,则天涯孤旅一路温馨


我所能想到最好的孝顺,便是成年后,还能从一个更宽阔地角度,带着父母他们走向更大、更新的自由世界。


在这里向你推荐皇包车旅行,专业中文包车出境游平台。


皇包车旅行可能是你带父母出游最好的工具,提供全世界1600+城市的全程包车带玩服务。


提供服务的司导全部是在当地生活多年、中文流利的华人,就像你在当地生活了多年的一位老朋友一样,全程定制带玩,带你去最有意思的地方,吃最有特色的当地美食。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传达了你对父母的一份爱意——是时候带父母出去玩了。



[ 在你眼里,爸妈做过最酷的事情是什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