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寿星”袁枚有什么独到的养生秘籍?

 gs老张 2018-02-27

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卒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享年82岁。袁枚在清代文坛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他年逾八旬,仍作诗不止,写字不辍,神清气朗,身体状态极佳,“齿若编贝,声若洪钟”,被世人赞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

“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去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这是袁枚年近80岁时写的一首《喜老》,充分表达了诗人虚怀若谷,看淡生死,豁达的人生理念。

袁枚有很多诗作都在谈论养生,值得我们思考学习,比如他在《随园诗话》中说:“冬常早起夏常眠,生性耽游自在天。身健每嫌儿女弱,心虚常觉友朋贤。”诗中谈到良好的作息习惯,谦虚对待朋友,多向朋友学习的心态,都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好方法。又如在《病后作》中他写过:“始知将尽灯,不可使扇风;又如将落叶,何堪风再戕!寄语衰年人,寒暑宜周防。”提示老年朋友,要注意提防寒暑气温的变化和疾病的侵袭。

袁枚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在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勤政,颇有名声,深得百姓爱戴。但他仕途不顺,在官场受到排挤,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便辞官隐居于南京随园。袁枚在诗中有云:“悲喜适度胸若谷。”意思是要积极主动地控制个人情绪。做到坦然自运,不大喜大悲。对别人宽宏大量,虚怀若谷。因此,即使遭遇挫折,他也能心境泰然,胸怀坦荡,情绪稳定,神志平静,这些性格都大有益于健体养身。

袁枚喜爱养花种草,尤其是兰花,他曾在《偶成》里写过:“幽兰花里熏三日,知觉身轻欲上升。”就是说他置身于兰花丛中,有飘飘欲仙、爽心惬意的那种感觉。在养花和赏花时,也得到了兰花的熏陶,保持了如兰花一样坚定、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心态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袁枚退隐乡间,除了随园的生意,还忙于读书、写作,流传于世的有《随园诗话》《随园尺牍》《小仓山房文集》等著作。他在脑力劳动之余,也注意活动筋骨,做到有动有静,每天除散步、练拳、舞剑外,还喜欢侍花弄草,修剪果木,躬耕陇亩。这些活动,既可创造清洁的环境,又使他劳而不疲,疲而不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袁枚十分喜爱游山玩水,很多祖国的名胜山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著有《游黄山记》《游庐山记》《游桂林诸山记》等许多佳作。

人称袁枚是“地行仙”,64岁时,他写了首《病后作》,诗云:“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厌长。有时逸性发,跳跃如生獐。”他号称自己“上山不嫌高”,怕只怕山不够高。一直到70岁那一年,他还从南京出发,西下安徽、江西,南赴广东、广西,北返湖南、江苏,足迹遍布黄山、庐山、罗浮、桂林、南岳、洞庭等,一路寻幽探胜,归家后,还踌躇满志地写诗云:“自觉山人胆足夸,行年七十走天涯。公然一万三千里,听水听风笑到家。”由此看来,坚持旅行是其一项重要的养生之道。

更可贵的是,袁枚对旅游尽管喜爱但有节制。他在《随园诗话》中,有“养生之道”一节,写道:“康节先生有三不出之戒,谓风不出,雨不出,大寒暑不出也。余七十后,惟暑不出,过中秋才出,此定例也。”要旅游必然要外出,外出活动就要有“定例”,讲规则,风雨天气不外出,极端天气,高温酷暑或者冰天雪地不外出,锻炼身体和大自然规律要很好地结合起来,选择最适合的天气条件,这便是“养生之道”,大概袁枚正是领悟、遵循了这“养生之道”,才最后登上了“文坛寿星”的殿堂。

作者:玲珑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杂志”头条号,更多健康信息等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