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临海 古城印象】 五、人文古迹

 江海报览 2018-02-27
【临海 古城印象】 五、人文古迹
     临海有着近二千年的历史,有众多的古寺、庙、祠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几处寺、庙、祠历史悠久,它们是千年古城的文化标志,也是古城文化内涵的重点所在。
     图1、2、3,龙兴寺
     临海龙兴寺位于古城巾山西麓,始建于唐朝神龙元年(705年),初名为“神龙寺”,曾改成“中兴寺”、“开元寺”,后又复为“龙兴寺”,入口处牌坊上的“神龙古刹”便是此意。 
    距今1300多年历史的古刹几度毁坏几度修建,也曾迁移,最后在抗战时期被毁,仅剩建于唐朝的“千佛塔”。1998年临海市政府于旧址全面重建恢复,建筑结构为仿唐建筑,复“龙兴寺”之名。为临海市佛教活动场所。
  临海龙兴寺在弘扬中国佛教天台宗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唐天宝年间,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扶桑弘法,在其第四次东渡日本前,曾住于此。而龙兴寺高僧思托又随鉴真大师“四度造舟,五次入海”,“始终六渡,经逾十二年”,成为台州第一位赴日本的高僧。思托随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九州后,协助鉴真大师创建了举世闻名的日本国唐招提寺,并亲撰《大唐传戒僧名记大和尚鉴真传》。鉴真圆寂后,思托还制作了鉴真干漆夹蕊座像。思托在日本传播律宗的同时,积极弘扬创立于台州的天台宗教义、并为天皇以下40人受戒,这为后来日僧入唐求法打开了大门。
    临海龙兴寺无愧为中日佛教交流上的名寺,是日本国天台宗的重要发祥地。
     图4、5、6,台州府城隍庙
    台州府城隍庙位于临海望天台路城隍山中段,也称“府城皇庙”,始建唐武德四年(621年),与台州建制的时间一样,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台州最早,规模最大,庙产最多的一座城皇庙。
      府城隍庙供奉的皇神曲坦是三国时期孙权的大臣曲晃的儿子屈坦。曲晃虽位高权重,但为人正直,志在匡扶社稷,常忠言直谏,以忠义著称。后因拼命死谏而被削职为民回到临海章安后,选择居住在临海北固山一带。屈坦于是也跟着来带这里,他无意仕途,奉其母终隐于此地。后来,人们便把此处叫做“屈家庄”。
     台州在唐武德年间开始设县,屈氏故里就成了首任台州长官的衙门,故民间就有了“先有屈家庄,后有台州城”的说法,屈氏故里也被认为是台州文明的源头。后世的台州府城隍庙正是在唐朝武德四年,在屈家旧宅基础上建设起来,唐朝太祖武德四年台州府首建城隍庙时,人们把屈坦供奉为城隍神,
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城隍庙在历史上同样几经毁坏、重建,目前城隍庙所在建筑是2004年重建。为了纪念城隍爷,每年的城隍寿诞都会举行三天的大众保平安活动,到了农历三月三也会举行庙会,热闹非凡。
     图7、8、9,台州府文庙
    台州府文庙又称“孔庙”,位于古城回浦路西端,是临海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庙始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到了明清时期,台州文庙府学规模有所扩大,是当时台州最大的文庙府学,呈现出右庙左学的新格局,开创了台州文庙“庙学合一”的新体制。
     台州文庙府学自北宋以来历遭火灾,几度被毁几度重修重建,到民国时期许多建筑已坍塌无存,保留至今的仅存主体建筑“大成殿”,形制宏伟完好。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殿内横梁上高悬着清朝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8位皇帝御书匾额,体现了历代皇帝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 
     1983年台州府文庙被临海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政府又出资仿康熙旧制复建“大成门”及左、右的“乡贤祠”、名宦祠、明伦堂等。2005年修缮落成并向市民开放。
      今天的台州府文庙,通过讲经和学术交流、瞻仰和礼拜先师等一系列活动,对后人起到了中华民族优秀儒家思想和礼仪文化的教育,为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2、3为龙兴寺;图4、5、6为台州府城隍庙;图7、8、9为台州府文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