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蚌埠古今名人大全(传略)(5)

 bbzbwzsc 2018-02-27

注:①陈资平,原名陈文华,又名陈治平、陈文政,江苏淮安县人。民国22年被捕后叛变,投降汤恩伯,被委任苏鲁豫皖“剿匪”总司令部调查室主任,协助敌人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民国38年2月,见国民党大势已去,遂运动国民党军某部起义,以为反戈之举,但事泄,被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下令在上海枪毙。

朱务平

朱务平(1899~1932),原名焕明,字镜秋,化名朱大生、朱大春、冯心,安徽濉溪县(原属宿县)人。幼年在家乡读私塾,后考入宿县第二高等小学。民国12年(1923年),他负笈徐州,考入培心中学。这时,民主革命浪潮已波及到这所学校,校园内暗中传布着的《向导》等革命宣传品,深深影响着他。民国13年8月,朱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共党员。从此思想一新,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民国14年夏,他被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徐州地委委员兼秘书,在临焕、东三铺、大店一带,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反霸抗捐斗争。民国17年8月,他以中共江南省委特派员身份来蚌工作,旋即兼任重建的蚌埠特支书记。同年12月,在中共徐海蚌特委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特委委员。民国18年6月,他任中共凤阳县委书记。民国19年,江南省委决定将徐海蚌特委分为徐州、海州和长淮三个特委,长淮特委机关设在蚌埠,朱务平任组织部长。民国20年6月,因特委书记陈履真调走,由朱务平继任。

朱务平继任长淮特委书记后,为宣传革命和揭露敌人的种种丑行,继续操办特委机关刊物《红旗报》。他不仅撰文,而且亲自参加刻印工作。这时,蚌埠工人群众由于不堪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多次发生自发的反抗斗争。为了组织领导工人斗争,朱务平深入到群众中去,建立识字班、互济会、拳术团、兄弟会等组织,把工人团结起来,坚持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了配合鄂豫皖边区红军根据地的斗争,朱务平派人潜入驻蚌国民党军队内部,并亲自掌握军运工作,吸收一批革命分子加入共产党,建立党支部,致使这支军队在“围剿”红军中,有两个连的部队哗变。

在朱务平的领导下,蚌埠的共产党组织不断壮大,从原有1个特别支部10名党员,到民国20年4月,发展到8个支部60名党员。民国21年8月,长淮全区有580名党员。

民国21年8月,原长淮特委委员兼军委书记刘平叛变,致长淮特委机关遭到破坏。10月20日,朱务平被捕,随即被押送南京宪兵司令部。在狱中,敌人软硬兼施,时而酷刑拷打,时而送进“优待室”,以名利引诱,他都置之不理,绝不透露自己的身份。敌人带来叛徒指认,他怒目而视;敌人亮出证明材料,说:“只要你承认了,就好说,要不,就枪毙你!”朱务平将材料扔到地上,昂首矗立。

是年11月25日凌晨,细雨蒙蒙,朱务平同狱中其他26名共产党员,被押至雨花台惨遭杀害。

高揖三高揖三(1909~1946),原名高维让,生于蚌埠淮河北岸(今小蚌埠镇)后楼村一个地主家庭。

民国17年(1928年),高揖三在凤阳第五中学毕业,回乡任第一完小国文兼历史教员。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抗日运动高涨,他带领学生过淮河,到蚌埠街头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传群众抵制日货。在学校里,他与崔竹生等组织“求生读书会”,与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的“现实社”建立联系,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他的进步活动为当局所不容,于民国25年被捕。后由其族兄高仲华、高蔚轩(蚌埠商会会长)出面具保获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