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老刘tdrhg 2018-02-27

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红星中学高一备课组

 

《蜀道难》  教学设计

                                      ——在诵读中把握诗歌主旨及情感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及寓意;
2、把握诗歌写景状物寄怀的手法;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本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本诗,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及寓意;
2、把握诗歌写景状物寄怀的表现手法;

3、体会总结本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讨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旧诗导引,进入新课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顺江而下来马鞍山途中所作的《望天门山》。李白一生多次游历马鞍山,留下了50多篇传世佳作。这位在中国文学历史天空大放光彩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能给读者营造一种怎样的感受?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此诗。

 

二、  三读全诗,整体感知

 1、释题: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2、师分组让3-4位同学合作完成诗歌朗诵,初次把握诗的朗诵节奏

    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同时让其他学生注意有无读错的读音并作标记。

 

3、听录音朗诵,并讨论各段的基本内容

    提问一:全诗三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摩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叹战祸之烈,有申戒之意。

4、理解该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后,让全班集体有感情朗诵全诗,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的艰难蜀道。

三、  研读全诗,重点感悟

1、 提问二: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即主旨句是哪一句?

    (学生讨论并让一位同学回答)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个感叹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

 

2、提问三:作者写《蜀道难》,你觉得还有无其他深刻的寓意?谈谈自我理解。

(师生讨论,交流)

明确:关于本诗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说: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没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经。因此说缺乏根据。

三说: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此说也属臆测。

 

【作业布置】:试图按内容思路和情感路线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  诵读全诗,突破难点

 1、试图背诵,温故知新(配乐,带领学生试图边诵读边记忆)

 2、提问一: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对此,你怎样看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明确:这段话既形象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就《蜀道难》的艺术特色而言的。

 3、提问二:《蜀道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试图加以概括

      (学生讨论,交流,并要求学生在具体诗句的反复诵读中去体会揣摩)

明确:①、章法灵活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②、气象宏伟。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二、  拓展迁移,鉴赏美点

    提问三:这首诗中有许多精美诗句,你能就你最喜欢的诗句,作一简要的赏析吗?

       (学生讨论,交流,仁者可见仁,智者可见智,不强求一致。)

明确:①“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秦蜀之间,重山叠岭,一览无余。地貌之雄奇,世之罕见。

②“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想钩连”——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神力和人工的伟大由此可见!

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一幅神气而美妙的画面:六龙拉着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急流被大山所阻激起无数旋涡!极言山之高大。

④“清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言登山之难,壮山之高大。如一组镜头,从眼前闪过。这是奇特的想象,这是蒙太奇的手法。

⑤“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途中所见景物,画面如此凄清,使人感到孤寂可怕。

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画面极为惊险,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

……

 

三、  明晰形式,诗歌小结 (诵读出每点对应的具体诗句)
(1) 一个主旋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句在文中反复出现,激荡心弦。)
(2) 两处用典: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语出汉代杨雄的《蜀王本纪》)

                     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语出晋代张载的《剑阁铭》) (3) 三种主要情感:①、极言入署艰难,规劝友人蜀地不可久居。
                        ②、蜀道之难隐含仕途艰难、羁旅之愁。

③、表达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

(4) 四种主要的写作手法:

①、夸张的笔墨:例如,五丁开山的神话,“连峰去天不盈尺”、“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扪参历井仰胁息”等等。

②、细节的动作描写:例如“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一段,它描写了山路的曲折盘桓,描写了人的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样子,惟妙惟肖。

③、衬托的手法:例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山川互衬)、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黄鹤、猿猱反衬山川之险。)又如,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烘托蜀道之难。“枯松倒挂倚绝壁”衬托绝壁之险。
    ④、散文化的句式:文中句式有三言、四言,也有长达十一言的句子。杂言的句子,使文章的节奏多变化,张合自由。

 

四、  师生齐背,巩固旧识

让学生在全面把握全诗的主旨大意和思想情感后,和老师一齐背诵全诗,巩固记忆。

 

【作业布置】

  (1)熟练背诵本诗 。

(2)就课上讨论的最喜欢的诗句扩展开来,写篇小赏析,4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1、  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             

蜀道难                                                    蜀道之难

                 2、  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             仕途之难

    李白                                                  国途之难

                3、  摩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作家生平、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学会以散文语言讲述诗歌内容。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三、情感价值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和“致君尧舜上”的抱负。    

2.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教学重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人的高尚品格与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

  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

  2.品味重点字词所包含的意蕴。

教学方法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3.补充史料,知人论世。

4.合作探究,体悟意境。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一代诗仙的豪放飘逸。今天我们一起来见证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是唐代诗坛上除李白以外的又一座高峰,李杜是诗歌星空中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绝不是虚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律诗来做个验证。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世称杜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念更为强烈。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三、诵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1.请学生吟诵诗歌,读准字音,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

四、诗歌赏析

  1.请学生串讲每联大体意思。

明确:首联、颔联描绘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由眼前的丛菊联想到自己久不归乡,尾联追忆故园的思绪被白帝城的捣衣声打断。

  2.提问:首联仅仅是写萧森之景吗?为什么?

明确:主要写萧森之景。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瑟。“凋伤”本现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树,反而在萧瑟见出富丽。而“气萧森”则不仅指草木摇落,更指巫山巫峡,涵盖江山万千,为第二联蓄势,萧森里见出壮阔。

  3.提问:颔联怎样写景?是萧瑟之景吗?

明确:颔联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上,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用对偶、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而雄浑宏阔的气象。

  4.提问:颈联和尾联又是写了什么?

明确:颈联转而由景生情,“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尾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中。以生活情景收束,余意绵绵。

五、合作探究

  1.悟主旨

本首诗是秋兴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为全诗中心所在。

  2.品艺术

前人评此诗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明确:这两句是情人仇兆鳌的评语,应该说对这首诗的结构和意境的把握是对的,只是言之过略。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者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罩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富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诗,预习后两首诗歌

 2.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200字。

 

七、板书设计

         

                首联:霜叶山峡瑟

                          颔联:浪高风云怒       悲人生之秋

 《秋兴八首》(其一)   颈联:菊开相思重       伤家国之乱

                          尾联:砧急归意浓

                     第二课时《咏怀古迹》(其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其中的“落雁”说的是谁呢?【王昭君】。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仅因为她的美貌,而且因为她达成了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使老百姓免于战乱而被世人铭记于心。后世歌颂她的诗词数不胜数,对这位才情兼备的女子充满同情与赞美。那么当杜甫来到她的出生地时,他会有何感慨呢?

(板书:咏怀古迹)

   二、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其内容分别是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其主旨是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课文所选的就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与《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同一年,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当时寓居的夔州也是王昭君的故乡(秭归、巴东两县唐武德二年前属夔州)。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1) 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诵读提示: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略有变化,如“一去”两句速度要慢点,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

      (2)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明确:沉郁怨愤的感情。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⑴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⑵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⑶环珮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珮: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⑷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3、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怨恨)。 

  四、赏析诗歌 

    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诗人站在三峡西头的夔州高山之上,遥看东头地势低落的香溪,群山万壑,大江洪流奔赴荆门山,昭君就生在这万山丛中香溪之畔的昭君村,自然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此联起笔突兀雄奇,突出昭君生长环境的奇秀,言外之意,只有这样的奇山秀水才能养育出王昭君这样的奇女子。用环境的雄奇来烘托人物形象的高大。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3、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传说昭君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这常青草是昭君品格的幻化,是她奉献精神的延续,虽然她已香消玉殒,但是她会名垂青史。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让我们想到荒漠的无垠,这位女子用自己柔弱的身躯连起了匈奴与大汉的和平之桥。“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青冢向黄昏”是多么凄凉,漫漫荒漠上有她的辛酸血泪。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4、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5、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那么多女子为他在宫中耗尽青春,但是他连自己挑选都懒得挑,如果当时汉元帝能够亲自挑选宫人,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6、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昭君出塞》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五、探讨主旨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作者

绝代佳人  入宫见妒       连      绝代才子  入朝见妒

   不辨美丑  远离汉宫  ←--  结 --→  不分忠奸  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  环佩空归       点      漂泊西南  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曲中弹唱              深沉怨恨  借古抒怀

   方法指导 :在鉴赏咏古诗时要找到古与今的连接点。

   六、拓展训练 

      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试作比较阅读,说说杜诗在内容、风格上与李白有怎样的不同。

    王昭君(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塞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明确: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李白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基本上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白飘逸,杜诗沉郁。两人都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这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诗,体会其幽怨情感。

   2、预习《登高》

   3、为了对昭君和诗人杜甫有更深入的了解,请同学们就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的形象写一篇短文。

八、 板书设计

 

 昭君                     作者

绝代佳人  入宫见妒       连      绝代才子  入朝见妒

   不辨美丑  远离汉宫  ←--  结 --→  不分忠奸  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  环佩空归       点      漂泊西南  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曲中弹唱              深沉怨恨  借古抒怀

 

        5 琵琶行

[教学目标]

1.领悟诗人用诗歌表现琵琶弹奏的技巧。

2.掌握叠韵、叠词、拟声等修辞手法。

3.认识诗人是如何将音乐与感情相结合的。

4.理解艺术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诗人如何描写音乐的过程性。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精彩。

[媒体准备]

多媒体教具;《琵琶行》朗诵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美读诗歌,琵琶串珠。

一.导入示例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第二年的秋天的一个夜晚,白居易到江边送友人。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夜晚,在这个夜晚,多情的诗人白居易心潮澎湃、有感而发,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千古佳作。直到今天,诗中脍炙人口的佳句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仍为我们所熟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琵琶行》。播放配乐诗朗诵《琵琶行》。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他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杜陵叟》、《上阳白发人》、《后宫词》、《卖炭翁》等。

三、检测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多媒体投影)

浔(xún)阳        荻(dí)花        管弦(xián)  

霓裳(ní cháng)   嘈嘈(cáo cáo)    冷涩(sè)  

迸(bèng)         阑(lán)         唧唧(jī jī)  

谪(zhé)          湓(pén)

四.美读诗歌

1.初读,读节奏,读韵律。

结合课后练习学生划分诗歌节奏,感受七言诗的节拍。

二二三或四三拍。

学生自主揣摩诗歌。

2.再读,品诗情,味诗心。

通读全诗,所有的声音都围绕着什么展开?

琵琶。

那么请同学找出围绕琵琶展开了几次演奏。

分别品读这三次或明写或暗写的演奏。感受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3.共读,摹诗调,绘诗意。

教师诵读,学生跟读。

五、布置作业

背诵《琵琶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重点鉴赏课文第二节。

教学设想: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千古名篇。因此,教学中不必过份拘泥于字词教学,字词知识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课堂教学应围绕下列三个环节进行:通过诵读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语言品味音乐美。最后对比阅读及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分别是:数学,文学,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琵琶行》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二、学生聆听琵琶曲(古典名曲之一〈〈十面埋伏〉〉,感受琵琶演奏的抑扬顿挫,转折起伏。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                                                  

序曲——急切愉悦——滞涩悲哀——雄壮激越——戛然而止

三、 重点鉴赏课文第二段“音乐描写”

1.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2.分组讨论:本段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明确: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3. 对比欣赏:

韩愈《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①颖师:西域僧人,“颖”是其名,“师”对僧人的尊称。②昵昵:亲昵的样子。③蛴攀:登攀。④丝篁:丝竹等弦乐器,这里借指音乐。⑤滂滂:流淌的样子。⑥诚能:确实擅长(弹琴)。⑦冰炭:比喻心中忽冷忽热,忽忧忽喜。

[阅读提示]

《听颖师弹琴》一诗在音乐的描写上也十分地成功,试与《琵琶行》作一比较分析。

[参考解说]

相同:1.两诗均运用了“以形喻声法”。在描摹琴声的时候都能以形喻声,赋形于声,特别是比喻句的反复运用,形象地描绘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琴声巧妙地转换成有形的立体的视觉形象,使人产生如临其境之感。2. 都运用了“以情传声法”,将自己的倾听的感受写进去,并传达给读者,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3. 都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法”,均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衬托为辅。

不同:1.《琵》诗不仅描写了琵琶女弹唱的起始—发展—高潮—结束的全过程,而且对弹唱的每一个阶段均作了声声入耳、句句铭心的细致描写;《听》诗虽也写出琴声时而高扬、时而低沉的节奏感,但没有对颖师整个弹琴的全过程作具体的描写。2. 《琵》诗的设喻角度是多方位的;而《听》诗主要是从视觉设喻。3.《琵》诗不但写有声,也写无声,声中有情,声情并茂;而《听》诗主要是摹声。另外,《听》诗在形式上采用的长短不一的杂言体,与忽高忽低的琴声及诗人忽起忽落的感情相适应。

总之,两诗对音乐的描写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能曲尽其妙,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

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

四、 讨论: 诗人何以与身份低下的的歌女产生情感共鸣?

琵琶女                           诗人

年少时:欢乐、风光       年少时:  欢乐、得意

年老时:色衰、门前冷落     年老时:被贬、漂沦憔悴

诉身世                         伤迁谪

商人妇:轻别离,啼泪                   江州司马:孤苦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小结:

音乐成了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两人的命运相似,都被遗弃,相似的命运和相似的音乐理解让他们的达到了情感的和谐,成为知音。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六、课外拓展:

关于“音乐”的引申扩展。

音乐被夸大其作用: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音乐被贬低为亡国之祸: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音乐成为精神慰藉:白居易《琵琶行》

七、课后作业:

欣赏《幽兰操》,然后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来描摹这首歌。

八 、板书设计

琵琶行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 ——      音乐  ——   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准确把握这首诗的意境和诗意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入课

 1.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有许多。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苏轼《赤壁赋》、刘鹗《明湖居听书》、韩愈《听颖师弹琴》、郎士元《听邻家吹笙》、李白《听蜀僧濬弹琴》、李商隐《锦瑟》(有人认为此诗是咏瑟之作),等等。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锦瑟》却是一篇描写音乐的独特作品。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这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二、如何理解《锦瑟》的字面意义? 

1.理解典故

①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③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④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2.翻译诗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知什么缘故,锦瑟会有五十根弦,我现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那样,我在清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飞舞的蝴蝶;像古蜀国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鹃鸟的悲鸣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海茫无际涯,明月照在苍碧的水面,鲛人的眼泪化成万千明珠;蓝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生出袅袅轻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种感慨岂待现在回顾追忆?它发生的当时我已经惘然失意,事后更何从追寻呢?

三、如何理解《锦瑟》的深层意境?

    第一联:起兴。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

    第二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哀怨感伤之情,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犹如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

    第三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深埋水底,不能相见,无人赏识。

    最后一联: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四、究竟《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

    《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

1.咏瑟诗。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

2.悼亡诗。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

3.政冶诗。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

4.爱情诗。认为《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5.伤世诗。认为此诗的主旨是“怅触人生,情怀历乱”。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诗歌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6.理想诗。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教师观点(并不要求学生认同):

    这首诗应该是感时伤世诗。《锦瑟》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五、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1.比喻象征,形象鲜明。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锦瑟”“蝴蝶”“杜鹃”“珠”“玉”象征着美好事物。

2.意蕴深厚,朦胧梦幻

    《锦瑟》一诗,无论是“锦瑟”,还是“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心知肚明,完全意会,但究其具体,却云雾遮目,不甚明了。虽不能说李商隐开启了朦胧诗的先河,但这种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六、背诵诗歌。

             《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等训练,提高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一、入课

1、导入新课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这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2、关于《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马嵬(其二)》

2、【提问】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明确】《马嵬(其一)》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本课所选的第二首继承了前一首的基调,却更胜一筹,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3、【提问】《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4、《马嵬(其二)》的巧对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首诗的对句,古人有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瀛奎律髓》),清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六、七、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围炉诗话》)。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唐汝询《唐诗解》吴昌祺评语),清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唐诗成法》)。我们认为,后面的否定意见过于拘执传统,只要出语自然恰切,何者不可以入诗呢?()

 

三、总结、扩展

 

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第三课时《登高》

一、新课导入:

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习俗,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以‘登高’为题材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

最初登高是有它特殊的意义:在古人眼里,高处与天比较近,如果需要与天交流,一般就会登高。古代天子封禅,就是要与天交流,最常提及的封禅之地就是泰山了。可见,最初的登高有浓重的宗教意义。后来宗教意味渐渐消去,成为文人的一种消遣。

古人讲过一句话“登高者必自卑”,因为人登高处时,眼界就会开阔,面对着广阔的自然宇宙,人会很自然的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有一种沧海一粟的感觉。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后很自然的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勃等滕王阁也感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几句就是说意识到一个人生命的有限。

我们今天来看看杜甫登高时的所感所想。

 二、补充背景资料:

1、作品:古人推崇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背景: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三年之后他病死于湘江途中。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精当,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律诗的首联不要求对仗,但是这首诗的首联就十分工整,不仅上下句对仗,而且句子内部也有对仗,“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

     飞鸟,盘旋在空中,这正是千千万万流离失所者的真实写照。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句从大处着眼。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古人常用江水比喻时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江水流逝往往让人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岁月的流逝→体会到诗人悲凉的心情。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也都染上了他的心情;他看到江水流逝就想到:老了,岁月不待人啊。因此,诗人又用了“滚滚”二字,强调江水翻滚向前,有一种延绵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萧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每一字都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你可以品出几层意思来?请具体分析。

      明确: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经常作客更可悲;四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五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能不悲;六重年过半百,一事无成,实属可悲;七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八重台,高迥处也,登高远眺,见天之辽阔、地之广袤,必感自己渺小,天地无穷!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内容,被认为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感伤,那么,接下来当是“借酒消愁”,可是,诗人又因“潦倒新停浊酒杯”而只能与仰天长叹了!

但是从戒酒这一举动中,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老人与风烛残年、年迈多病的顽强抗争,表现出了他对生命的留恋。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五、探讨艺术手法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特点?

明确:从局部到整体,首联是用工笔手法描写细致景物,颔联是从大处着眼写秋景。

 从上到下,上:云天飞鸟,下:江渚流水

 视听结合:视:天、渚、沙、落木、长江,听:猿啸

 动静结合:动:萧萧落木、滚滚江水、盘旋的鸟,静:天、渚、沙

六、拓展延伸

你眼前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课前找一位擅长作画的同学根据这首诗为杜甫作一幅画像,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请同学们点评画中的杜甫与你心中的杜甫是否相符?如有差异,请描述。

  如:一个满头白发、满脸悲愁、身衰多病的老诗人,颤颤地站在深秋的季节,他的眼里满是忧郁、深恨,“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忘?”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诗

2、完成课后练习

3、综合三首诗,感受其作品沉郁顿挫的风格

八、板书设计

                          登高      

急风高天    鸣猿清渚

景                                阔大悲凉

白沙飞鸟    落木江水

情景交融

羁旅异乡    晚年多病

情                                 深沉蕴藉

国难家愁    护病停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