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锂电企业介绍

 young1987_tsg 2018-02-27
 2008年12月,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14家专门研究电池与先进材料的公司日前与一家政府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美国阿贡实验室)开展合作,组建产业联盟,以推动车用锂电池的大规模生产。这就是“高级运输用电池制造联盟”(National Alliance for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Battery Cell Manufacture)。联盟的14家创始会员分别是:3M、JCS、Acta Cell、Allcell Technologies、Altair Nanotechnologies、Dontech、EaglePicher、EnerSys、Envia Systems、FMC、MicroSun、Mobius Power、SiLyte、Superior Graphite和汤森先进能源(Townsend Advanced Energy)。到现在为止,联盟已吸收了50多家会员,正在成为美国车用动力锂电池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A123
Boston-Power于2005年创办,2007年就筹到了Oak Investment Partners等投资机构的第一轮4,500万美元的投资,这些投资机构随后又陆续追加资金,到2009年6月,共向Boston-Power投资了1.25亿美元。Acta Cell成立未久,在人员结构尚有重大缺陷的情况下,即于2008年7月获得谷歌(Google)等公司第一轮58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聘请关键技术人才,将公司创新的锂电池技术商业化生产。为促进A123的市场开拓,其最大投资方通用电气(GE)撮合了A123与福特的合作。2008年3月,GE投资400万美元扶植福特旗下的挪威电动汽车生产商Think Global的锂电池电动车项目,作为回报,Think Global与A123公司达成了动力锂电池供应协议。A123系列的电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纳米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为LTO。这一系列的电池特点是可以快速的充放电,电池寿命长,电池高性能好。

EnerDel
电池通常正极材料为锰酸锂,负极材料为LTO和HD,电池整体具高寿命,低温性能好(-30 oC容量损失〈5%),支持大倍率放电(50C容量保持率在95%以上),安全的特点。此外,EnerDel主要为美国各大汽车公司设计HEV和EV电池组。
JC-SAFT
主要产品是VL系列的电池,包括VL4V (4 Ah),VL12V (12 Ah)和VL22V (22 Ah)等,此外还包括VLP系列的高功率电池和VLE系列的高能量电池. VL系列电池正极材料为镍氧化物,负极材料为碳负极的聚合物电池。电池能够快速的充放电,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40C下放电容量保持率仍能维持95%以上),高低温性能(-20oC-80oC范围内容量损失〈10%)。

Valence Technology
公司使用的正极材料为LiFeMgPO4,这种材料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在滥用或者穿刺下可以很好的抑制热失控。此外,valence还将推出更新的LiFeVPO4材料。除了安全性,电池的循环2k次以后容量损失〈95%。

LTC(Lithium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TC是一个以技术研发为主的锂电池生产商,提供可充电电源储存解决方案,领先的技术能力使其能生产7.5至45Ah不等的电池单元及相关的电池管理系统。目前,产品主要用于军队、国家安全、发电厂和交通运输,主要客户有美国航天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Exide等。
LTC一直在努力进入车用动力锂电池领域,2007年2月,LTC确定为加利福利亚大学和Davis混合电动汽车公司重新设计的雪佛兰(Chevy)汽车品牌Equinox装备驱动电池。在得到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国家能源部支持和赞助后,LTC公司负责提供一系列高级锂离子电池来驱动该电动汽车。
LTC公司为Equinox插入式混合动力电磁汽车装备的是95个单元的锂离子电池,每个单元电池输出3.6V电压/45Ah电流,这样整个电池包电压储量为342V,最大储量可达400V。这就意味着锂电池既可以由内燃发动机驱动充电,又可以由标准AC家庭电池插座充电。充一夜电,该电动汽车可以行驶超过公里路程,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城市内行驶和高速路行驶的燃油经济性分别为36mpg/38mpg,而一般混合动力车仅为19mpg/25mpg。相比之下,该混合动力车的耗油量和污染物排放分别减少了约68%和39%。
2007年12月,LTC展示了自行改装的丰田普锐斯(Prius),配备LTC动力锂电池的普锐斯每升燃料可行驶52.6公里,而原版配备镍氢电池的普锐斯只能行驶23.2公里,行驶距离多出一倍多。此外,LTC版的普锐斯还可以额外插电,回充电力。LTC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更精确的侦测电能,以确保寻找最佳性能与危险范围(例如短路、高温等)之间的平衡,将提升车辆使用电池动力的安全性。LTC技术总监兼GAIA总裁Klaus Brandt表示,LTC有能力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行驶里程长的车用动力锂电池模块。

Quallion
Quallion生产用于医疗、军事和航空领域的镍钴基的锂电池,这3个领域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大体相当。目前,公司拥有20万只电池的年产能,规模不大,但技术较为领先。美国军队中的一部分车辆,也采用了Quallion生产的动力锂电池。同时,Quallion还能够提供飞机、卫星、航天推进器等方面的较为成熟的能源动力解决方案。
2009年5月26日,Quallion宣布已向美国能源部提交了申请,希望能在发展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方面获得政府支持。该公司计划投资2.2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厂,并预计2012年底前开始正式营业,届时年产能将超过2万套锂离子电池。公司称,工厂开工建设后就能立即创造超过500个建筑和生产制造的工作岗位,建成投产后有望在美国创造多达2,350个长期的工作岗位。

Acta Cell
和A123的成立类似,Acta Cell公司的成立是从德克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的一个锂电池项目延伸而来,专业从事开发和生产新一代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丁市。2008年7月,Acta Cell宣布,获得谷歌(Google)、DFJ Mercury风险投资基金、应用风险投资公司和Good Energies公司的第一轮融资580万美元,以聘请关键技术人才,将公司创新的锂电池技术商业化生产。关于技术方面的具体情况,Acta Cell没有对外披露,仅提到在降低锂电池成本的情况下,能大大延长了锂电池的循环寿命。
有望于2009年10月份在美国加州上市的纯电动车Aptera 2e,就是Acta Cell与Aptera Motors两家公司密切合作的结晶。Aptera公司也有谷歌的背景,2e纯电动车可以在10秒内提速至140公里/小时,最大行驶距离是160公里,售价约为3万美元。
2008年12月,Acta Cell加入了以发展车用动力锂电池应用技术为主的“高级运输用电池制造联盟”,为该联盟14家创始会员之一。

Allcell Technologies
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安全和高效率的锂电池存储系统的研发,提供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车的动力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核心是一种所谓的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技术,该技术能吸收锂电池产生的热能,与其他冷却系统相比,简单、可靠、重量轻、成本低,也使锂电池的应用更安全,使用寿命也更长。该公司同时还提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服务。该公司的PCM已在福特的一款混合动力车上试用,但总体来看,公司还处于孵化期,是从一项伊利诺理工大学的研发项目演化而来的,曾得到过美国军方的支持。2008年12月,AllCell加入了以发展车用动力锂电池应用技术为主的“高级运输用电池制造联盟”,为该联盟14家创始会员之一。

Yardney Technical Products
Yardney于1944年在纽约创立,是世界上最早成功地生产和商业化可充电银、锌、镁氯化银、银镉电池的能源储存系统公司。1969年,Yardney被Whittaker公司收购。1970年,Yardney迁移到了康涅狄格州的波卡塔克,公司占地26万平方英尺。上世纪80年代,Yardney开始进军锂电池领域,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很大努力。1998年,Yardney获得了一个重要合同,为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登陆探测器提供动力锂电池。此后,锂电池逐渐成为其主营业务。主要客户是美国的航空系统和军队。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用电池、阿特拉斯火箭用的电池,美国海军的潜艇用电池、鱼雷用电池等,有一部分采购的是Yardney生产的锂电池。在车用动力锂电池方面,Yardney与一家位于加州的新进电动车厂商Coda Automotive合作,2009年6月,双方确定合资组建“科达电池系统公司”(Coda Battery Systems),并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建设车用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这种电池组的容量为33.8kWh,1次充电可行驶144-192公里。有消息说,天津力神也将参与到科达电池系统公司的建设中。预计公司的建成将为康州创造600个就业机会。Yardney希望科达电池系统公司车用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的建设能够获得美国能源部的资助。
目前,Coda Automotive推出的纯电动车实际上是天津清源与哈飞联合开发生产的,电池由天津力神提供。科达电池系统公司的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Coda Automotive的电动车将采用科达电池系统公司生产的动力锂电池组。Coda Automotive的首款纯电动车预计2010年秋上市,定价4.5万美元,考虑到联邦政府的采购补贴,消费者实际上花3万多美元就能买到.

3M公司
3M虽然是一个国际性大公司,国际公认的研发领域的企业先驱,在锂电池领域的研发时间也比较长,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添加剂等方面也有一些创新,但形成产能的研发成果不多,三元正极材料(镍锰钴酸锂正极材料)是其中的代表。对高性能聚合物锂电池的研究,3M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随后,3M联合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向“美国先进蓄电池协作体”(USABC)申请了3,300万美元,用于车用动力锂电池的研究开发。1999年,3M退出,此后在车用动力锂电池领域,3M显得较为沉寂。

EaglePicher
在锂一次电池方面,EaglePicher生产的方形高容量锂/亚硫酰氯电池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是医疗电源领域的全球最大供应商。在锂二次电池方面,长期以来EaglePicher都是美国军方和航天系统在电池领域的主要供应商。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用的就是EaglePicher的银锌电池,现在,EaglePicher主要供应锂电池。在电池管理系统方面,EaglePicher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世界领先的技术。2004年底,EaglePicher收购了韩国Kokam公司,确定了进军车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计划,但在2005年进入破产保护后,该计划受阻。2008年,汤森先进能源收购了Kokam公司48%的股权,取得控股地位。

IBM
2009年6月24日,媒体报道,IBM主导的一个技术联盟希望开发出一种锂空气电池,将目前锂电池性能提高10倍,充一次电有望驱动电动汽车500km至800km。IBM决定投身这项研发工作是由公司Almaden实验室纳米科学项目主管Winfried W. Wilcke积极促成的,他领导的技术联盟将制造一种锂和氧元素结合的动力锂电池,这种新型电池还可以存储电网中的电力。IBM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IBM在材料科学,纳米科技,化学以及超级计算机方面深具经验,因此公司在新电池的开发上具有很大优势。
蓝色巨人计划利用纳米隔膜开发水纯净系统,以便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水等物质隔离开来。IBM的纳米结构经验还可以让它将电池中的氧分配到每个电池单元中去,由此防止堵塞。超级计算机则可以进行建模方面的研究,使单个原子能够通过电池中纳米隔膜。

日本
在2006年完成了NEDO 和METI 国家项目即分散型储能动力蓄电池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单体电池的性能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目前制定的发展计划为:发展性评价方法,电池组的性能和寿命与快速充放电技术;新的电解质,聚合物电池电解质,凝胶电解质,液体电解质。目前日本占国际电池份额比较大的企业有:三洋电子(Sanyo Electric),索尼(Sony),松下(panasonic),日立(Hitachi Vehicle Energy)。其中三洋是Toyota HEV的主要供应商,日立每年也有1万台HEV的生产能力。日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镍基,锰基和镍锰复合材料为主,负极材料为硬碳。
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如下:
电解液:宇部興産、三菱化学;
正極材:三菱化学、日亜科学工業、住友化学;
隔离板:旭化成、三菱樹脂、宇部興産;
負極材:日立化成工業、三菱化学、昭和電工、東海CARBON。
㈡部分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生产规划动向
GSYUASA、三菱汽车:投资20亿—30亿日元在京都建成面向电动汽车电池新工厂。2010年秋年产能可供2万辆车使用。
日产、NEC:2010年以供应电动汽车为主增产,考虑在中美欧设厂。
GSYUASA、本田:投资250亿日元在京都建设新工厂,生产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池,2010年秋开始投产,2011年春起年产量可供10万辆车使用。
三洋电机:面向德国大众混合动力汽车供应电池。在兵库县设立工厂,2010年投产。
日立:2010年开始面向GM混合动力汽车批量生产电池。
川崎重工: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共同开发10秒内完成充电的大型镍氢电池——GIGACELL。

韩国
韩国目前比较大的电池企业有三星、LG、韩华、POSCO、乐天、GS等集团。三星SDI和LG化学主要从事手机、笔记本电脑小型电池的制造。最近几年内,韩国的电池企业才转向动力电池的制造,但是发展很快。2009年开始,韩国电池企业加大了在锂电池核心材料方面的研发投资,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

欧洲
在所有欧洲国家中,德国是发展电动车态度最为积极的国家。德国政府2009年8月颁布的《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制订了到2020年使德国拥有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德国主要企业自发联合起来,组建了动力锂电池产业联盟“Lithium Ionen Batterie LIB 2015”. 18家来自相关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德国企业及科研机构参加了该联盟,其中包括巴斯夫(BASF)、大众(VW)、博世(BOSCH)、赢创(EVONIK)等知名企业。联盟拟投资3.6亿欧元(5.56亿美元)用于研发车用动力锂电池,并启动了一项名为“HE-Lion”的项目,打算在2015年时,研制出极具竞争力的车用动力锂电池并上市推广。联盟内部也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分工。材料研发方面主要由巴斯夫、赢创、Freudenberg Vliesstoffe和SGL Carbon等公司负责,电池研发方面由博世、Li-Tec、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 Itzehoe)以及Gaia、Leclanché等公司为主负责,系统方面则交由大众和能源集团EnBW为主研发。此外,柏林、波恩、汉诺威、Clausthal、Darmstadt、Giessen、Münster等地的大学以及瑞士的Paul-Scherrer学院和Dresden的Leibniz等也配合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赢创工业集团(Evonik Industries)和戴姆勒
在材料方面,赢创旗下的Litarion公司,是一个主要生产锂电池材料的公司,产品有LITARION®镍钴锂3元正极材料和可大幅提高动力锂电池能效及安全性能的SEPARION®陶瓷电池隔膜。在电池方面,赢创旗下的Li-Tec电池公司,是一个生产汽车用和工业用动力锂电池的公司Li-Tec采购Litarion公司的材料进行生产,2008年4月时,Li-Tec公司还只有一条生产线,设计年产能为3万只锂电池,当年6月,赢创扩大了其产能,增加了一条生产线,并计划到2010年底或2011年初批量生产车用动力锂电池。
2008年6月,大众推出为期4年的PHEV(插入式混合动力车)计划,该计划得到了德国环境部的支持。根据计划,大众将研发一款高尔夫TwinDrive的PHEV概念车,德国8个不同领域的厂商为此共同组成了研发联盟。其中,Li-Tec参与其中锂电池技术的研究开发。另外,赢创还是动力锂电池产业联盟“Lithium Ionen Batterie LIB 2015”的成员,参与“HE-Lion”项目材料和电池的研发工作。
随着磷酸铁锂热潮的兴起,2009年9月18日,赢创与德国南方化学达成采购协议,Li-Tec公司将采购南方化学高品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动力锂电池。
2008年12月,戴姆勒获得了Li-Tec公司49.9%的股票,从而与赢创建立了战略同盟。同时,双方确定,共同组建另一家锂电公司,生产车用动力锂电池组及其管理系统。
2009年3月,戴姆勒宣布和赢创联合成立Deutsche Accumotive公司,从事车用动力锂电池模块及相关系统的生产和销售。
Deutsche Accumotive将采购Li-Tec的单体电池,生产2种动力锂电池模块,一种是能量密度为200Wh/kg、输出密度为1.3kW/kg的纯电动车(EV)用“Litarion AC3521”,另一种是能量密度为80Wh/kg、输出密度为3kW/kg的混合动力车用“Litarion AC1411”。

博世(BOSCH)
2008年9月1日,博世与三星SDI按50:50出资比例共同组建的SB LiMotive在韩国水原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旨在开发、制造和销售面向汽车应用的动力锂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池的核心技术由三星SDI提供,系统制造和销售推广由博世负责。三星SDI的朴英宇和博世的Joachim Fetzer将共同领导该公司。双方将在未来5年内对SB LiMotive投资3至4亿美元,计划2011年量产动力锂电池,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

Cobasys
Cobasys公司是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公司(电池技术开发企业)和雪佛龙(Chevron)公司成立的50:50的合资企业,主要研发和生产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用电池、电池控制系统、电池组等,之前该公司主要涉及镍氢电池方面,拥有在镍氢电池开发中积累起来的封装技术及控制技术等电池系统技术,这是SB LiMotive很需要的。此次收购,将使SB LiMotive获得Cobasys公司的技术和客户,这对其拓展美国客源非常重要,SB LiMotive计划将Cobasys打造成其在北美地区的研发和制造中心。

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
在锂电池领域,大陆集团自称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开发,研发的车用动力锂电池与目前主流的镍氢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可提高30%,比功率体积提高50%左右。
2008年6月,大陆集团宣布收购日本专业锂电池公司英耐时(Enax)16%的股份,双方将携手研发更安全、供电时间更长、更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用于PHEV(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和EV(纯电动车)。Enax是一家以研发为主的公司,在汽车用动力锂电池方面已积累了10多年的经验,在锂电池生产、电池材料、电池安全技术方面获得了很多专利。需要提及的是,在大陆集团之前就有很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Enax引进锂离子电池方面的技术,如2006年村田制作所宣布涉足高输出功率锂电池业务时,就是引进的Enax层叠型锂电池技术。

AIA公司(GAIA Akkumulatorenwerke)
德国GAIA公司是美国LTC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也是LTC全球仅有的两个运作中心之一,专业生产动力锂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同时负责LTC在欧洲的营销工作。目前,GAIA的锂电池产品已应用在国防、军事以及风能等新能源领域。随着汽车发展趋势的日趋明朗,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GAIA重点主攻的领域。
2008年6月,大众和德国环境部联合推出为期4年的PHEV(插入式混合动力车)计划,研究开发大众高尔夫TwinDrive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德国政府提供部分研发资金。为此,德国8个不同领域的厂商共同组成了研发联盟,其中,GAIA负责锂电池技术的研发工作。在未来3年里,GAIA公司将提供7种基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能量容量为12kWh的动力锂电池,以装配20辆TwinDrive,从安全、稳定、能量密度等各方面论证动力锂电池在PHEV应用中的可行性。目前测试的结果是:高尔夫TwinDrive插入式混合动力车,每行驶100公里,仅需耗费8度的电力与2.5升的燃油。而电动马达与引擎亦可提供高达130Kw的最大动力输出,让高尔夫 TwinDrive保有充沛的加速性能。
GAIA是德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联盟“Lithium Ionen Batterie LIB 2015”的成员,参与“HE-Lion”项目动力锂电池的研发工作。
此外,德国在动力锂电池方面的企业,还有一些,如“Lithium Ionen Batterie LIB 2015”的成员Leclanché和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Leclanché是生产动力锂电池的新进企业,生产的动力锂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负极材料采用石墨和钛酸锂。Leclanché声称自己的电池能够满足特定的汽车需求,在恶劣的环境下,电池也能安全运行。另外,位于Itzehoe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 Itzehoe)建立了一条试验性生产线,生产聚合物锂电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