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铁水流动性对减少薄壁球墨铸铁件缺陷的作用与意义

 一兵个人图书馆 2018-02-27

在碳当量等于4.4%---4.9%的球墨铸铁以不同温度浇注片状试样,试样尺寸为200毫米乘以16毫米(长宽),试样厚度为1毫米及1.5毫米试验获得的数据显示各组铁水的相对流动性以及碳当量、浇注温度对铁水的影响变化比较大,这些变化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浇注温度在1375---1510摄氏度的范围内时,铁水流动距离(反映相对流动性)随碳当量或浇注温度的提高而增加。碳当量等于4.9%的铁水在1400---1475摄氏度范围内的流动距离都不低于200毫米,而碳当量等于4.5%的铁水在相近温度范围的流动距离减少到100---150毫米。

有铸造厂也曾试验采用下注方式浇注厚度为3毫米、250毫米(宽)乘以100毫米(高)的板状铸件,进行铁水流动性试验。浇注温度为1370---1420摄氏度。结果是在1390摄氏度以上浇注的铸件全部充型完好。未发现缺肉、冷隔等缺陷。

除了铸件化学成分和浇注温度的影响外,型砂粒度及砂型紧实程度、型腔涂料、浇注系统尺寸、型腔排气等因素也对铁水在型腔流动产生影响。型砂及砂型紧实度影响铁水与狭窄型腔内的摩檫力。砂粒较细、砂型紧实度高、型壁表面有涂料层,都能减少摩檫阻力,使铁水流动比较顺畅。浇注系统应使铁水进入薄壁型腔时保持一定压力和流动速度。内浇口应尽可能接近薄壁部分。如果铁水直接浇入型腔,对充填薄壁型腔十分有益。当铁水充填型腔时,型腔内的气体必须及时顺利排出,避免产生冷隔,浇不足等铸造缺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