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三六零到富士康,新经济将掀上市浪潮,未来的A股会怎样?

 mickeychow805 2018-02-28

从三六零借壳回归,到富士康IPO快节奏推进,A股市场正显现出拥抱新经济企业的巨大热情。交易所向新经济企业抛出了橄榄枝,可以预见未来新兴产业“巨无霸”或“独角兽”通过IPO或并购重组登陆A股将成趋势。

新经济企业很抢手

2月9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预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上交所上市。根据招股书,富士康2017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3545.44亿元、158.68亿元,这一巨无霸型科技企业的IPO立刻吸引了市场目光。

意义非同一般的是,富士康持续经营时间尚未满三年。

证券市场相关政策也出现了明显变化:

除了IPO,还可以并购重组

除IPO外,监管部门同时支持新经济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方式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2017年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实现重组上市,既是中概股回归的典型案例,也被视为沪市“新蓝筹”行动的标志性事件。重组上市后,江南嘉捷的名字和代码都改了!

2018年初,上交所强调: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继续支持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和产能出清。

根据统计,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新兴行业标的资产,占据2017年沪市重组标的的半壁江山;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高端制造和信息技术产业,占据四分之一。

一批已经显示出强大发展后劲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批尚未实现盈利或盈利不稳定、但具备发展潜力的新经济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获得了急需的资金支持。

深交所:2018年将坚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强化并购重组监管,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当然,并购重组的从严监管仍将是常态。交易所对于重组方案的事中问询,已经与证监会的行政许可和稽查执法形成前后协同的“全链条”监管格局。在刨根问底式的监管问询下,2017年沪深交易所各有十余起重组方案主动终止。

2月23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

新经济将搅动市场“一江春水”

事实上,新经济走向资本市场,早已引来众多市场参与者的“引颈期盼”,如今新经济加速拥抱资本市场,引发市场各方更加憧憬新经济带来的市场新动能。

天风证券

中国具备了巨大的规模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链基础(包括产业工人和工程师),以及从终端生产中产生的对技术的掌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迭代、自主研发,这些是产生创新的土壤。从copy to China到innovation for China,中国的角色正在从一个追赶者后进者逐渐转换为创新者领先者,这是中国资产能够创造长期价值的内核。

那么,新经济“后浪”汹涌,对于A股市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场分析机构对新经济的来袭,多从“对存量的映射”和“增量带来的革新”角度理解新经济的上市浪潮。

所谓“对存量的映射”是指在新经济加速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对A股现有新经济资产的影响。

“可以分为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新经济加速上市,利好A股现有新经济资产和新经济公司,新科技、新制造、新环保、新消费等方面的存量上市资产迎来利好;另一方面,是对存量上市新经济资产的去伪存真,部分当前所谓A股新经济龙头将直面行业参与者上市大潮,伪新经济、‘新概念经济’等可能将被无情击碎。”有基金经理表示。

而“增量带来的革新”,是指新经济在陆续上市后对资本市场的根本性重构。

“到时候,如何界定成长和价值,如何厘清两者的估值差异,如何权衡新旧经济之间的风险收益比等,都将是市场必须面对的问题。新经济企业最终上市,将引发从市场估值体系、风险偏好、资金类型、收益导向等等系统性的革新。这一革新过程,目前只能描述出大概,需要等待时间来见证。”券商宏观分析人士认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