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源于了解----麻醉科普

 席小麻 2023-10-10 发布于上海

        公众对麻醉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消除疼痛这一层面上,然而这一观念早已过时。现代麻醉早已不单单是控制、消除疼痛那么简单,西的院长熊利泽教授指出:未来的麻醉学科,必将会成为以患者为中心,创新科学研究、完善临床实践、提升人文情怀,必将成为“临床安全的关键学科,舒适医疗的主导学科,未来医院的支柱学科,科研创新的重点学科,社会熟知的品牌学科”。麻醉学科将勇敢承担起健康中国所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手术结束远不是麻醉工作的终点,而要将视野拓宽至围术期全程,并千方百计地防治围术期并发症。

麻醉是为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的患者保障安全、消除疼痛、暂时失去知觉、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麻醉医生的工作,总结起来是这样的:一份繁琐的、紧张的、忙碌的、揪心的、疲惫的、和死神抗争的,类似后勤组、幕后组性质的、不为广大群众所知的工作。除了繁忙的手术室内麻醉工作,麻醉医生还参与无疼人流、介入、无疼胃镜等操作检查,以及急诊抢救工作,几乎遍布医院的每一个角落。有数据显示我国麻醉医生短缺约30万人,麻醉医生超负荷工作现象严重。

患者和家属常常会问:“半麻和全麻,哪个好?”、“做个胃镜检查还用全麻?”“麻醉不就是给点儿止疼药吗?”……

针对百姓的疑惑,我们就来讲讲麻醉中经常会用到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常用方法,主要分为三种: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静脉麻醉是指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后产生全身麻醉作用。吸入麻醉是通过吸入麻醉气体后产生全身麻醉作用。静吸复合麻醉则是联合使用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的方法对病人实施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或骨骼肌松弛即全麻。其中全凭静脉全麻具有以下优点:

1.  静脉麻醉起效快、效能强。

2.  病人依从性好,静脉全麻不刺激呼吸道

3.  麻醉实施相对简单,对药物输注设备的要求不高。

4.  药物种类较齐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搭配。

5.  麻醉效应可以逆转。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患者在神志清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少和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椎管内麻醉

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统称为椎管内麻醉。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脊麻或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

麻醉医生往往会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手术方式和麻醉的副作用,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后选择麻醉方式和用药方案,旨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麻醉效果、满足手术要求。

麻醉医生所期望得到的回报就是患者的舒适、无痛、顺利地度过诊疗和手术过程,并能快速康复。由此,医生的成就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麻醉医生是舒适医疗的主力军,麻醉医生更有必要通过语言或文字来消除患者对“麻醉”的过度担心而造成的不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