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成38家离岸孵化基地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8-02-28

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成38家离岸孵化基地

今年以来,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聚焦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寻找培育项目源头,早期介入高端项目,广泛招引各类人才”的要求,加快创新创业离岸孵化体系建设。截至目前,该开发区已建成离岸孵化基地38家,新增在孵项目191项,新增落地项目60项,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离岸孵化基地合作共建启动早、进展快。今年年初,该开发区就全面启动了全年离岸孵化工作行动方案,全区上下紧锣密鼓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积极对接洽谈。目前已建成的38家离岸孵化基地中,与国内高校院所合作挂牌34家。该开发区先后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理化所、金属所、702所等37家单位签约共建离岸科技孵化基地合作协议。与国外创新机构跨境共建1家。今年3月,该开发区与德希尼布FMC公司签约共建德希尼布—靖江科技孵化基地,依托德希尼布石油炼化相关技术优势,打破国内石油炼化主要依赖国外技术的瓶颈,吸引集聚一批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靖江,构建境外链式孵化新模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建3家。该开发区与中国产业升级网、星动力(上海)科创空间、中铁现代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第三方产业转移机构签约共建离岸孵化基地。

围绕建成的离岸孵化基地,该开发区不断加速孵化项目实施、培育、转化、产业化的进程,全年共签约在孵项目191项。一方面抓好项目牵线搭桥。充分利用离岸孵化基地搭建的合作桥梁,发挥高校院所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密切开发区企业与高校院所创新成果的对接交流,促成项目洽谈合作,助推企业引智借“脑”、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抓好项目扩容储备。在发挥传统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围绕造船、汽配、工程机械、冶金机械、化工机械等行业的单打冠军,深入调研排查,选择可孵化的方向与重点,加大在孵项目储备量,提高离岸孵化项目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批项目成功落地转化。该开发区作为离岸孵化的主阵地、主战场,以创新资源相对集中、创新基础相对较好的中科院理化所产业园、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桥核电装备科技产业园等为载体,结合自身基础优势,延伸离岸孵化模式,提高离岸孵化承载能力,谋划长远创新发展,成功孵化出了“江苏卓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国鹰航空科技(江苏)有限责任公司”等落地项目60项。下一步,该开发区将深入构建“核心技术+资本”“科学家+企业家”的离岸孵化新型创新创业模式,从离岸成果转化的供给端、需求端以及平台、服务、环境等各要素环节多点发力,加大对离岸孵化项目的服务力度,着力推进一批在孵项目实现异地转化和落地产业化。陆秋莉 唐 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