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技法:拟物法

 老刘tdrhg 2018-02-28

拟物作文创新出意趣

江苏  陆可爱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都叫做拟物。这种手法描绘形象,表意丰满,想象丰富,感悟强烈,意趣盎然。运用拟物手法来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运用这种手法构思的创新作文,叫做拟物作文。拟物作文可以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可以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捕捉文章的意境,体味文章的深意;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范文示例

网·鱼

/马晓明

中考是一张网,我则是一条鱼。

渔夫将他的网织得天衣无缝,而我们为了钻出这张鱼网就得想尽千方百计,受尽万般折磨。

或许人的一生就是这样,需要钻出一张网。我们所追求的一切都在网外,为了得到它,我们必须钻出这张网去。

渔夫早就告诉我们:

“学海无涯,既然你们是鱼,就要进行艰苦的洄游。谁若轻视那张网,总有一天会被自己的眼泪淹没。”

我是一条鱼。是的,我是一条鱼,从游入初中的那一天起,我的身份就确定了,睢吧:“语文潭”“数学江”“英语湖”“自然河”,每一片水域都有一位严厉的渔夫,一张严密的鱼网,等待我们去突破它。

我是一条鱼。我不得不战战兢兢地绕过“阅读礁”,犹犹豫豫地穿过“填空溪”,才从“听力池”里抬起头来,又转入一个“选择湾”,最后以屡败屡战、不考100分誓不罢休的精神,奋不顾身地冲入“数理化的三峡”。这一切都是为了冲破那张大网——中考。一年后,我们中的一些勇士将飞流直下,斗个“鱼死网破”。

一张网过了,还有另一张网;一条鱼过了,还有另一条在网前漂流、冲浪,为了冲破那张网,已是遍体鳞伤。

鱼说:“你不能看见我的眼泪,因为它在我的眼中。”

水说:“我能感觉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中。”

网说:“这不是理由,你们必须通过我的关卡。”

不是吗?面对那张网,我们应该抱有这样的信念:

莫怨习题如海深,莫言时间似沙沉。

江回路转虽辛苦,冲破鱼网始见金。

创新点评

把中学生当作鱼,把老师比作,把中考说成网,你不得不佩服小作者的想象力。文章从鱼的角度出发来写中学生,借助鱼和网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来写考生和中考的微妙关系,字里行间流露出当代中学生酸甜苦辣的丰富情感和义无反顾的执著追求。

内涵揭示

1、拟物作文必须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只有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具有真心实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或相近之点,才能把人写得像真正的物一般,才能让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作文周刊》05/04/19  16/6技法创新点拨

电灯与蜡烛

费梦贤

电灯高高地装在主人房间里的天花板上。它整天得意洋洋,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而且主人也特别疼爱它。要是它有什么“伤风感冒”,主人马上就会找“医生”来“医治”,时刻离不开它似的。

这让电灯更加嚣张了,它认为,要是主人没有了它,到了天黑的时候,就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了。

于是,它高傲地对墙角里那支布满灰尘的蜡烛说:“蜡烛小弟,你看你,全身脏兮兮的,随便被主人遗弃在阴冷的角落里,真可怜啊!你看我就不同了,主人把我打扮得多漂亮啊!”

蜡烛根本就不理睬它。刚才电灯那番话它就当没听见,继续等待着主人有一天能注意到它,并用它来照明。

一天,小区里突然停电了,一向骄傲的电灯这下可没话可说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时,主人利用打火机找到了那支墙角里的蜡烛,并点燃了它。很快,房间里就闪烁起了跳跃的火焰。蜡烛就这样默默无闻地燃烧自己,来照亮别人。

一向多嘴的电灯又发话了:“蜡烛小弟,你太傻了吧!再过几个钟头,你的生命就将结束了。”

蜡烛轻声地说:“能让别人享受我的光亮,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什么?幸福?”

“作为一盏灯,难道你没有这种感觉吗?”

“我……”

这时,电灯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得像只苹果。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懂得欣赏自己的人是最自信的,而懂得欣赏他人的人是最聪明的、最美丽的。

(作者系浙江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学生,指导教师/李勇

花谢千年非蛾意

唐紫星

青涩的相思豆,酿成最美丽的酒。飞蛾的薄翼用撕心裂肺的速度拯救了痛彻心扉的花朵。我不敢遥望一千年之前竹林深处的岛国,那里留下了花朵的传唱。在银瓶乍破的呼唤下,需要众生顶礼膜拜,遥寄一片清澈的泪泉。

这不再是我的错,宿命中的点点星河下,总会有花朵选择燃烧自己,将真情延续。命运的残卷中,有的蛾,也只有蛾,只是错过了生命中的过错,在苦雨孤灯下游离徘徊。几番风雨,漫漫凝望来时路;繁花似锦,多情总胜无情苦。

我的天空找不到你的国度。

剪瞳迷蒙中,总有杨花飞舞,红袖添香的夜半秉烛,临窗独倚的梦里山谷。每一次起舞,都让地裂天崩,一经憔悴后,便走上千年的混沌宇宙。因为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我。我再也无法轻抚你的花颜月貌、飘飘蓝装,浅吻你焦黄的额头。

一千年以后,我愿化为一位名曰黛玉的女子,用泪水洗去你失色的苦楚。身临亭台阁楼,坐听溪水河流,待面颜欲瘦,朱颜未改,岁月竞走。用灵动的双手,托起你毕生的忧愁。如逝水中,就算镜中捞月,也不堪回首。灯火阑珊处,我愿为你在光辉下迷路,待鬓发渐白,与你携手离别多事之秋,葬下了你的躯体,埋入了我的灵魂。花好月圆的倩影,是你微笑着姗姗而来,如影相随,永不寂寞。

一千年之前,你不知我,我不知你。我们是两颗镂空的星座,在各自的轨迹中奔走。直到有一天,黄昏的落日擦燃了天空的一角,天堂被无情地烧毁了。泪滴密密地斜织着,形成微雨,独倚幽栏,叹花开花落。马蹄飞驰而过,穿花之声,惊为天籁。娇花香如故,飞蛾独行,穿空而去。花儿凋落了,枯萎了,你轻轻地走了。

我的天空找不到你的来路。

花朵一次又一次盛开,一次又一次凋谢;飞蛾一次又一次飞起,一次又一次跌落。而你可知我的翅膀将永远包裹着你,为你挡风遮雨,走过数十个含泪的百年。

(作者系四川南充市五中学生)

《作文周刊》06/03/07  36/114/4写作

人是一本书

佚名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低价;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芬芳扑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坏书,你才揭开封面就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洒脱飘逸的人像一本散文集,多愁善感的人是一本抒情诗集,乐观风趣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思维缜密的人仿佛是一本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做诗。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造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的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你的聪明才智,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作,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即使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没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作文周刊》06/03/07  36/114/1美文共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