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落系列59|刘来宝:红五师新圩之战唯一幸存者(独家)

 哈哈狮的信箱 2018-03-01

老红军刘来宝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合影,看到这样的全家福,您的心一定很疼。

刘来宝(刘炳煌)的唯一儿子刘建生。


散落的红军系列故事之59

刘来宝:红五师新圩之战的唯一幸存者

撰稿 汤华明 

供图 文东柏 

 

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的秋天,广西灌阳县组织力量在新圩乡的一个叫酒海井的地下溶洞里,打捞出当年被残忍杀害的100多红军伤员遗骸。原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上将的儿子李亚滨、政委钟赤兵中将的女儿钟安屏和红34师100团团长韩伟中将的儿子韩京京,专门从北京赶来现场,为这些惨死的红军烈士举行遗骸安放仪式。


1934年11月底,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来不及转移的新圩乡和睦村战地救护所的100多伤病员,被当地土豪劣绅勾结反动武装,用棕绳捆绑后推下井中,制造了红军长征史上最大的伤员屠杀案。很有幸的是,悲壮的红五师有一个人历经磨难活下来了,他就是潮立村的刘来宝。

大山上的青青翠竹,一根根参天挺拔,象征红军烈士长存永生。


人物档案:刘来宝,原名刘炳煌,江西省宁都县洛口乡刘均前村人。1917年生,1934年入伍,长征时任红五师14团二连战士,1934年11月27日新圩阻击战打响时,在最激烈的新圩乡枫树脚到排埠江的阵地,阻击东南方向蜂拥而来的桂军第十五军。战斗打到最后时,二连的阵地上只撤出两名伤员,他和另外的一名战士。受伤的他被附近一名出家人收留,病认作儿子。从此,他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生活,生养唯一的儿子叫刘建生。后来经很多长征研究者证实,他是新圩阻击战红五师唯一的幸存者,也是酒海井100多被害红军伤员的唯一见证人。2004年,刘来宝在潮立村挂门前屯去世,享年87岁。


一、枪声停下来时,尸山血路让战马都打寒颤


2016年夏天,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我重走长征路,曾在这激战三天三夜的阵地上走过。今天,我再一次怀着崇敬的心情,一步一步再走当年红军与桂军血战的每一寸土地,酒海井、战地救护所、杨柳井红五师李天佑的指挥部旧址、枫树脚、排埠江主阵地……走在这段曾经被2000多红军烈士染红的山路上,始终有一种揪心的疼。

红五师政委钟赤兵之女钟安屏,来到父亲战斗过的新圩阻击战旧址凭吊烈士。


原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上将在他的回忆录《把敌人挡在湘水面前》中写到,“战斗一开始,就十分激烈,敌军在猛烈炮火、机枪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猛扑,从望远镜里看到,我们的战士全被硝烟和尘土遮住,战士们顽强地从土里爬出来冲向敌人……第二天佛晓开始,战斗更加激烈,敌人的攻势更加猛烈,我军的情况越来越紧张,前沿的几个小山头丢失了,这不是我军的战士不勇敢,有的山头上的战士全部阵亡才被敌人占领的。一列列伤员从我的眼前抬到战地救护所去,团长、政委、营长伤亡很大。说明我们付出的伤亡代价实在不小。到了第三天,军团首长传来电报,红星纵队正在湘江边靠近,红星纵队已开始渡江。几乎每一封电报都要求我们继续坚持、继续死守。我们的任务是繁重的,稍一不慎,让敌人突破新圩,红星纵队就非常危险……”


新圩阻击战,以红五师14、15团和红六师18团伤亡殆尽的沉重代价,为中革军委红星纵队渡过湘江赢得了时间。


红34师100团团长韩伟中将在他的《红34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中写到,枪炮声停下来后,走在硝烟还未散尽的尸山血路上,血腥味、火药味充满了山沟。人经过时异常害怕,连久经沙场、只直前进、从不后退的战马也四肢寒颤。

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上将之子李亚滨在酒海井祭奠牺牲的父亲战友。


二、蒋来宝 蒋来福 一个连只剩下两名伤员

 

走过当年激战的阵地,过了新圩乡,我的心还在剧烈地颤抖。急切想见到那个活下来的红军刘来宝的后代,再次深入了解当年红军的英勇和悲壮。


爬两座小山包,就是新圩乡的潮立村。聚在一起的村民告诉我,老红军刘来宝的儿子刘建生,早就搬到另外一个叫挂门前的村子。我只得再向前2公里,来到挂门前村。还好,在村前遇到潮立村的黄荣正支书。他将我领到刘建生的房前,遗憾的是,刘建生的家铁将军把门。这是一处有30多年很破旧的房子,刘建生、蒋淑姣夫妇仍然住在低矮的房子里,他们的残疾女儿嫁到同村的前一排,可是她有些智障,说不清爷爷的往事,而刘建生一家去了儿子刘海迪在桂林的家过年。


见有记者从外地来寻找红军的后代,十几个村民全都围了过来,上烟的、倒茶的、问候的、找刘建生电话的,几个人热情地为我服务。村妇联主任干脆拨通了刘建生的电话让我通话。尽管没有见到的红军后代,但村民这份热情已经让我感动不已。

李亚滨夫妇和儿子,来到新圩杨柳井,在李天佑上将当年的指挥所旧址凭吊。


电话中,刘建生告诉我,父亲刘来宝(刘炳煌),生于1917年,红五师14团二连战士,湘江战役的新圩阻击战时,他的阵地就在最激烈的枫树脚。红五师的参谋长胡震、团长黄冕昌就在那里牺牲,红15团团长白志文也在那里身负重伤。那年11月29日,父亲的腰部负重伤昏死在死人堆中。他和另一个伤员被当地斋公蒋振华救回一条命。


刘建生说,灌阳县党史办有父亲1977年和1983年的回忆记录,你去找找,那是父亲在世时的回忆,很完整、很真实的。


按照他的提示,我联系到党史办的文东柏老师,翻出了1977年和1983年刘来宝两次回忆新圩阻击战的原始记录,还有《灌阳县党史通讯》上刘来宝的回忆文章(见原件)。


据刘来宝回忆,1934年夏天,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激烈的时刻,我参加了红九军团,那时我只有17岁。后来我被编入红五师14团。部队长征经湖南道县到广西灌阳县时,军中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当时我是个兵不知道这里的原因,但能感觉到将有什么大事要发生。11月27日,我们团进入新圩的排埠江阵地,阻击冲上来的桂军,排长和班长都知道为什么要大这一仗,目的是把桂军挡住,不让他们威胁中央红军红星纵队的安全,用我们的生命保护中央首长安全过江。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整个阵地的枪炮声就像煮粥,也像炒豆子,一刻也没有停过。冲锋声、喊杀声从早到晚。山和地都在抖动,敌我双方战死的尸体,遍布山梁、农田、路边,河沟里的水流都是血红血红的。战役到了后期,我的后腰部被流弹击中严重受伤,伤得这么很想撤出阵地都很困难,只得咬牙坚持又打了一阵,我不能站起来打枪,就趴在地上扔手榴弹。结果用力后伤口被撕开更大血流不止,班长把我扶到隐蔽处休息,自己又冲出去战斗,他再也没有回来。

韩伟中将的儿子韩京京和儿媳、闽西红军张云龙少将的女儿张薇薇在酒海井。左边为灌阳县党史研究专家文东柏。


天快黑时,流血过多的我口渴,爬到附近田边找水,突然一个扛锄头的男子,一把抓住我的胸口衣服说,你不要命了?他让我脱去红军的衣服,沿着大路往山上跑,我拼命爬到山上的破庵里,两个老人(后来知道他叫蒋振华)见到我浑身是血,知道我是红军,立即烧火取暖,给我吃的喝的,为我包扎伤口,留下我暂时休养。我当时不能动弹,随身带的一支手枪,被身无分文的老人拿去换了钱,买药给我治伤,他是实在没办法啊,不然怎么会买枪?破庵就在的阵地附近,为了防止敌人发现,蒋振华又将我转移到舅父陶云家躲藏。

中央红军红34师100团团长韩伟的儿子韩京京,参加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


三、蒋振华夫妇有了两个红军儿子


过了几天,又一个受伤的红军战士来蒋家躲避,蒋振华老人认我们做儿子,我改名蒋来宝、小战士叫蒋来福。一家成为四个人。


我们的伤治好后,开始在山上打柴换钱度日。弟弟蒋来福出去给人耕种、帮工。1937年,我被国民党抓到兴安县当兵,如果是抗战打鬼子,我会毫不犹豫地参战。可是,我当兵的部队一年都没有开赴抗战前线,我肯定不愿意在国民党的军队里混,我在那里干了一年后,偷偷逃回了新圩的家。不到一个月,伪村长又将我抓去当兵,这回去的是平乐县,反动派的军队与红军大不一样,当官的欺负当兵的,那时常事。我在那里很不习惯,不久我又趁机逃脱了。而那个我那个蒋来福弟弟,再也没有回来。我还没有来得及问问他到底叫什么,也不知道他是哪里的人,他毕竟与我做了兄弟,我一直怀念着他。


我回到养父母身边还是给别人做雇工,但我知道,这样也比在反动派的兵营安全,万一自己的红军身份被暴露,绝对师活不成的。解放前夕,我到文市乡的一家杂货店做了3年伙计。1949年,我的养父母去世了,这个家只剩下我一人,土地改革的那一年,我与一个叫路德妹的女子结婚成家,她是失去丈夫带着一个女儿生活艰难,才改嫁给与我成婚的,后来定居在新圩乡潮立村。养父母没有了,才将姓氏改回姓刘,恩人、养父取的来宝名字,后来一直在用。1972年,我在政府的帮助下,曾经回到江西宁都看望亲人。

灌阳县新圩酒海井烈士纪念碑,我的身后就是残害100多红军伤员的酒海井。重走长征路经过这里时,烈士的遗骸还没打捞出来。


四、酒海井被杀害的红军伤员全是红五师的


关于新圩酒海井里被残害的100多红军伤员,到底属于哪一支红军部队?因为当时参加新圩阻击战的部队有红五师14、15团,红六师18团,还有后来奉命接防的红34师的部队。原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上将的儿子李亚滨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我,父亲的回忆文章《把敌人挡在湘水前面》中记录,他看到一列列伤员抬到后方去。


老红军刘来宝在1986的《灌阳县党史通讯》第70页这样回忆:新圩阻击战后,红五师的14、15团基本打光(该师所属的红13团当时去了兴安县的界首铺,跟随军团长彭德怀参加界首铺阻击战),残部撤出阵地渡湘江时,设在新圩和睦村的战地救护所的100多名红军伤病员,没有来得及撤离转移。被当地的土豪劣绅蒋成勋、蒋连勋,勾结的反动民团用棕绳捆绑,抬到酒海井,残忍地丢进深不见底的溶洞里。


83年过去,这些手无寸铁,身负重伤被残忍杀害的红军战士遗骸,从酒海井被打捞出来,灌阳县和红军将领的后代,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到这时,100多屈死的英灵终于入土升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