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史学多认为南宋灭于1279而非1276年,大明灭于1644而非1662?

 零壹贰012 2018-03-01

谢邀。

很好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明确一点:南宋和南明的“南”字,都是后代史学家加上的,用来区分阶段。在当时,就是宋、明,没有什么南北。

一、南宋灭亡的时间

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杭州,南宋统治者投降,宋恭帝退位;

1279年,崖山之战失败,流亡在外的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最后的小皇帝赵昺跳海殉国,随同殉国还有上千王公大臣以及不愿意投降的普通军民,据称有十万人之多。随后,元军统帅,当然也是汉族人啦,张弘范在崖山刻石“靖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我们注意这么几点:1276到1279年之间只有三年;元朝的军队对南宋残余势力是摧枯拉朽;张弘范在当时就有“灭宋”的说法。

因此,说南宋灭亡于1279年,是没有问题的,蒙元的军事胜利是绝对性的,所以不在乎是76还是79,而且也没差几年,因为对元朝来说,这些南宋残余势力没有实质性威胁。

二、明朝灭亡的时间

我们简单对比上面南宋的灭亡,就会知道为什么大家普遍存有明朝灭亡于崇祯的印象。

从1644年崇祯殉国,到1662年永历帝殉国,再到1683年郑氏投降清朝(明朝监国朱术桂自杀殉国),这期间有多少年?将近40年。

也就是说,清朝入主中原,有四十年的时间要不断的担心明朝势力的反攻。那么,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在宣传策略和思想控制上,势必要宣传明朝早已经灭亡,崇祯殉国就灭亡了,而且是被李自成灭亡的。

在清朝看来,从弘光到永历,都是伪政权,不承认其正统,也不允许传播他们的事迹。

所以,清朝的历史学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对崇祯之后的故事故意言之不详。其实,如果仅仅是官方对正统的尊崇,那么可能问题并不严重,但是,清政府更主要的是禁止事迹的传播,这就厉害了。整个清朝几百年,特别是从康熙后期到清末,整个大清国里知道明朝在崇祯之后还抵抗了四十年的人并不多。可以说,凤毛麟角。

一段历史,都被人故意隐瞒了,还怎么谈论其意义?

隐瞒历史是很容易滴。

“南明史”,是到了清末,在反清人士的推动下,才逐渐从历史中浮现的。大规模的为南明著史,也是从清末开始的。在此之前,只有一些私人撰述、被清朝严加禁止的史料。

所以,按照约定俗成,现在说明朝也就划到崇祯了。但是实际上,还是划到永历政权覆亡,甚至划到台湾郑氏政权投降,比较妥当。

而且也不必称南明,就是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