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当代八座·省保)

 安东老王 2018-03-01

 年代:明清,当代;形制、特点:楼阁式一座,覆钵式砖塔七座;现状:保存良好,1993省保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本篇图片作者:大槐树下好乘凉;网络


       长春沟塔林,也称长春沟塔群,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赤城县大海陀乡施家村东南三公里海胜寺内。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塔友txrw003现场考察,目前此地有塔八座:过牌坊后的那座是七宝塔,新建;在天王殿前孤峰上的是舍利塔,明;一座新的禅师塔,2010年建;并排的3座,清同治13年;祖师塔;宝山寺塔,明。

       塔林所在地,原有建于明正德年间宝山寺和长春庙,原庙无存,现已在原址建新有胜海寺。长春沟塔群现存古塔五座,新修复的塔一座,共六座。北长春沟有宝山寺,南长春有长春庙(原名胜海寺),相距不过1公里。皆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直到清末香火未断。如今殿宇已毁,碑刻、古松还在。特别是现存的八座墓塔基本完好,可谓山中藏秀,塞外含珠。

  其中5座高僧塔独具风采。一座建在胜海寺前的孤峰上,高高的须弥座承托着硕大的覆钵,似宝珠腾空,气凌霄汉。左右两侧的悬崖各自向塔峰伸脖努嘴,形成二龙戏珠之势。 
  一座在北长春沟的宝山寺(俗称北寺)庙址前,四周群山环抱,卧风藏气,松柏掩隐,颇有一种神秘之感。密檐楼阁式塔通高8米,塔基周长7.2米,砖石结构,雕工精美,保护完好,属明代建筑。 
  另三座在长春庙背后的小南沟东坡上。同样大小的三座墓塔,呈三角分布,相距约7米,砖石结构,属喇嘛塔,但装饰风格很有特点。塔高4.2米,塔基平面为八角形,用石条砌成,须弥座高0.72米,上饰覆莲一层,仰莲两层,仰覆莲之间用叠圈隔开,承托着高1.2米的瘦形覆钵。前面开拱龛,内嵌塔铭,后塔题额为“严园庄菽胜海堂上师祖上,本,下,然慧口公和尚觉灵塔,光绪元年(公元1875) 日建塔”。

        前二塔左为“严园庄菽恩师上,法,下,喜亮公觉灵塔”。右为“严园庄菽恩师,上,净,下喜智公觉灵塔”。两塔均为“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孟春日启建”。其相轮与众不同,七重巨大的相轮(有一座是5重)高1.7米。造型粗犷,收分圆和,几乎占据了整个塔身一半的比例。顶部只有厚0.2米的半球形小宝盖。整体呈一圆柱状,小巧玲珑,简洁秀雅,雕造之佳,卓然超群。与北朝时期的石雕小塔对比有相似之处。这在明清造塔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也是塞外塔苑中建筑时间最晚的一例。 
  由长春庙向东南望去,约50米处还有一大塔,为砖石结构,属亭阁密檐式,塔基用石条叠砌为须弥座,塔体雕有观音神像,鸣禽走兽。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正中辟有拱券小门内嵌的塔铭已毁。塔刹残颓。塔通高10米许。应为明代建造。从该塔再往东南,还有两座明代砖塔,都已残破,需要抢救性维修。

          1993年7月,长春沟塔群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为长春沟塔林诸塔简介。 


一、七宝塔(当代)

入山门后第一座塔,砖石结构,楼阁式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二、天王殿前孤峰上的舍利塔(明)
一号塔:入山门第二座塔,建在山峰上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一号塔(见上图)建在长春庙(原名胜海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前的孤峰上。高高的须弥座承托着硕大的覆钵,底平面为正方形结构,边长一点零八米,须弥座高一点二六米,覆钵残高零点九五米。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三塔(清代)

前称三、四、五号塔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网络图片

        三至五号塔在长春庙背后的小南沟东坡上,大小、结构相同,呈三角形分布,相距约七米,砖石结构,属喇嘛塔,在装饰风格上很有特点。塔基呈八角形,以石条砌成。须弥座高零点七二米,上饰覆莲一层,仰莲两层;仰、覆莲之间用叠圈隔开,承托着一点二米高的瘦型覆钵;前面开拱龛,内嵌塔铭。
  后塔题为“严圆庄菽胜海堂上师祖上本下然慧口公和尚觉灵塔,光绪元年建塔”。
  前二塔左为“严圆庄菽恩师上法下喜亮公觉灵塔,同治十三年(1874)孟春日启建”。
  右为“严圆庄菽恩师上净下喜智公觉灵塔,同治十三年孟春日启建”。其相轮与众不同,七重巨大相轮(其中一座为五重)高一点七米,造型粗诳,收分圆和,几乎占据了整个塔身的一半比例。顶部仅有零点二米的圆型小宝盖。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位于大雄宝殿南侧,小南沟东坡上的三座塔。呈三角形分布,相距约7米,砖石结构的喇嘛塔。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祖师塔:前称二号塔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祖师塔,前称二号塔,或入山门后所见第六座塔,位于北长春沟的宝山寺(俗称北寺)庙址前,也就是今天大雄宝殿的北侧。其建筑构造为覆钵式。砖石结构。塔基平面为六边形,周长7.2米,塔体通高8米,其中须弥座高3.6米,覆钵高度为1.8米,塔顶高度1.8米。须弥座束腰处嵌饰17块精美砖雕图案,主要内容为“海马朝云”、“芝牛望月”和“释迦佛坐像”;可惜修复时,工艺水平有限。覆钵与须弥座之间装饰仰莲一周,共66瓣。覆钵上顶带相轮13层并承托塔刹。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明清六座·省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新建的胜海寺

河北赤城长春沟塔林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长春沟山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