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之困

 崑仑决 2018-03-01

作者:樊思南

本文选自10月22日推出的《云南经济参考》第2期,欢迎订阅!

日前,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去年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5676.7亿元,比上年增加1506.9亿元,增长10.6%,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R&D投入强度为2.11%,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意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GDP比重(简称R&D投入强度)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6年,云南省GDP排名全国第23位;R&D经费投入超132.8亿元,同比增长21.4%,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2位;R&D投入强度为0.89%,排名全国第24位,较上年提高了0.09个百分点。放眼全国,云南经济总量不高,R&D经费总额和投入强度也排名全国中下游水平。其中,R&D投入强度排名甚至低于经费总额和GDP排名。

从R&D投入强度看,全国共有11个省区市该指标低于1%,分别是黑龙江、宁夏、吉林、云南、内蒙古、广西、贵州、新疆、海南、青海、西藏,大部分都是西部省区。

高于全国R&D投入强度平均水平的地区,也仅8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大部分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最具创新获利的区域。以全国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北京为例,其R&D投入强度自2002年起均超过5%,2013年达到峰值6.08%,去年为5.96%。截至去年,北京也是全国唯一一个R&D投入强度超过4%的省(市)。排名第2位的上海,去年为3.82%。

云南R&D投入强度与GDP长期落后

为了了解更长时间段云南R&D投入强度在全国所处的位置,滇朴咨询查阅了自1999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并根据历年的GDP和研发经费投入,计算出了全国31个省区市历年的R&D投入强度。我们发现,自1999年以来的18年间,我省R&D投入强度长期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其中,云南6年排名全国第26位,4年排名第27位,各有3年分别排名第24和25位,1年第22位。2005年排名第21位,最为靠前。当年,我省R&D投入强度为0.62%,全国R&D投入强度为1.34%。

同期,我省GDP排名位于第17至24名之间,整体较R&D投入强度排名前移。其中,自1999年以来的18年,我省GDP共有7年排名全国第24位,4年排名第23位,3年排名第22位,2年排名第17位,1年排名第16位。除2005年R&D投入强度排名超过GDP排名外,其余年份R&D投入强度排名均落后于GDP排名。

云南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之困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与其他省份的变化,我们研究了1999与我省排名基本相同的河北、河南、贵州、海南4省数据,对比18年来的R&D投入强度变化情况。当年,云南R&D投入强度0.30%,与河北、河南并列第22位,贵州和海南分别位列第21位和25位。

此后,河南、河北两省R&D投入强度在全国的排名逐渐向前20名提升。虽然云南曾在2005年以第21名的位置,短暂领先豫、冀两省,但终究是昙花一现。2005年后,河南、河北顺利进入前22名,并在2012年跻身前20名,排名稳步提升。而云南R&D投入强度则始终处于全国24—27位,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当然,相比1999年排名第21位的贵州和排名第25位的海南,云南的情况略好一些。进入新千年,贵州R&D投入强度的在全国的排名已由曾经的第21位掉至去年27位。海南更是从曾经第25位掉至去年的第30位,长期与西藏轮流垫底。

当然,R&D投入强度短期内与GDP并没有正相关性。例如,R&D投入强度最高的北京,GDP总量仅排名全国第12位;GDP总量最高的广东,去年R&D投入强度排名全国第5位。但如果一个地区研发投入总是落后于GDP水平,至少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科研创新含量是不高的。随着经济新旧动能的转化,创新发展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果R&D投入强度与其他地区相比,长期落后,必将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中落后于人。

云南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之困

怒江R&D投入仅为全省的0.8%

正如“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我省而言,R&D投入强度与GDP在全国所处的地位长期落后,或许就是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一种不平衡和不充分。

而在云南省内,更大的科研投入不平衡在于16州市之间。

根据16州市2008年以来的统计数据,省会昆明作为我省的科教文化中心,其R&D投入强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2008年已超过1.44%,远远超过其他州市,接近全国当年1.54%的平均水平。不过遗憾的是,这是昆明与全国平均水平最接近的一次,此后差距越来越大。去年,全国R&D投入强度2.11%,昆明市R&D投入强度1.92%,已明显掉队。

除昆明外,截至去年,我省仅有一个州市R&D投入强度超过1%。该州市不是GDP第2的曲靖,不是另一个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的玉溪,也不是滇西中心的大理,而是临近老挝边境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R&D投入强度仅次于昆明的原因,一方面是其GDP总量较小,另一方面是其热带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等美誉,是我国热带动植物科研的天然实验室。

不过,与昆明逐年提升不同,西双版纳近8年的R&D投入强度一直在1%左右徘徊,并且较2008年有下降趋势。当年,西双版纳R&D投入强度1.15%,而去年已下降至1.09%,并且期间有3个年度低于1%。

除昆明和西双版纳稳如泰山外,其余14各州市R&D投入强度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玉溪和红河长期在第3到5名之前徘徊,二者排名竞争激烈。2008年,红河排名第3,玉溪位列第4。此后,玉溪市连续3年位居第3位,红河排名震荡下滑。2012年以来的5年中,红河有4年雄踞第3位,又把玉溪甩在身后。

云南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之困

期间,搅局者迪庆曾3次冲到前5名,打乱固有的格局。不过,其GDP总量与其他州市差距较大,R&D投入强度变动幅度较大也属正常。

作为云南省内第二大经济体的曲靖,2014年以来排名提升较快,最近连续两年压制玉溪,排名第4。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的玉溪,则先后被红河、曲靖赶超,最近两年均排名第5位。

除排名靠前的变化不大外,排名靠后的州市也波动较小。其中,昭通、保山、临沧、丽江和怒江等州市长期盘踞全省倒数位置。尤其是经济总量最小的怒江,R&D经费投入甚至多年低于最低统计单位,排名也多次垫底。其余州市虽然排名均有波动,但无显著的特点。

而就R&D经费投入绝对数而言,不平衡更是被展现得一览无遗。以2016年数据为例,全省R&D经费投入132.8亿元,昆明就高达82.4亿元,占全省总额的62%。排名第2的曲靖,去年投入R&D经费11.5亿元,占全省总额的9%。第1名约是第2名的7倍。而投入R&D经费最少的怒江,仅能投入0.11亿元,仅为全省投入总额的0.8%。

云南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之困

理想很美好,现实……

为了提高我省R&D投入强度,云南省政府于今年3月20日专门印发了《实现2020年全省R&D经费投入占GDP2.5%的实施方案(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R&D投入强度处于全国24—27位,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显然,领导们已认识到R&D投入的落后与不均衡。《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500亿元以上,力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全国平均水平(2.5%);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350亿元,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以上,力争省属国有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

目标理想是美好的,但其中两个难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以我省去年R&D经费投入132.8亿元为基础,到2020年达500亿元以上,意味着从今年以后的4年间,R&D经费投入将保持年均39%的复合增长。而从2008年以来的8年间,我省R&D经费投入也仅从31.2亿元增长至13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只有20%。这意味着,未来4年增长速度将翻倍。

其次,“省属国有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这一目标也有难度。一是,我省大多数国企来自于冶金、化工等资源型的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和初级阶段,现有的商业模式下科研需求较少。二是,部分国企营收中的贸易占比较高,贸易也是最不需要科研投入的领域,如果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基数,R&D投入压力较大。三是,多数国企体制机制不灵活,缺乏必要的“容错机制”,国企对技术创新投资相对谨慎。

而对于州市而言,即便是有经费,面临的更棘手的问题是:R&D经费投向哪里?怎么投?一方面,多数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少、大项目少,少有完善的产业链集群形成,创新集聚效应难以显现;另一方面,多数企业依然是原始初级的商业模式,对创新重视程度不高,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缺乏,企业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获取短线利润为主要目的,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