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事 林阿姨,62岁。去年,林阿姨的儿子喜迁新居,今年春节就邀请他们老两口到自己家里过年。本来是件挺高兴的事情,她却生了一肚子气。 新房装修得特别奢华不说,儿媳妇还置办了很多林阿姨见都没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过的高端家用电器。这些东西要是必需品也就罢了,但是在她眼里,分明是儿媳妇不想做家务才买的替代品。比如洗碗机、炒菜机、扫地机器人、自动擦窗器,还有从国外带回来的熨烫叠衣机、衣物杀菌除味机。 林阿姨知道儿子媳妇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不缺钱,但是儿媳妇这样败家,她还是觉得非常不像话。另外,作为女主人,几乎把所有家务活儿都交给了家用电器,一点儿也没有过日子的样子。这哪里还是个家,分明是高科技产品展示区。 01 这个年我们是在儿子新房里过的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这个年也算是过完了。儿子昨天给我打电话,让我们老两口还去他们家过。我没答应,说累了,想在家歇歇,他们要是愿意带着孩子来,就中午过来吃顿饭。其实我不是累了,我是不想再去他们家。 其实今年春节本来挺高兴的,儿子去年刚换了房子,买了一个独栋别墅,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有车库和自己的小花园。亲戚朋友都羡慕我有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儿媳妇也是精英,他们俩是一个系统的高级知识分子,平时还在国内国外的大学讲学。换这个房子几乎用了他们绝大部分的积蓄,也算是一步到位了。房子装修了差不多快一年,春节前刚收拾利索。 我和他爸爸本来打算春节期间到新房子看看的,没想到儿子媳妇提出来,除夕就让我们过去,在新房过年。我们心里特别痛快,觉得儿子媳妇不错,尤其是儿媳妇,真是懂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让老人到自己家来,觉得不方便,对爸妈都如此,何况是公婆。所以我挺知足的。平时他们工作忙,还经常飞来飞去,我们一家五口难得凑到一起。别看他们结婚快十年了,我和儿媳妇相处的时间其实特别少,所以我们之间可以说是距离产生美吧。结果这一去不要紧,可是把我气着了。 02 房子装修得如此奢华也太败家了 去之前我想了,他们好不容易买了这套房子,肯定装修得不错。但是进了屋我才发现,岂止是装修得不错,几乎可以用豪华来形容了。和他们之前的房子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虽然那些材料啊家具啊我都不太懂是什么牌子,不过一看就特别贵,跟我在电视上看的那些有钱人一样。我儿子是条件好,但是也绝对到不了富豪的地步,这不是浪费嘛。还有屋里的摆设,他们跟我说这个是美国买的,那个是澳洲带来的,还有一幅画,说是谁谁的真迹。 我问他们整个装修花了多少钱,儿媳妇刚要开口,儿子就给岔过去了。我猜一定是怕我知道,估计少花不了。人家不愿意说,我自然也就不问了。老伴儿也小声嘱咐我,孩子都这么大了,咱不该管的别管,省得闹别扭。行,大过年的,我也不愿意多事儿。 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难免不痛快。我们就是个普通的医生家庭,这么多年含辛茹苦把儿子培养成人,又帮他成了家立了业,着实不容易。儿子明白父母的辛苦,从小挺节俭的,工作以后虽然薪水不低,但是一直比较低调。所以我分析他们把房子装得这么奢华,全是儿媳妇的主意。我真没想到,儿媳妇这么败家。以后他们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孩子教育就是一大块儿,却不懂得留一点儿积蓄。 03 儿媳妇把家务活儿全交给了机器 除了败家,还有一件事让我更生气。儿媳妇居然可以做到什么家务活儿都不干,完全依赖各种高科技的家用电器。做饭、洗碗是一个女人最应该干的事情了吧,可是他们家做饭有炒菜机,刷碗有洗碗机。儿子还跟我介绍呢,说把食材和调料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放进炒菜机,一按开关,一会儿菜就出锅。我的傻孩子,这样做出来的菜能好吃吗?就算碗碟能放进洗碗机里洗,那各种锅呢?难不成也放进去?他们家没有扫帚和拖把,人家用扫地机器人,儿媳妇还给我演示,说边边角角都能打扫干净,省出时间可以看书、喝咖啡。我以为她多忙呢,原来就是要把干家务的时间用来自娱自乐,还美其名曰劳逸结合。她哪儿劳动了? 我看他们家玻璃特别干净,没想到是自动擦窗机的功劳。那东西好几千块钱一个,够雇多少次家政的啊。看来我真是落伍了,擦玻璃都可以不用手了。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儿媳妇像介绍宝贝一样给我展示了两样东西,说是国外带回来的,一个是熨烫叠衣机,一个是衣物杀菌除味机。我的老天爷,连叠衣服、熨衣服都得靠机器啊,那人不是都废了吗?还杀菌、除味,平时穿的衣服哪有什么味,哪来那么多菌啊。真是钱多了烧得难受。儿媳妇还跟我说这是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我心想,不就是偷懒嘛,说得那么好听,你怎么不买个自动吃饭机呢。把家里弄得跟高科技产品展示区似的,是过日子吗? 来言·去语 林阿姨:大过年的,这是故意让我不痛快。 舒阳:我觉得您想多了,儿子媳妇日子过得好,您应该高兴啊。 林阿姨:也得分怎么个好法儿,这不就是“造”嘛。 舒阳:他们不是小年轻了,还在事业上那么有作为,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多大能力。 林阿姨:我看他们是自以为是、自我膨胀,尤其是我这个儿媳妇。 舒阳:日子是人家两个人的,怎么过也肯定是他们已经达成共识的,没有理由全怪到儿媳妇头上。再者,生活理念和方式不同而已,没什么可怪的。 舒阳随感·自在 父母和子女之间,要不要保持距离?最好的状态是在情感上没有疏离感,而在生活中还是维护一定的空间感比较好。原因很简单,就是年龄产生的代沟,让两代人在生活理念和方式上很难完全一致。但是这里不谈对错,只论好恶。与其看不惯而想改变彼此,不如求大同存小异来得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