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牵牛360 2018-03-01

要素之一:作业节拍(T.T)

所谓T.T(Takt time ),是指应该用多长时间、即几分几秒生产一个或一件产品的目标时间值

它是由市场销售情况决定的,与生产线的实际加工时间、设备能力、作业人数等无关

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相关概念:C.T(循环时间)

C.T (Cycle Time)也称循环时间,指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毫不困难的、最快的一个循环的实际作业时间(包括步行时间,但不包括空手等待时间)

C.T是指按照操作顺序进行一个循环作业的最短时间。但必须是可以连续作业的最短时间

每数次循环发生一次的监测、换刀、处理空箱等作业的时间,不纳入CT计算

如果生产线里存在同时生产2件或同一工序里使用两台设备时,按每生产2件作为一个循环,然后注明一个循环生产2件

C.T与T.T的关系

C.T是一个循环实际作业时间;T.T是根据一日的需求量计算出来的单件时间。

C.T与生产线的实际生产周期、设备生产能力有关;T.T与实际生产周期、设备生产能力、作业者人数无关。

C.T小于T.T时,作业者有空手等待的现象;C.T大于T.T时,就会发生作业延迟。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A.某发动机生产线

● 月产 5000台

● 作业时间(480分—休息时间20分)/班×2班

B.某钢材生产线

● 月产 2000吨

每根500KG

换算成根数4000根

● 作业时间 (480分—休息时间20分)/班×2班

C.某机加工生产线(多品种,a、b成套)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 月产 a产品3000个

b产品3000个

● 作业时间 (480分-休息时间20分)×1班

要素之二:作业顺序

作业顺序指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品的生产作业顺序,它是实现高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业顺序有好坏之分,好的作业顺序是没有多余的无用动作的作业顺序,也是效率最高的作业顺序。只有深入生产现场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作业者的每一个动作,画出作业者的手、足运动路线,努力使其做到最短才能制定出好的作业顺序。

作业顺序必须符合生产线运行的规律,避免因操作者不遵守作业顺序而造成事故,如:误把未加工完毕的工件传入后工序而导致机械损坏或停线等。

案例链接:作业顺序的好与坏的对比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要素之三:标准手持

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作业时,为了能够反复以相同的顺序、动作作业而在工序内持有的最小限度的在制品。

决定标准手持的基本规则

①从作业顺序来考虑

②从有无设备自动加工来考虑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